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網絡非理性情緒的產生、蔓延與應對策略

匡文波2013年11月11日13:19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網絡非理性情緒的產生、蔓延與應對策略

  近年來媒體關於城管暴力執法的報道不絕於耳。在頻頻曝出的負面新聞中,城管在公眾心中已然成了“穿著制服的土匪惡霸”。網絡上到處流傳著各種段子對城管進行諷刺和妖魔化。人們從對城管粗暴執法的不滿已經轉移到對城管群體本身的仇視。

  在自媒體環境下,由於觀點的發表不需要經過篩選,偏激的言論更易集結,形成強大的輿論攻勢。在群體極化和沉默的螺旋作用下,輿論在城管話題上出現失衡。關於城管的新聞即便是謠言也會被網民無條件接受。盡管也有人理性地看待城管與小販之爭,但這些理性的聲音往往在對城管群體浩蕩的批判聲中湮沒無聞,並未能引導輿論向理性的方向發展,也未能改變城管在民眾心目中的負面印象。然而,並非所有的城管執法都是不合理的,所謂的弱勢群體的行為也並非天然合法。如果任由輿論將城管群體一棒子打死,則極易造成事情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目前互聯網平台尤其是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平台成為了公眾輿論的集散地,而人民日報是傳統主流媒體的代表,本文以人民日報新浪官方微博為例,分析關於城管執法問題的網絡輿情特點,並著重從媒介角度解釋出現這些特點的原因,提出應對策略。

  本文採用內容分析法,選取2013年上半年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表的有關城管話題的微博內容及網友評論作為研究樣本。將相關的微博評論回復作為衡量輿情的樣本,在人民日報微博主頁以“城管”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搜索范圍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共得到有關城管話題的微博51條。對這51個樣本進行分析,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微博分析其評論內容。

  關於城管話題的網絡輿情特點分析

  對51個樣本進行量化分析后得出,從體裁上看,有關城管的新聞報道共36條,新聞評論15條。其中涉及正面報道和評論的微博共12條,負面報道和評論26條,中立報道和評論共13條。其中正面報道主要包括城管為民眾服務、城管柔性執法﹔負面報道中主要包括城管粗暴、蠻橫、打人等暴力執法行為。

  網絡輿論的觀點以負面態度為主。對研究樣本的網友評論內容進行分析歸納可以發現,微博上關於城管的輿論以負面為主。評論內容主要是對城管群體的謾罵攻擊、對城管執法方式的不滿、對城管的諷刺調侃、對城管制度的抨擊、對政府的不信任、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逆反,以及對城管問題的理性思考,等等。

  無論是對城管群體的正面報道還是負面報道,微博評論中輿論態度並無大的差別,都以負面為主。在涉及對城管的負面報道中,微博網友的評論幾乎全部是負面態度,內容以對城管群體的辱罵和對城管制度的抨擊為主。即使是人民日報發出的有關城管的正面報道及闡述理性意見的微博中,輿論的觀點仍以負面為主。筆者選取2013年6月4日和6月17日發布的兩條微博“廣州小販圍打城管並喊城管打人,小販被拘留10日”、“武漢公布‘雙面城管’練攤日記,宣稱是在體驗式執法”作為案例,對其評論中的輿論態度進行全樣本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1

  案例一的轉發量為826次,評論量為1201條,在微博評論中對城管持負面態度的佔40%,正面態度佔25%,中性態度佔29%。案例二的轉發量為1225次,評論量為590條,其中對城管持負面態度的評論佔全部評論的42%,持正面態度和中性態度的評論分別佔24%和29%。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城管被打,還是城管主動體驗小販生活,尋求化解矛盾的方法,輿論的態度都以負面為主,城管群體無法得到公眾的同情和諒解。

  案例二中的微博負面評論主要表現為對城管及其行為的反感、憎惡和不信任。而案例一中的微博評論則更直觀地暴露出公眾對於城管群體偏執的負面印象,即便有視頻為証,仍有不少人發出這樣的質疑:“假的!老百姓敢嗎?”“相信小販是被迫害了。”無論是城管打人還是城管被打,輿論對城管的負面態度都是主流。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