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编审、二级研究员
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以下简称《成果文库》)共接受申报504项,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最终确定78项入选。就入选成果总体而言,坚持问题导向和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社科研究领域扩宽,传统优势学科突出,运用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果继续涌现。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指引下,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围绕“三大体系”建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可以说,《成果文库》入选成果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态势,展现了当下中国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法学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2019年度《成果文库》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共有5部作品入选。其中《〈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详尽考证了这些译文、译本产生的历史语境、译者身份、写作过程、版本源流、文本价值等,分析了马克思主义重要术语和核心语句等在《宣言》汉译本中的词频变化、语义变迁及其原因,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原概念在中国语境中赋予中国意涵,容纳中国经验、文化,发生的意义再生产,形成中国表述的过程。科技与经济相互牵引和推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动力,《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研究》揭示了马克思这一思想是其整体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最深邃的理论基质和最具前瞻性的思想洞见。《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则从思想理论认识、实践经验总结、创新成果应用三个层面系统展开。《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与现代化发展研究》对一系列带有整体性、全局性的基础问题及其学理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
哲学在各分学科都取得了进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提出了解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的新思路。过去百年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中国哲学现代转型和传统更新的积极参与,已经由“在中国的哲学”转变成“中国的哲学”。在逻辑学领域,《逻辑学视野中的认知研究》把认知、计算、逻辑和文化的概念、方法以及理论作为一种解释学框架,通过它对逻辑与认知的关系做出新的阐释。该研究对建构中国特色人文学科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哲学领域,历史上经学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核心与基础,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之学。《宋代经学思想发展史》首次改变了过去从观念史角度研究宋代理学、哲学的模式,吸收了诠释学、范式转换理论、社会政治理论等,分析两宋理学诸儒如何通过经典诠释的形式建构新的思想体系、表达政治理念,同时也借此完成经学由汉学到宋学的范式转换。《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试图在准确把握和详尽分析朱子四书学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在西方哲学领域,《西方哲学中国化史论》认为,“西方哲学中国化”不同于“西学东渐”,不同于“西方哲学在中国”,而是指西方哲学被中国人知晓、理解、接受、辨识,并不断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元素的历史进程,是中国人立足中国式思维和中国式立场不断去解读西方哲学的过程,是中国人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实现的历程。在热门话题“打通中西马”上,《四百年中国思想文化之大变局》认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四百年来中西互动和融合的最新思想成果和最高理论形态。
法学基础理论和当前一些热门部门法学也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阐释了中国法治道路的本体、理念、内容与方策四者的相互关联与系统整合。《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之影响》总结了影响方面的多元性、影响内容的复杂性、影响进程的曲折性等特征。《侵权公平责任论》提出借鉴英美法系衡平法的“衡平法追随普通法”法谚,构建以《民法典》为中心的侵权公平责任理论体系。《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立足于刑法教义学立场对网络犯罪展开了系统创新性分析。《债法总则》阐述了民法典去法典化最重要的领域——债法领域如何应对民法典和特别民法的关系,提出民法的本质是“历史生成的自然法”,若特别债法领域的规则已经具有“新自然法”属性,则完全可以纳入民法典。
经济学 管理学 统计学
经济学领域是我国社会科学优势学科,围绕阐发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在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产业升级:经验和理论》以中国经验和全球数据证伪了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陷阱”假说,阐明了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发展奇迹。《中国劳动经济史(1949—2012)》系统研究了这一期间中国劳动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与逻辑。《对外贸易影响我国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经济效应研究》构建了一个关于两者关系比较完整科学的分析框架。《面向制造强国的中国产业政策》从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进的基本事实和要求出发,提出要防止“过早去工业化”,通用技术创新应成为产业政策重点,促进战略性前沿技术、通用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应用。《纵向财政不平衡形成机制、激励结构与平衡策略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方法测度中国纵向财政失衡与纵向财政缺口,以及纵向财政失衡及其纠偏机制激励效应识别方法。《中日货币战争史(1906—1945)》研究战时经济背后的货币金融策略,并拓展至整个近代时期的国际货币金融对抗,整体推进了近代中国货币和金融发展史研究。
管理学类的《中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与防控政策》遵循健康中国战略、生态文明发展、多学科交叉防控的理念,提出了推动中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方案。统计学研究成果《非市场服务测度与绩效评价研究》提出了对非市场服务测度的基本思路。
历史学 考古学 民族学
这方面入选成果主要以中国问题为主,各类专题研究不仅推动了断代史学科的发展,也对当前治国理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近年来,关于海疆问题、海权问题以及海洋资源开发问题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秦汉海洋文化研究》作为该领域第一部学术专著,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秦简所见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利用里耶秦简和岳麓书院藏秦简为主,注重行政运作细节,改变了以往研究中材料受限导致的以价值判断为主的研究取向。《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则将乡里制度置于王朝国家的统治理念、制度体系以及区域性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秦汉土地制度研究》认为秦汉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极大调动了地主和农民的积极性,但也是最终导致土地制度被完全破坏的主因。该书的诸多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战国秦汉史的内容。《新发现古籍纸背明代黄册文献复原与研究》扩大了公文纸本古籍纸背文献在学界的影响。而《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则通过采用全新的计量方法,推进了传统商业城镇研究的量化和深入。《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分析清朝统治者通过不同类型的赈灾实践获取统治合法性的历程,认为清前期灾赈机制确实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巅峰阶段。《康藏史》作为一部大型藏区地方史著作,填补了藏学领域的一个基础性空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争、税收与财政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所得税研究》探析西式税制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内在机理,从战时财政运作角度探究晚清制度变化中“旧制”与“新规”交互影响的复杂形态,开创了近代制度史研究新领域。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语言学
这些学科都是传统优势学科,新的方法不断被采用,拓宽了学科研究领域,特别是近年来这些学科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有助于形成中国自己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理论。《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把这一时期的歌诗、诗歌、音乐、舞蹈以及其他与歌诗表演艺术有关的内容,置于立体相关的背景下,以琴、筝等乐器为切入点,这样的研究思路对于深化歌诗研究是有意义的。《〈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关注每一朝代《史记》文学传播、阐释与接受的背景,进一步认识了《史记》的文学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厘清了元代文学发展的总体脉络,将许多看似个体的文学现象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逻辑归位。《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描述在西学东渐、政权更迭等复杂政治与文化背景下,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与大众传媒、文学编辑、市场及读者之间的联袂互动,揭示出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区别于古典文学的内在生产机制。《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对南京、重庆、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进行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内容、规范、方法、价值等进行的一次较为完整的总结和反思。
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俄罗斯被誉为与法国、美国并列的“三巨头”之一。《俄罗斯符号学研究范式的百年流变》从“科学范式”视角审视俄罗斯符号学的百年发展历程,考察其在思想层面的学术思潮、知识层面的理论建构以及运作层面的学理特征,并聚焦于百年来俄罗斯符号学全部理论学说中所承载的“历史意义”。《T.S. 艾略特文学思想研究》是国内外第一部全方位对艾略特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著作,体现了中国学者在建构国际学术话语权上所做出的努力。《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以西方文学理论大师级学者和重要文学理论思潮流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巴赫金是如何影响他们,他们又是如何接受并创造性发展巴赫金思想的。《双重叙事进程研究》采用作者首创的“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进程”理论,探讨隐性进程在情节背后的存在对翻译提出的挑战。
在语言学领域,研究选题不断扩展,《不平等与不对等》旨在研究条约的译者群及其翻译活动、条约的翻译问题、不平等条约的翻译与近代中国国际法观念的形成,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翻译与近代中外关系的确立发展等问题。可以发现,一部晚清条约史就是一部近代翻译史。社会科学翻译史研究应置于与传统文学翻译史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宜借鉴社会史、概念史、全球史、文化史等外部研究方法。《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接触演变研究》发现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600年来在南北不同环境中流变的共性与个性差异。
新闻学与传播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入选成果主要集中在前沿领域。《网络语言与社会表达》对网络语言如何表达社会情绪、加强群体交往、传播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多种视角的研究。视觉修辞学(visual rhetoric)是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视觉修辞学》沿着“学科建制”的思路与要求,从修辞理论与修辞方法两个维度出发,搭建了视觉修辞学知识体系。
艺术学中的《碎金风华——音乐文物的复制、复原研究》对音乐文物的“仿制”“复制”及“复原”等不同概念做了理论探索,是首部呈现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中国藏族服饰结构谱系》则填补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特质在服饰上“有史无据”的不足。
总的来看,2019年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并在各个学科取得重要进展。二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性大为增强。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引领学科发展,通过学科研究深化问题研究,不少研究成果还具有智库研究特点。四是把握学科发展导向,增强中国学界关于学科发展方向的话语权。五是强化课题研究在学科发展史中的创新价值,有些课题具有学科首创意义,有些课题旨在完善学科系统性,有些课题在采用新方法上具有革命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