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梁星亮 闫团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理念的三重意蕴

梁星亮 闫团结2021年06月08日17:2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编年史(十三卷本)”首席专家、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教授;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执政理念是一个执政党运用国家政权实现政治目标的思想指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的理念,初步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基本问题。

践行“为人民执政”的理念,解决了“为谁执政”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指明了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目的是要为整个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毛泽东也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为一部分人谋利益”。这就指明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民利益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三者构成的综合性的全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其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转化为抗日民主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集中精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现实问题,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一,践行“为人民执政”的理念,保障人民的政治利益。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是指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政治地位的提高和民主权利的行使。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公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规定,“全国人民除汉奸外,都有抗日救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武装抗敌的自由”。《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的自由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颁布和实施,“不仅陕甘宁边区可以施行,而且在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均可以施行,即在全国范围内说来,亦必有甚大之影响云”。抗日民主根据地颁布的这些政策,真正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念,反映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的民主性质,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地位,推动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治民主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践行“为人民执政”的理念,保障人民的经济利益。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是指人民群众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共产党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都是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人民,顾及一切抗日的阶级,而特别是顾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的”。“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了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减租减息;发展工业与商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调节劳资关系;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等政策,都是力求提高人民群众物质财富和生活质量,均衡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利益。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调整政策的依据,毛泽东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是要“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总方针,开展大生产运动,厉行减租减息运动,贯彻精兵简政政策,既克服了抗日根据地物资困难,也大大减少了财政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第三,践行“为人民执政”的理念,保障人民的文化利益。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指人民群众教育科学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继续推行消灭文盲政策,推广新文字教育,健全正规学制,普及国民教育”等政策,都是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实施了国防教育政策,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培养具有民族意识、有胜利信心、有战争与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抗日国民和抗日干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文化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结构和精神面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化领域进行的一系列“拓荒”工作,使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艺术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百花园”里一朵奇葩,谱写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新篇章。

践行“靠人民执政”的理念,解决了“靠谁执政”的问题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者的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力军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的敌人,只有人民群众起来才能打倒;人民群众的幸福,只有人民群众起来才能创造;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只有人民群众起来才能实现。

第一,践行“靠人民执政”的理念,把人民群众作为执政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依靠力量。人民是执政主体,一切要依靠人民。离开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将一事无成。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毛泽东强调,“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人民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强大动力,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正是有了这种力量支撑,才使中国共产党拥有执政的最大底气和克服执政难题的勇气。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奋斗目标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其奋斗目标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善于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即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自己的各种主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其奋斗目标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实践书写的。

第二,践行“靠人民执政”的理念,当好人民群众的向导。为人民服务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代替群众包打天下;另一种是依靠群众,自己解放自己。毛泽东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坚决反对第一种办法而选择第二种办法。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但是,人民群众不可能自发地走向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即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不是高居于人民群众之上发号施令,而是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靠为群众指出奋斗目标,靠党的组织和党员的宣传教育、组织活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即通过对群众进行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指导,“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人民群众的解放,只有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斗争,自己起来争取,才能获得,才能保持与巩固;而不是任何群众以外的人所能恩赐、所能给予的,也不是任何群众以外的人能代替群众去争取的。所以,恩赐的观点、代替群众斗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三,践行“靠人民执政”的理念,真诚向人民群众学习。究竟是把人民群众当成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还是仅仅把他们当成被治理的对象,这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关键所在。毛泽东要求共产党人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永远做群众的学生。他认为一切科学的方法,都是从群众当中总结提炼出来的。领导者的责任与作用只能是了解群众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提出反映群众根本利益的口号和方案;启发群众的自决意识,使他们认清自己的利益;把群众组织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向更高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和力量是人民群众,领导者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先生又是学生,如果不首先虔诚地当好群众的学生,就没有资格充当群众的先生。毛泽东还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因此,共产党人在执政实践中,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急群众所急,处处发挥自己模范带头作用,人民群众才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自己是一家人。

践行“民主执政”的理念,解决了“怎样执政”的问题

民主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实践中,本着民主执政的理念,进行了包括推行直接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廉洁执政、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等内容在内的广泛而深刻的探索。

第一,践行“民主执政”的理念,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与党外民主人士合作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政府执政的特色。民主政治,选举第一。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并坚持民主选举的制度。“边区各级政府都是由人民投票选举的”,“当人民选举他们所欢喜的人去办政府的事的时候,办得很不错,这比派官办事制度要好得多”。毛泽东指出:“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我们一定要学会打开大门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善于同别人商量问题。”“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为了保障共产党员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让各阶级、各党派的代表,让更多的其他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加到政府来,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管理国事,使抗日民主政权更具代表性、更加民主化。

第二,践行“民主执政”的理念,厉行廉洁政治。廉洁执政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种执政理念。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为了反对和克服滥用权力,贪污腐化,《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强调:“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抗日民主政权严格执行惩贪法令,以法护廉,违法必究,措施坚决。对抗日根据地减少贪污现象、加强廉政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第三,践行“民主执政”的理念,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如同任何政党、任何个人犯错误总是难免的一样,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个人也会犯错误。中国共产党必须善于及时发现错误,勇于承认错误,坚决纠正错误,把错误引向正确。为了不犯或少犯错误,避免或减少人民利益的损失,既需要中国共产党积极认真地开展党内批评,又需要党自觉诚恳地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真心实意想把国事办好的。但是我们的毛病还很多。我们不怕说出自己的毛病,我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毛病。我们要加强党内教育来清除这些毛病,我们还要经过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来清除这些毛病。这样的内外夹攻,才能把我们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理念,是对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也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准确把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理念的意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责编:王小林、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