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理论强党:我党成功挑战不可能的重要法宝【2】

石仲泉2018年07月02日09:25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理论强党:我党成功挑战不可能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新时期:理论强党推进中华民族开始富起来,邓小平理论是成功挑战不可能的第二个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拨乱反正,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路线,揭开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如此,从党的指导思想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党毫不动摇,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后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愈益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引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我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油干,中国人民正在富起来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这里,着重讲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党思想。邓小平说过: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新中国,就是因为有这个理想信念。但是,他坚持认为,我们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坚决执行毛泽东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拥护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着走什么道路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总结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二大庄严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是制定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主要决策者。

  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多次指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的认识不完全清醒。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的伟大也就在这里。改革开放后,他就一直探索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在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到对外开放、从僵化到全面改革的转变之后,他还在继续探讨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问题。他没有被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紧箍所束缚,从1979年到1992年的南方谈话,都在讲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回事。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方法嘛。计划和市场都得要。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些思想在那时是石破天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发展。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上述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重要指示,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方针。正是在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理论指引下,我们国家走上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剧变后,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邓小平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自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还说:“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教育人民、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抓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

  在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同时宣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这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理论强党的伟大成就。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