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三个重要环节
1919年至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键阶段。其间经历了三个重要环节:一是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从筹建党的早期组织到形成统一的全国性政党;三是提出中国第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第一,经过初步比较和实践,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之后,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不过,当时传播的社会主义学说十分庞杂,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思想流派。中国的先进分子之所以最终选择马列主义,是因为它提供了当时中国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思想武器,即开展阶级斗争以实行社会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建立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革命政党。
第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酝酿到建立的过程,与苏俄和共产国际在中国的活动分不开。历史地看,在世界性革命浪潮中,各国革命者互相支援是一种普遍现象。近来的研究证实:一方面,在中共建立过程中,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指导与资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苏俄当时的对华政策是“脚踏几只船”,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援助的重点并非中共而是国民党。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中国现实的政治需要为依托。中共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提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与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具有高度一致性。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与中国传统的“均贫富”和“大同”思想暗合。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最初的革命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阶级属性。中共成立之初,党员人数很少,几乎是清一色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但是,共产党采取了其他任何政党都没有采取过的办法,即深入社会底层,与工农结合,发动工农运动。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相信,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代表者。这使得他们具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奋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