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田丽: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2】

田丽2018年06月04日08:2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田丽: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立足国情实现技术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实现多点突破、群体跃升,在众多领域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成果,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在信息领域还有一些核心技术尚未掌握。在遵循技术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立足我国国情,下大力气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建设数字中国,让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引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科学成果,科学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核心技术上要取得更大进步,实践中就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抢抓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正确处理开放与自主、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网络发展之道。

  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最初源于强大的市场驱动力。因此,基础性、关键性信息技术研发不够充分。随着网络应用普及和影响力提升,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科学研究薄弱会对我国网信事业发展产生制约。今后,要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强化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今,一大批颇具竞争力的中国网信企业异军突起,取得了骄人成绩。中国庞大的网民基数所产生的技术人口红利以及比较优越的政策环境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应当看到,我国网信企业的原始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缺乏技术创新规划。一些网信企业过分关注市场布局,而不是核心技术积累。如果仅仅依靠庞大市场而不是靠掌握核心技术来赚钱,形成这种发展惯性就可能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因此,要继续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优化市场环境,更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

  营造激发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政府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实现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节约型转变。推动建立和完善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治理方式,形成有利于技术交流和深化研发的产业平台与市场机制,引导企业通过资本、人才、项目合作的方式加入全球创新体系。同时,继续改革高校及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激活技术思维,营造创新文化,对基础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给予更多宽容和支持,让不同创新主体的能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立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谋划核心技术的突破口与着力点。信息技术产业内部是一套完整的、紧密关联的生态系统。例如,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和封测等许多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诸多细分领域。通过加强对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寻找其中的关键环节,重点研究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汇聚战略资源集中攻关,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以基础技术突破占领下一代技术生态系统的起点和基线,从根本上提升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和对价值链的作用力,推进技术系统生态的更新迭代,完成核心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不会在历史等待中自动完成,不会在市场交易中自发实现,需要我们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马不停蹄继续追赶下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奋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握信息时代主动权,赢得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

  (作者为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