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2】

郝立新2018年05月31日08:16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宣言》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南

  《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思想遗产。从社会历史的大跨度来看,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阐述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观察和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对我们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宣言》亦是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对于这部经典著作的理解和运用,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际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我们应该全面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宣言》所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逻辑,并把它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历史逻辑结合起来。在当代,《宣言》对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宣言》深刻揭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真谛和共产党人的初心,有助于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宣言》揭示了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最壮丽和崇高的事业,因为共产主义作为理想追求,和共产主义运动作为伟大实践,超越了狭隘的剥削阶级偏见,以实现人类解放和幸福为最高目标。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段话脍炙人口:“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人肩负着创造条件,逐步消灭阶级对立、建立能够使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就是:它从一开始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政党,而且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宣言》无疑是培育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经典教材。

  《宣言》是观察和剖析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有助于认识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恩格斯在晚年指出:“《宣言》十分公正地评价了资本主义在先前所起过的革命作用。”在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发展,正确认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仍然是很有必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出发,认为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会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阻碍,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并会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这些分析,仍然可以用来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危机,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宣言》深刻阐述了世界历史理论,为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性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世界的文学”来指代世界历史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这里的“文学”不单单指文学本身,而是“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今天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世界历史”的延续和扩展,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在其中仍然起主导作用,资本和市场的逻辑依然是主导的力量。当然,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时代的“世界历史”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仍然不难发现二者的相似之处。

  《宣言》精辟论述了共产党人的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有助于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当下的目标和手段与未来的长远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矛盾。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后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都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问题。《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人“最近的”目标和“未来的”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宣言》提出的共产党人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消灭私有制”等目标,都体现了当前的现实目标和未来的远大目标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最终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来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而不能急于求成;另一方面,在为“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换句话说,我们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又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

  总之,《宣言》中的基本思想在长期的实践检验中显示了真理的光芒,并将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而继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宣言》的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必将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而发展,始终成为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旗帜和精神动力。

    (作者:郝立新,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编: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