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出新成果【2】

发现大量石质类文物及船板,确认金银岛一号为沉船遗址

2018年05月29日08:24来源:文物局

原标题: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出新成果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虽然仅发现一块原生状态的船板,但船板附近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陶瓷器碎片,且船板周围遗址表面发现的石质类文物分布也较为密集,因此该水下遗存应为沉船遗址无疑。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石质类文物的种类、造型、装饰花纹以及青花瓷器碎片的釉色、器形、纹饰等都与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同类器物非常相近,尤其是装饰连续成组变体寿字纹、器底有文字押款的青花瓷器在二处遗址皆有发现,这种青花瓷器在福建闽南地区德化、南靖、安溪等地窑址清代中晚期的遗存中也多有出土,因此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与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相近,为清代中晚期,其性质应为从福建闽南地区出发为东南亚地区华人移民运输石作和陶瓷器的船舶在金银岛附近触礁沉没后形成的堆积,石质类文物中的建筑构件多用于建造宗庙或祠堂等。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船板的发现解决了珊瑚岛一号、浪花礁二号等以石质类文物为主要堆积形式的水下文化遗存的性质,众多水下遗物的发现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石柱上雕刻的一瓶青莲花纹、青花瓷器上“全兴”、“双泉”等押款和变体寿字纹纹样等充分体现了海外华人浓厚的乡土观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等地的传播和影响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北边缘发现有碇石三块,碇石周围没有发现其他相关的遗迹和遗物,但根据碇石的形状和尺寸推测此处有可能曾有更多的沉船。

华光礁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环礁南部,是一个隐没于水中、发育较为完整的环礁,东西长28、南北宽8公里,低潮时部分环礁可露出海面,潟湖内水深6-32米,散布有大量暗礁,有南、北门与外海相通,南部口门大,北门较小。

2018年华光礁潟湖内水下考古探测使用了多波束测深系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DGPS等设备,共计完成华光礁潟湖内扫测面积16平方千米,获取了华光礁潟湖内的水深、海底地貌、底质模型与图像等基础资料,发现水下疑点多处,并对其中的2处疑点开展了潜水探摸和确认。

在以往的水下考古调查中,华光礁礁盘及外侧礁盘台地上已发现水下文化遗存9处,其中2007、2008年发掘的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遗址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发现。2018年对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遗址以外的其余8处水下文化遗存开展了复查工作,水下复查面积达296000余平方米,确认了这8处水下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和保存现状。水下复查中采用了新的调查方法,即水下队员通过水下搜索探明遗存的“四至”范围后,利用高精度手持GPS接收器自带的区域定位功能标注和计算出该处遗存的面积及分布。调查方法的改变使得本次复查水下搜索面积扩大,对水下遗址、遗物点面积的计算更加精确,所有复查对象的分布范围在原基础上皆有所扩大,水下遗存遗物散落区与密集分布区的范围更加明了,对水下遗址或遗物点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在水下复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现有保存状况对华光礁已发现的8处水下文化遗存提出了针对性的分类保护建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海南省博物馆 邓启江、蒋斌、何声乐、罗鹏、贾宾、朱砚山)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