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鲜明提出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从理论上进一步理清并回答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础性、前提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一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说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片面认识甚至错误论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一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从根本上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从理论逻辑上弄清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要增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意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这一重大“时代之问”,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从总任务、主要矛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方面做出了明确回答,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新时代“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阐明了“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之不易的“宝贵成果”,是需要倍加珍惜的“根本成就”。从根本上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实践和人民的郑重选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不同历史维度即改革开放历史、新中国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和中华文明历史分别予以概括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