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亚、非、拉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19世纪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特别是支持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人类进入20世纪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推动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不少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或具有社会主义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极大地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促使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崩溃,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开展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世界各民族的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和自由联合展现出光明前景。
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鼓舞和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为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文化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旧的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逐渐瓦解。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话语体系,促成许多新的学术流派诞生,造就一大批声誉卓著的国际著名学者。在当今世界,不论人们是否认同马克思主义,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基本分析方法。例如,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分析法已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以及政治家的演说、新闻记者的报道和报纸杂志的文章中。
《宣言》深刻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习近平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这是总结世界和中国百年历史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1899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以及《宣言》的片段文字传入中国。从那时起,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就不断向国内介绍《宣言》的思想。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在对各种思想进行比较之后,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由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他们的组织领导下,《宣言》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由陈独秀组织出版、陈望道翻译的《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于1920年在上海问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宣言》深刻影响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千百万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与斯诺谈话时回忆说,1920年,他到北京时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和共产主义的书,其中有三本书特别铭刻在他的心中,使他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宣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是通过读《宣言》走上革命道路的。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十分重视对《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特别要求领导干部精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中的代表性篇目,其中首篇就是《共产党宣言》。
正是在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得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带领人民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境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拓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使得中国人民真正富裕起来。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继续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信心地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阔步前进。
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也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它直接影响了我国现代话语体系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思想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170年的人类历史证明,《宣言》的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无与伦比,为人类所指明和开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英明正确。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是《宣言》思想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回首过去,我们坚持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感到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沿着《宣言》所指明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康庄大道继续前进,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的壮丽曙光,人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