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

周文2018年05月22日08:59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

  在5月4日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深刻重温了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是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动纲领,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时代呼唤,这是对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要求,也进一步突出了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的重要意义。

  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需要不断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之源。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一直被视为其“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纪念大会上说,马克思“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明确昭告世人,他第一次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解答”人类发展的“历史之谜”。在《资本论》第1版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他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规律”。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特别在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进程中,我们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同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大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使政治经济学“初稿”日臻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不断续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现在,人类社会已步入21世纪,伴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的推动,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远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为复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只能超越而绝对不能简单复制西方早期工业化的老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有站在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前沿,坚持聆听时代的声音,不断回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诉求,才能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理论内涵,使其始终保持“活的灵魂”,从而永葆青春活力和强大生命力。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坚持一以贯之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回答中国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炼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从而形成规律性认识和系统化学说,不断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才能更好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需要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道路的解释力

  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已经反复证明,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道路的最鲜亮理论底色,也是中国奇迹的重要理论支撑。离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道路必然失去解释力和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曾经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重西方经济学、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倾向,不少学者对西方经济学“迷信”和“崇拜”,进而妨碍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能力。这种格局和状况,容易使我们丧失理论自信,甚至掉入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之中,从而误判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现在,面对世界经济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暴露了其理论的局限性:不仅没能预测经济危机,还认为经济危机仅存在于历史之中;既无法解释当今社会经济危机的成因,更无法提出解决危机的办法,而且因其理论内在问题不断衍生出更多负面作用,诸如金融泡沫化、产业空心化等。西方学界尽管不断寻求新的答案,但仍然无力取得突破。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经济实践为促进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丰富实践成果相比,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没有及时跟上时代节拍。从总体上看,“中国奇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还只是停留在具象化,对于发展成就背后的系统化理论归因或者学说总结触及有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理论内容上都与时代提出的期待有相当距离。究其原因,既有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的因素,也有理论不自信、一些人惯于从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框框”出发进行政策研究的因素。这提醒我们,面对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发展和创新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形成系统化、规律化的经济学学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