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带来了我们党和民族的新的伟大觉醒,孕育了实践和理论的伟大创造。40年来,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
在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40周年之际,我们更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们需要更加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伟大历史转折的思想先导
40年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经历过曲折和挫折之后,人心思变、百业待举。一个历史课题摆在人们面前:中国究竟该向何处去?
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首先必须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呼声在党内外日益高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重新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一经发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一时间真理标准讨论成为人们日常的热门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景源回忆到,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普及性手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印数多达2000多万册,集中刊发真理标准讨论文章的《哲学研究》订阅数也达到破纪录的230多万份。“不仅是学者,普通哲学爱好者和群众也纷纷订阅,这充分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真理标准讨论的关注,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赞同。”
解放思想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尽管当时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也被真理标准讨论的社会氛围所感染,积极撰写文章参与其中。他预感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真理标准讨论打破了教条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的束缚,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正是在这场大讨论中,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以此为基础,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贺来认为,真理标准讨论以现实的、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消解了抽象教条对现实生活的桎梏,使人们回到现实生活的根基,立足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去寻求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真理标准讨论以一种哲学的方式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成为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的经典范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