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如何看待我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王远鸿2018年05月10日09:02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如何看待我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有些人对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产生了误判,认为我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国际上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继前些年鼓吹“棒杀论”“崩溃论”无果后,近年来又宣扬“捧杀论”“责任论”,把中国与一些发达大国相提并论。对此,我们务必要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从人均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创新能力、发展的平衡性和充分性等方面考察,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一、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但人均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衡量一个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既要看其经济总量的大小,更要看其人均水平的高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年均增长约9.5%的举世瞩目成就,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在总量上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连续多年超过30%。但从人均水平考察,我国发展中国家特征没有根本改变。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仅为美国的1/7,居世界第68位。从投资水平看,目前我国基础设施人均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西部省份和贫困地区交通、通信、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仍很薄弱。从消费水平来看,2016年我国人均居民消费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仅为美国的7%。我国人均耐用消费品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017年底,我国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29.7辆,而美国每百户拥有汽车超过200辆,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超过150辆。从消费率看,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从消费结构看,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29.3%,仍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我国百姓还需要用较大比重的支出来满足吃饭穿衣等基本需要,而用于文化消费、卫生保健消费和休闲旅游消费等方面的支出比重比发达国家低得多。

  二、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在2%左右,第二产业一般在23%左右,且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75%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总体上呈现一二产占比下降、三产占比上升的格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占比仍较高,制造业大而不强,整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服务业占比偏低,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占比更低。这样的产业结构反映了我国产业竞争力仍不强,技术含量仍较低,创新能力仍不足,也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还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美国、日本、欧洲国家在创新、设计和品牌上占优势的格局尚未改变。与此相应,尽管我国的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产就业比重明显下降,三产就业比重明显上升,但从我国一二三产就业人口占比来看,就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差距。

(责编:孙爽、任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