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时,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必须坚持的14条重要基本方略之一,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形成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发挥作用。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体系,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与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发展和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民族与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地位,影响制约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道德观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凝结、价值引领,规定了共同价值追求的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本方略之一,进一步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精神旗帜,它鲜明地向全社会昭示,不论社会的思想观念如何多元多样多变,不论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国家及其人民普遍信奉、追求、恪守的价值理念,是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精髓和灵魂,直接反映着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实现共同奋斗目标的价值共识和共同行动,共同理想信念就会失去根基、失去依靠,这个民族、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