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金梦: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与西方左翼的反抗

金梦2018年01月11日09:08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原标题:金梦: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与西方左翼的反抗

  自特朗普2017年1月正式入主白宫以来, 美国乃至全球各地爆发了一系列反抗特朗普政权的游行示威活动。抗议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力之广泛乃美国数十年之未见。不断加剧的抗议活动暴露了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尖锐矛盾, 妇女、生态、种族、移民等问题成为抗议者的主要聚焦点。因而, 如何分析特朗普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冲突, 并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的有效路径, 成为西方左翼学者的主要关注点。

  2017年6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以“反抗:战略、策略、斗争、团结与乌托邦”为主题的左翼论坛集中反映了西方左翼思想发展的最新动态。正如论坛组织者所声称的, 虽然当下抗议活动的直接诉求是反抗特朗普及其危险的、反动的政权, 但抗议活动存在超越特朗普、将斗争矛头指向产生这一总统的制度本身的可能。全体会议的多位主题发言人表示, 妇女、种族、移民、生态等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始终存在, 特朗普并非始作俑者。产生这些现实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特朗普政权仅仅是这一制度的延续者。因而, 应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着手寻找现实出路。旧的所谓“合理的、负责任的”剥削体制已经破裂, 持续的抗议活动见证了左翼力量的壮大。

  左翼学者就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特朗普时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与社会主义的未来, 以及左翼反抗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一直是国外左翼学者的热点议题。左翼学者一致认为, 马克思主义至今仍对现实有重要影响。

  2017年恰逢《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光辉巨著, 《资本论》的当代意义成为国外左翼学者的重要关注点。学者们不仅重点探讨了《资本论》的核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而且还从多角度探讨了《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他们一致认为, 时至今日, 《资本论》仍然提供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科学和最有说服力的分析与批判工具。从蒸汽时代到当代由自动化生产和数字金融主导的全球化时代, 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依然存在。马克思提到的诸如剩余价值剥削、异化劳动、失业、两极分化等资本主义顽疾, 越来越成为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突出问题。在特朗普时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异常激化的背景下, 很有必要对《资本论》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深入探讨。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哲学系教授戴维·施韦卡特 (David Schweickart) 列举了《资本论》的三点现实价值。第一,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剥削隐蔽性与欺骗性的揭露, 有助于大众认清当代因金融创新而更加隐蔽的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第二, 《资本论》分析与批判的过度劳动问题, 已成为21世纪劳动者普遍面临的现实压迫。据2008年哈佛商学院一项针对美国数千行业的调查显示, 94%的劳动者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 其中有一半人工作时长多于65小时。而在金融领域, 两所大型投资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工作人员每周工作多达120小时, 并在4年后开始出现如压抑、焦虑, 免疫系统疾病, 创造力和判断力衰退等精神疾病问题。第三, 马克思从制度层面揭示失业现象的根源, 为当代提供了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面对严重的失业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试图通过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加以缓解, 却致使危机日趋严重。《资本论》表明,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特殊产物, 只有废除这一制度, 才能根本克服危机。在当代, 异化劳动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罗格斯大学哲学系教授南茜·霍姆斯特姆 (Nancy Holmstrom) 指出, 《资本论》继承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但克服了其早期的抽象人本主义分析路径, 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 更深刻地揭示了异化劳动现象的经济根源。此外, 霍姆斯特姆还依据《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 探究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她指出,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积累, 这决定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因为资本家不会将主要由女性承担的无偿或者低薪的照料工作作为公共产品, 否则会导致利润大幅削减。同时, 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发展相伴而生, 资本主义的实质决定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得不到缓解。一些环保主义者提倡更简单的非增长式经济是正确的,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左翼学者、《卢森堡全集》总编彼得·胡迪斯 (Peter Hudis) 指出,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暗含了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预测。它表明, 想要超越资本主义必须根本破解人类具体劳动为抽象劳动所统治的生产逻辑。《资本论》隐约提供了一种概念化的基于照顾、培养和爱的新型劳动———情感劳动。这种劳动由劳动者的实际劳动时间而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 劳动者自己决定怎样生产、分配、消费社会总产品。当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随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束而消失时, 情感劳动将在后资本主义社会扮演重要角色。许多左翼学者认为, 较之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19世纪中叶, 《资本论》对当前反抗资本主义的实践更具指导意义。现在, 很多年轻人都开始学习《资本论》, 试图反抗资本主义。原因在于:第一, 《资本论》为当代年轻人提供了分析与批判资本主义的工具。《资本论》深刻阐释了资本主义运行规律, 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失业、阶级压迫等问题产生的根源, 有助于年轻人认清资本主义的实质。第二, 《资本论》是当代年轻人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宝典。《资本论》能够启迪无产阶级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对抗资产阶级, 实现自身的解放。第三, 年轻一代自身正承担着沉重的生活负担, 《资本论》批判的资产阶级压迫让他们有切身的现实体会。

  150年前, 马克思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 通过对大量事实的科学分析,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今天, 随着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日趋凸显, 《资本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具有现实价值, 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2017年纽约左翼论坛的书展特别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学者关于《资本论》的新近著作。如法国学者雅克·比岱 (Jacques Bidet) 的《探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哲学、经济与政治的维度》, 阿根廷学者吉多·斯塔罗斯塔 (Guido Starosta) 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方法与革命主体》, 英国学者本·法因 (Ben Fine) 等著的《马克思的〈资本论〉 (第六版) 》, 德国学者米歇尔·海里希 (Michael Heinrich) 的《马克思〈资本论〉三卷本导读》, 以及美国学者大卫·史密斯 (David Smith) 的《图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等。总体而言, 《资本论》受到了左翼学者的普遍关注, 但也不得不指出, 一些学者的主张带有空想色彩和曲解意味, 这是我们应当分析和明辨的。

  左翼学者对于在21世纪的自动化时代, 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问题也给予了关注。他们提出运用当代语言、借助多媒体、走向和联合工人等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有学者运用马克思关于波拿巴主义的理论以及地缘政治学理论解释了特朗普主义的兴起及其矛盾。还有学者建议从葛兰西著作中汲取当代左翼可资借鉴的战略和战术。总之, 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顽疾, 左翼学者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工具深刻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 充分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提出了较有创新性的思想观点。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