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陈晨:缺场交往 身份认同新方式【2】

陈晨2016年01月21日15:2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原标题:缺场交往:身份认同新方式

个体在互联网中的身份认同可分为三个方向,向上、平行和向下。向上的身份认同较易理解,即个体把自己归属为比自己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群体。个体通过网络扮演在现实中没有机会但又希望的角色,比如社区的组织者、某项活动的发起人。这些具有权威身份和领导地位的角色是普通个体在现实中无法轻易获得的,但他们在网络交往中较易获得这类角色。一些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工,借由缺场交往参与城市社区互动以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将自己嵌套在城市文化中。平行认同,即把自己归属为与其现实生活中身份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向下认同,即个体脱离现实生活中附着在其身上的各种角色和符号外衣,以普通参与者的身份行动,如在现实生活中担任领导角色的个体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参加互联网志愿活动,与向上认同过程相反。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较高身份地位群体和低身份地位群体的人在网络空间中位置被重新建构,他们的虚拟身份关系与现实身份关系并不相符。

由此可见,个体在缺场交往中的身份认同更具灵活性。个体不仅可以控制身份认同的对象,还可控制扮演的时空和形式。

缺场交往的基础是在场交往

缺场交往扩大了信息需求、社交网络和个体行动的影响,激活了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的社会网络,并反作用于线下互动交流,从而带来新的生机。这些变化的开启是自下而上的,在其中,个体主动或被动地形成自己的认同方式。缺场交往中,由于个体不在场,其所认同的群体也可能是虚拟的,即不具备明确的群体规范和相对固定的群体成员与组织者,如QQ群、BBS。所以,如果互联网的线上交往没有发展为线下的面对面交往,那么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就会相对较弱。不仅人际关系如此,商业往来也是如此,例如多数完全在线企业的生存周期较短。只有那些在面对面的交往中取得良好互动的在线企业,才会提升品牌效应,或者克服在传统渠道中的弊端,最终实现精准定位。

总而言之,由互联网形成的缺场交往模式,是否在本质上改变了个人和社会生活,抑或只在心理层面改变了人们的体验感,值得研究者们继续追问。事实上,人们通常把互联网加入到他们的社会“工具箱”中,并与其他“工具”(如电话、信函)一起使用。人们在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的同时,积极利用这些技术提高效率,管理个人事务和公共事务。因此,我们必须反思,当我们的生活被迅速卷入到快速发展的通道中时,人们如何安置自身,即如何实现身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身份认同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关系研究”(13CSH023)阶段性成果)

(责编:李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