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是继“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后的又一个 “现代化”战略任务,而且是一个“整体性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利益固化阻碍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毋庸讳言,我国现有的国家治理体系有许多问题亟待改进,治理能力也有待提高,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信仰的物欲化。当前的中国社会价值观出现了迷茫现象,社会信仰日趋物欲化。在城市表现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2013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为1020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额的47%;在农村熟人社会,则表现为农民的物欲追求因“面子”竞争而加剧,在农村红白喜事的攀比中尤为明显。如果社会信仰缺失,社会意识散乱,国家治理现代化就会失去依托、迷失方向。
2.公权力的局部碎片化。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组织与国家机关是最重要的公共权力机关,是国家治理的领导和责任主体。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产党拥有党员8668.6万名、基层组织430.4万个。如此庞大的组织与人员数量一定会面临如何激发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问题。目前,个别地方出现的少数官员瓜分公共权力、寻租腐败、满足私欲现象,虽然只是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极少数,但影响极其恶劣,所产生的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负能量更不容低估。
3.个别地方政府或部门的利益固化。改革的障碍往往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某些地方政府将狭隘的局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对中央或上级政策以“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典型性考察”来应对,造成政策制定与实际情况的偏离以及政策执行的走样。这种地方利益固化不突破,部门利益藩篱不打破,国家治理现代化就会路途坎坷。
“三位一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国之魂”,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国之体”与“国之器”。“国之体”与“国之器”需要“国之魂”的引领,“国之魂”则有赖于“国之体”与“国之器”的落实,“三位一体”协同才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1.赋“国之魂”以“地气”,实现价值共享。“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治理之魂,其关键是“接地气”。反“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举措。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个人,可考虑在此基础上,补充家庭伦理道德,例如孝悌、感恩,以此完善核心价值观。形式上,以歌曲、小品、戏剧、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电影、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全方位宣传普及核心价值观,把国家责任、社会权利和民众言行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共享价值、凝聚人心,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广泛的正能量。
2.赋“国之体”以“活力”,实现权力共享。中国共产党是“国之体”的领导核心,她的先进性与生命力,在于 “充电”、“输血”和“放权”。“充电”就是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据粗略统计,目前仅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种干部学院 (校)就有5000余所,亟待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优化与学习型政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输血”就是党融于社会、体察社会,吸纳与整合社会人才资源。“放权”是在党领导下,积极有序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如天津滨海新区在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逐步建构了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联合会统筹协调”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制,“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以社会组织治理社会”。“充电”、“输血”是“增力”,“放权”则是“减负”,一增一减,既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能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的活力,实现协同合作、权力共享。
3.赋“国之器”以“制度”,实现利益共享。“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以规则、程序之治代替人治、权治,以制度来“猛药去疴”,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包括三重内涵:一是公平化,现代化的制度伦理必然是公平、正义,制度设计需要有利于公共利益,制度执行需要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例如,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户籍改革等制度创新给予农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让城乡居民公平地享有公共服务,同等地享有公共资源,共享改革红利。二是协作化,以协商推进民主,协商民主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又求同存异、调节和保护多元主体利益;以协商达至合作,逐步建立“上下互动、纵横交叉”的社会协商机制,构建政府间、部门间、公私间的跨界协作体系,化解冲突和矛盾,在互动合作中寻求利益共享。三是科学化,推进国家智库建设,通过顶层设计,提高制度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例如,以科学的立体反腐败制度体系来破解权力异化与利益桎梏,将权力及其背后的固化利益“关进制度的笼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3AZD0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