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仰海峰: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高地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14年11月17日16:38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高地

  在新的历史情境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整合当代思潮,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构架,达到社会发展中的理性自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需要在一些根本的理论问题上做出新的探索。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杨耕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即在以上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通读全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给人印象深刻、发人深思。

  一是自觉意识到基础理论研究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基础理论研究直接决定了其思想的深度与厚度,以及它面向实践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同样如此。本书作者在“后记”中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基础理论研究从根本上制约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主题、理论内容、理论特征和理论职能的理解。”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主题、理论内容等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关联的理解,这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解释力和生命力。因此,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是抽象的逻辑游戏,而是将现实中的问题上升为理论中的问题,在重新阅读马克思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的重大突破。本书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层面展开的,从而展现出不同于传统研究范式的理论构架。全书共分16章,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突破了传统研究范式的框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的同时,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与现代性的批判意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透视当代社会的重要理论武器。这正是我们今天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面对当代社会和思潮的重要视野。这种研究看似基础,实则是一种理论高地的建构。

  二是对3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成果的总结与升华。一种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在新的历史情境中的理论整合与探索,更离不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升华。自1978年实践标准大讨论开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打破传统的研究模式,逐渐形成了既顺应时代大潮又洞察时代脉络的新的理论逻辑,这种逻辑在实践唯物主义的争论之后逐渐展开,渐有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同流派的趋势。要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需要对过去30多年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反思,提出新的研究纲领和理论规划。本书的规划与写作,恰好体现了这一理论旨趣。书的作者经历了3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总体进程,对传统研究模式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当代思潮有着自觉的反省,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构架。书中不仅总结和反映了3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对这些成果加以整合,揭示出马克思哲学中的双重逻辑:一是从社会实践、物质生产、交往出发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一般逻辑和社会发展规律,这是人的主体性与解放的正面表述;一是面对资本与现代性的社会批判逻辑,这是过去研究中被忽略、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实际上,正是立足于对过去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反思,才能得出新的思考与构架。

  三是在当代视野中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建构从马克思哲学走向当代的哲学逻辑。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对经典文本的研读,但仅仅拘泥于文本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不仅需要研究马克思的思想,更要研究当代哲学家的思想,并将他们的思想置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揭示思想的社会历史意蕴。只有在这种多重视野的融合中,才能真正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建构从马克思走向当代的哲学逻辑。书的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深入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关系、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和现代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等问题,不仅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广阔视野,而且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建构中的理论容纳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就取决于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打开理论的视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逻辑上的融会贯通,从而建构出从马克思哲学走向当代的逻辑线索。实际上,只有在这种理论的融会贯通中,我们的研究才可能与传统研究模式划界,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当代思潮展开深层的对话,从而在本土语境中建构出合乎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架。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