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科学管理铸就社科经典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 刘骁军2014年07月31日13:4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多年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始终坚持 “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的出版理念和“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这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鼓励扶持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宗旨定位高度契合。工作中,我们要求各编辑部门从中国学术出版者的职责使命出发,深刻认识后期资助项目的学术意义,将项目纳入部门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与部门学术平台建设、学术基地建设相结合,切实担当起学术人才培养、学术资源涵养的责任。目前,后期资助项目的遴选、推荐与出版在我社基本做到了常态化、规范化。

全国社科规划办为规范后期资助项目管理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除了在每次的申报通知中明确申报范围、申报条件和时间要求,还给各成果出版单位发出 “结项和出版工作流程”,并对出版成果的标识尺寸、封面用纸、出版技术标准、书稿体例规范等作出细致规定。这些是我们做好后期资助项目工作的基本遵循。我社重点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后期资助项目工作。我们不仅熟练掌握有关规定,还结合我社实际,精心编制后期资助项目操作手册,定期对社内各编辑部门、出版部、美术部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务求使这些规定与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科学设计成果选题推荐申报流程。成功的选题管理是优质学术著作出版的基石。我社各编辑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注重挖掘和积累适合申报后期资助项目的选题,因此每次的初始申报量都比较大。为提升申报质量,同时做到申报公平公正透明,我们设计了内网通知、初报、初评会、复评会、公示、申报六项程序。鉴于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环节较多,时效性很强,我们以申报公告要求的截止时间为终点,排出各个环节的倒计时表,要求社内各部门严格执行。此外,为提高申报质量和效率,我们给每位项目申请人及相关编辑提供了申报表的模板,要求他们参照执行。一直以来,我社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能够较好执行全国社科规划办的各项要求,项目质量也得到保证。今年上半年,我社申报后期资助项目16项,立项10项。

二是严格把握成果文稿质量审核环节。我社高度重视文稿内容质量,抓紧抓实书稿审查这一保证著作质量的关键环节。接到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出版任务后,我们及时进入三审流程,要求相关学科编辑、社内外专家通篇审核书稿内容。达到我社出版要求的,交付编辑部门安排出版;需要完善的,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与作者沟通;不适合出版的,经过编辑和专家的再三斟酌后,专文报告申请全国社科规划办处理。即使书稿进入编辑流程后,也常常延请社外专家解疑释惑,确保书稿内容不出学术硬伤。我们强调,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必须由从事出版编辑三年以上的本学科本专业的骨干编辑承担,严禁编辑跨学科编稿。

三是精心构筑 “三校一通读”的编校质量防线。书稿“齐、清、定”之后,才允许书稿进入发稿流程。对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我们在审核、校对、出版各个环节均严格要求,必要时增加校次。坚持成果印前质检量加倍,并视书稿情况增加复检,质检合格的才能付印,印后必须再次质检。为切实增强编校人员的质量意识,我社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奖惩措施。

正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我们已出版的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在内容质量、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受到了较高评价,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成为我社致力于学术出版能力建设、成就专业品质的重要标志。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