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俄国通史》(六卷本)”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2月19日10:51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研究的总体执行情况如下:

第一,本课题组于2011年底正式举行了开题报告会,邀请了上海社科院潘光等曾经参加立项答辩的专家,也邀请了马龙闪、周尚文、王斯德、潘大渭等老专家出席。与会专家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充分肯定本项研究的意义和构想,以及较为强大的专家队伍阵容。

第二,迄至今年6月底,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六卷本的每一卷写作细纲的具体讨论,举行过7次课题组专门会议讨论写作计划。每一卷的提纲都经过逐个过堂分析,相互坦诚交换意见,各自提供了写作建议。江苏人民出版社已经承诺选派优秀编辑推动此项目的出版。

第三,专程邀请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彼德罗夫到访上海,举办了关于俄罗斯历史研究中的争议问题专场研讨会,并邀请所有六卷子课题负责专家到会,同时还邀请了上海地区有关俄罗斯研究的各领域的专家参与座谈。

第四,本项研究在立项之前已有长达三年的先期研究工作,现在各卷的作者相继已经进入全力写作的状态,预计整个六卷本将在2014年10月完成写作。

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如下:

子课题第一卷的进展情况:

9-17世纪初的俄国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古罗斯(基辅罗斯)时期和莫斯科罗斯时期。

对古罗斯时期(9-13世纪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古罗斯国家的性质。受苏联史学界的影响,国内史学界长期认为古罗斯国家是早期封建国家。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大土地占有制为主导的农业经济紧密相关,而古罗斯很长时期都没有出现大土地占有制的条件,其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王公亲兵为首的职业军团集中剥削国民的基础之上。在政治上罗斯王公的权力受到当地人民的部落民主习俗——“维彻”(市民会议)传统的制约,在经济上古罗斯与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保持着繁荣的国际贸易活动,古罗斯得益于贯穿南北的第涅伯河(即“从瓦良格人到希腊人之路”)与伏尔加河的国际大水路,财富主要来自于商业,尽管其不能脱离农业(为城市提供粮食)这一基础,因此不能把古罗斯理解为封建国家。我们认为古罗斯实际上是一些以商业为主导的城市国家(城邦制国家)。我们对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俄国史学界近年来对古罗斯文明的研究”一文已发表在《世界历史》杂志2012年第4期上。

第二,“罗斯”名称的起源和古罗斯国家的形成。这一问题从18世纪中期开始至今已争论了250多年。我们认为“瓦良格人”即罗斯人源自斯堪的纳维亚,东欧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四邻关系决定了东斯拉夫人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国家形成模式。自然条件的恶劣,农业经济的分散和落后,社会分化的缓慢,使得东斯拉夫人在古罗斯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只起到了奠基作用,他们只能等待机遇和外部动力才能建立古罗斯国家。这种机遇就是与拜占庭帝国广泛的国际商贸活动,外部动力则是为这种商贸活动所吸引的、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瓦良格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上。同时,本卷负责人曹维安教授的博士生齐嘉同学已经完成同名博士论文的写作,并获得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博士学位。

第三,诺夫哥罗德政治体制研究。除了为数不多、也并不大深入的几篇论文外,国内史学界尚未有人对诺夫哥罗德的政治体制作过专门细致的研究。总体来看,我们认为诺夫哥罗德奉行的是一种集体统治,而诺夫哥罗德也的确可被称作是一个贵族共和国。我们注意到诺夫哥罗德的政治体制具有一种发展过程,并且具有浓厚的俄国色彩。这种政治体制表明了俄国历史上存在着某种中世纪的民主。而1478年伊凡三世对这个城市的征服,切断了一种潜在的更西方化和更民主化的俄罗斯历史发展出现的可能性。本卷负责人曹维安教授的硕士生张雪同学已经完成同名硕士论文的写作,并获得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学位。论文待发表。

第四,古罗斯编年史《往年纪事》研究。史料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往年纪事》在国内已有三个中文版本,但对其国内尚未有专门的研究论文。目前,本卷负责人曹维安教授的博士生马骊正在进行同名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作。

对莫斯科罗斯时期(13-17世纪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

第一,9-18世纪初俄国政治体制的演进。从政治体制演进的角度来看问题,应该如何认识俄罗斯国家发展的道路?换句话说,俄罗斯国家政治体制发展的道路是本民族的还是欧洲的?哪一条更适合它过去的历史?是否存在选择的可能性?我们认为,从基辅罗斯、莫斯科罗斯到彼得堡罗斯,俄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其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基辅罗斯的“城邦君主制”或“维彻君主制”;2)莫斯科罗斯的“等级代表君主制” (指君主受到波雅尔杜马、缙绅会议和传统习惯的制约);3)彼得堡罗斯的专制君主制(绝对君主制)。

认识俄国政治体制的演进,关键是如何认识俄国的“专制君主制”(самодержавие)。它既不同于东方的“专制君主制”(деспотизм),也不同于西方的“专制君主制”(абсолютизм),而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伊凡三世(1465-1505年在位)最初用封号“专制君主”(самодержец)(这个词来自希腊语的“autocrator”,系拜占庭皇帝封号的翻译)来称呼自己时,其意思是独立自主的君主,不服从任何外部权力,但其在内部实际上受到波雅尔杜马和后来出现的缙绅会议的限制,故学者们将16-17世纪俄国的政治体制称之为等级代表君主制。到了彼得堡罗斯时期,俄国的专制君主制就具有了与西方专制君主制相似的绝对君主制的含义。其实彼得一世在18世纪初已经开始使用“皇帝”(император)的封号,只是中国人还习惯上称其为“沙皇”(царь)。

俄国政治体制并非是沿着专制政体的单线演进,在16世纪出现的地方自治(曹维安,师建军:《俄国大改革前的地方自治传统》,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尤其是在17世纪初没有全国公认的合法君主的大混乱时期,由地方缙绅和军事服役人员推动召开的缙绅会议(全国会议)的作用,都表明俄国政治体制还有走另外一条道路的可能性。

目前,本卷负责人曹维安教授的博士生周后琴同学正在进行名为《从基辅罗斯、莫斯科罗斯到彼得堡罗斯:俄国政治体制的演进》的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作。

第二,俄国缙绅会议研究。国内学术界对俄国缙绅会议的研究还很少,只在《世界历史》杂志上有一篇论文(曹维安,谢慧芳:《论俄国缙绅会议》,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目前,本卷负责人曹维安的博士生谢慧芳的博士论文正在对俄国缙绅会议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第三,伊凡四世的特辖制研究。对伊凡四世及其特辖制的认识和评价是俄国史学上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传统上认为伊凡四世实行特辖制打击波雅尔贵族有利于巩固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对其多持肯定态度,从沙俄时期的史学家索洛维约夫到苏联时期都是如此。但从其灾难性后果来看,无疑应对其持否定态度。在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动机与后果之间的矛盾。其实,这是伊凡四世在俄国专制君主制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自己想要获得无限权力,是破坏、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他用极其残暴的屠杀和土地充公手段来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王有制),最终导致了留里克王朝的覆灭和俄罗斯国家的崩溃。目前,本卷负责人曹维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张军凤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子课题第二卷的进展情况:

1.已收集完成本子课题的外文文献,并已着手翻译和阅读;

2.完成本子课题内容的修订工作。2012年8月30日《俄国通史》第一至第六卷作者在内蒙古师大举行第二卷写作讨论会。确定第二卷打破传统条块,本卷涉及的1613-1762年体现了俄罗斯历史的三个关键型转变:(1)对于俄罗斯近代历史最具影响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2)以等级代表制向绝对君主制转化的帝国系统的确立;(3)在欧洲封建土地制度总体趋于瓦解的同时,俄国农奴制却在法律上宣告形成。以上述三条主线突出本卷内容,力图在探究帝国、农奴制、罗曼诺夫王朝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阐述,同时,在分析俄国历史与西欧历史的共同点及其差异和特性方面,不仅务求反映当今国际史学所达到的成就,反映其争论问题,而且力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方式。讨论会最后认为:(1)本卷写作结构方面可以尽量地突破已有的教科书式的写作体例,特别是彼得之前和彼得之后的两个历史阶段的写作尽可能体现各自特色,而不在结构上出现重复;(2)可以对若干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普遍涉及的、但是首先是属于历史学本身所固有的范畴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帝国”、“绝对君主制”、“专制”、“农奴制”等等,并力图以这些“大概念”统领整个写作。(3)本卷所涉及时段,乃是俄国历史既与欧洲历史进程寻求认同,同时又全面展示巨大差异的时段,因此在写作上如何体现这种共性与特色的交织乃是本卷成功的关键。

3.已完成项目预期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俄国缙绅会议研究》。

子课题第三卷的进展情况:

1.已经完成四章的写作,即:第一章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及其帝国治理;第三章十八世纪下半期俄国的思想文化状况;第七章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思想文化的狂飙时代;第九章19世纪上半期俄国的政治和社会思潮的急流涌动。

2.其余章节中外文资料基本准备完毕,正在进行写作,拟在2013年中期完成全书初稿。

3.作者将该卷的三大主线设定为政治和外交领域中的“帝国与边疆”,思想和文化视野中的“启蒙与自醒”,以及社会与经济领域中的“发展与变迁“。此三项也是作者进行写作和全书初稿完成后修改的主要立足点。

子课题第四卷的进展情况:

1.广泛搜集相关外文资料,深入了解国外研究动态。已经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工作创造了扎实的资料基础。

2.已完成大约20万字的外文资料翻译工作。

3.完成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重点项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书稿已交付出版社。该书将成为“俄国通史”第四卷中有关1917年革命部分的基础。

4.基本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俄罗斯文明与外交”的研究,课题组已完成约50万字的初稿。这将为“俄国通史”第四卷中外交与帝国部分打下基础。

5.发表学术论文3篇:

《俄国革命中的德国经费问题》,《史学月刊》2012年第6期。

《关于列宁取道德国回国问题的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

《从查苏里奇案件看亚历山大二世的司法改革》,《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子课题第五卷的进展情况:

1.确定写作提纲和研究重点。

2.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包括解密档案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论著)。

3.展开若干重点问题的研讨,形成研究成果并发表和交流。

子课题第六卷的进展情况:

作为项目负责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下列文章:

1.牵头写作了“中俄关系与未来的亚洲地区秩序”:瓦尔代会议亚洲分组讨论会所用(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1期),本文所参与这一重要会议(由俄罗斯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国防与外交委员会共同举行)直接被采纳为普京总统2012年3月总统竞选文章决策内容的形成。

2.总统大选之后的俄罗斯(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2期)

3.一场远未终结的辩论:关于苏联解体的国外学术诠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后经新华文摘,7月号,全文转摘)

4.俄罗斯大选与中俄关系(《外交评论》2012年第1期)

5.2013年,在中国国家领导人访俄前期和访俄期间,在《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了“普京新政与中俄关系”、“中俄携手为新型大国关系探路”、“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意义和挑战”等一系列文章。

此外,作为主编,领衔出版了相关的集体专著《思想史与国际政治》(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年度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

2、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第一卷

1.曹维安2012年8月19-24日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年会;

2.曹维安、郭响宏2012年8月27-31日参加在呼和浩特举行的苏联东欧史学会年会;

3.曹维安2012年11月9-13日参加在昆明由云南大学和《世界历史》杂志编辑部举办的世界史前沿论坛。

第二卷

1.本子课题已从国外数据库收集相关俄文电子图书1200余册,复印纸质图书资料300余册;

2.参加中国世界近代史学术研讨会暨学术工作会议(2012.5.12-13);

3.参加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2012年年会(2012.8.28-30)

第三卷

1.2011年10月4日至10日,张建华应邀参加俄罗斯国际论坛“文明对话”在希腊罗德岛主办的年度会议;

2.2011年11月,张建华应邀参加澳门大学主办的“文明与战争”国际研讨会;

3.2012年8月15日至25日,张建华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访问俄国学者并收集资料;

4.2012年5月7日至27日,邀请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教授松里公孝(原中心主任,国际中东欧研究理事会(ICCEES)副主席)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中心讲学和交流,主题:“帝国与边疆:俄罗斯帝国的历史问题”。

5.2012年6月10日至20日,邀请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历史研究所所长彼得罗夫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中心讲学和交流,主题:“帝国与变迁:俄罗斯帝国的经济”。

第五卷

本卷作者为撰写工作进行了比较充分和系统的资料收集、研究动态分析和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1.2011、2012年主持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学术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2.主编《俄罗斯道路:历史与现实》论文集(即将出版);

3.2012年在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俄罗斯研究》杂志发表论文《国家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4.2012年先后赴澳门科技大学和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访问研究和学术交流。

3、代表性成果简介

“普京新政与中俄关系”,发表于《文汇报》2013年3月25日,作者冯绍雷。作者指出,普京出现在俄国政治舞台上,是个性使然,更是时势使然,是历史潮流演变和国际环境的驱使。普京的威权政治很典型,是“弹性”、“软性”的威权政治。2012年选举之后,有弹性的威权正在进一步向“威权加民主”的方向转变。俄国如何走出能源依附性经济模式,是一个大问题。俄国现在最缺的是资金,而中俄贸易主要还是货物贸易,这同中俄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很不相称。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俄国不会放弃能源产业,但发展需要有前提,就是资金。同时,需要在结构上尽可能作出调整。从长远看,东亚发展遭遇的资源、环境、空间等瓶颈,恰好与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劳力等缺陷,可以取长补短。

“一场远未终结的辩论——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国外学术诠释”,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3期,作者冯绍雷。文章指出,从学科范畴角度对苏联解体问题进行分析是20年来国际学术界的一项重要工作。思考和借鉴这一学术领域的成果将有利于深化对苏联解体这一问题的认识。“帝国”与“革命”范畴的使用,便于学界从历史比较的视角,从以往的帝国和革命现象中探寻大国兴衰的机理。虽然“民族主义”和“联邦制”问题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作用素有争论,但范畴运用的细化显然有助于推进这一方面的认知深化。从社会学角度对于解体之前苏联的社会状况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有利于避免对苏联解体这一问题进行简单化论断,而苏联经济史的国外研究则拓展了对苏联经济模式本质与特征认识的关键性范畴。

“‘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发表于《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作者齐嘉、曹维安。文章对俄国及国外文献史料考辨分析后认为,瓦良格人、罗斯人更人可能是诺曼人,他们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考古资料也证明沃尔霍夫—第聂伯河水道和伏尔加河水道所有关键商站的物质文化本身都带有斯堪的纳维亚的遗迹。东欧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四邻关系决定了东斯拉夫人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国家形成模式。自然条件的恶劣,农业经济的分散和落后,社会分化的缓慢,使得东斯拉夫人在古罗斯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只起到了奠基作用,他们只能等待机遇和外部动力才能建立古罗斯国家。这种机遇就是与拜古庭帝国广泛的国际商贸活动,外部动力则是为这种商贸活动所吸引的、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瓦良格人。建立在征服与贸易之上的罗斯国家,其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更多表现为城市公社对土地拥有最高所有权,进入城市公社的社会核心阶层集体占有土地,并在政治上通过维彻(市民大会)维护城市公社与王公之间的权力平衡,从而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城邦国家。

“苏联知识分子的群体转型与角色建构”,该著作于2012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张建华。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集思想史、政治史、社会史和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于一体,从根本探究苏联共产党、苏联政府与知识分子的历史关系,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中的知识分子因素入手,认真考察了苏联早期文化革命中的知识分子与社会、与政权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价了苏维埃政权知识分子政策的成功与失误。因此,本书对于转型国家与社会的文化政策和知识分子问题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

“俄国革命中的德国经费问题”,发表于《史学月刊》2012年第6期,作者姚海。文章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为促使俄罗斯帝国崩溃和俄国退出战争,向布尔什维克党提供了经费支持。1917年7月事件中,布尔什维克接受德国经费的问题被曝光。虽然布尔什维克否认此事,但列宁这一时期的书信中留有德国经费问题的痕迹。1950年代开始公开的德国一战时期的档案,以及1990年代解密的俄共(布)特别档案的有关文件,部分地证明了德国经费问题的存在。继续对这个问题采取不予承认的态度,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是,认为布尔什维克被德国收买、充当德国利益代理人的说法,也是没有依据的。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接受和利用德国金钱只是一个策略问题。它为夺取政权而采取的使本国政府战败、主张立即退出战争的立场,客观上与德国的利益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合。近期目标的接近,是战争与革命时期布尔什维克与德国相互关系的基础。

“苏联解体的制度因素与行为因素”,发表于《俄罗斯研究》2011年第5期,作者余伟民。文章提出,任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视角加以解释,但是离开具体历史场景的一般意义的解释会流于抽象,反而模糊了具体的原因。就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在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时,哪些因素表现了长期历史进程的发展趋势,那些因素作为过程性历史运动的力量组合发挥作用,都需要放到苏联国家体制的建构和历史演化中作具体的分析。

4、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第一,本课题是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所以在项目完成之前,更侧重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当中。

2013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了“俄国通史”研究生暑期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范军教授,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教授,弗吉尼亚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阿伦?林奇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参加“俄国通史”项目的子课题负责人作为暑期学校主讲教授,为来自全国1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暑期学校学员做了为期一周的授课。

本次讲习班,是由六个分卷的主编,每人负责讲一次本卷内容之内的重要题目,包括:

曹维安:俄罗斯起源和缙绅会议

罗爱林:俄国村社与彼得大帝改革

张建华:绝对主义国家与叶卡德琳娜时期的政治与思想

姚 海:从亚力山大二世改革到十月革命

余伟民:苏联体制的起源

冯绍雷:苏联解体与俄国历史的不同评价问题

每人主讲之后,项目负责人冯绍雷主持了相关的讨论,参与者来自各个学科,讨论反响热烈,对于学员和主讲人都有较大收获。

课题协作组决定,将本次讲习班6次演讲的文稿,并结合近期撰写的重要文章,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结集出版,讲习班之后,各位作者正在修改文稿的过程中。《俄国史讲演录》将于8月底交稿,年底前出版。

第二,作为本项目的一项重要活动,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在今年6月于上海举行关于俄罗斯认同问题的小瓦尔代会议讨论会。对于俄国认同问题的当前和历史状况,我们请到了来自俄方的瓦尔代会议秘书长安德烈?帕维尔等三位资深专家、以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参与。

本次会议是一个有多学科参与的、以比较研究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会,由俄中心青年专家张昕筹办和主持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的成果有利于对于俄国认同问题的复杂变迁路径做出具体扎实的分析。

此外,作为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的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国防与外交委员会共同举行的2011年“瓦尔代”国际辩论部中俄分组会议的研究成果——“中俄关系与未来的亚洲地区秩序”直接被采纳为普京总统2012年3月总统竞选文章决策内容的形成。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面向亚太地区未来的中俄关系

冯绍雷

论文

俄罗斯研究,

2013年第2期

1.2万

 

 

中俄携手为新型大国关系探路”

冯绍雷

报刊

文章

《解放日报》,2013年3月22日,国际新闻版。

3千

 

 

普京重归时代的中俄关系走向

冯绍雷

论文

外交观察,

总第1辑(2012年秋季号)

1万

 

 

中俄关系与未来的亚洲地区秩序

冯绍雷

论文

俄罗斯研究,

2012年第1期

1.2万

本文所参与这一重要会议(由俄罗斯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国防与外交委员会共同举行)直接被采纳为普京总统2012年3月总统竞选文章决策内容的形成

 

总统大选之后的俄罗斯

冯绍雷

论文

俄罗斯研究,

2012年第1期

8千

 

 

一场远未终结的辩论:关于苏联解体的国外学术诠释

冯绍雷

论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

1.2万

后经新华文摘,7月号,全文转摘)

 

俄罗斯大选与中俄关系

 

冯绍雷

论文

外交评论,

2012年第1期

1万

我国专业领域的一个重量级学术刊物

 

 

“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

齐嘉

曹维安

论文

《历史研究》,

2012年第3期

1.5万

 

 

俄国史学界近年来对古罗斯文明的研究

周厚琴

曹维安

论文

《世界历史》2012年第4期

1.2万

 

 

近代俄国陪审制度的创立及其实践

郭响宏

论文

《世界历史》2012年第4期

45万

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旧礼仪派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曹维安

于芹芹

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万

 

 

苏联知识分子的群体转型与角色建构

张建华

专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4月

45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历史断想:十月革命与苏联知识分子

张建华

论文

《俄罗斯学刊》2012年第3期

1万

 

 

“空想”非“彼岸”:赫尔岑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

张建华

论文

《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3期

1万

 

 

《俄国革命中的德国经费问题》

姚  海

论文

《史学月刊》

2012年第06期

1.5万

 

 

《关于列宁取道德国回国问题的研究》

姚  海

论文

《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

1.2万

 

 

“超级大国”的自负是苏联衰落的重要原因

余伟民

论文

《探索与争鸣》,

2011年第1期

5千

 

 

苏联解体的制度因素与行为因素

余伟民

论文

《俄罗斯研究》,

2011年第5期

5千

《上海思想界》转载,收入中国社科出版社《中外热点论争》丛书

 

国家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余伟民

论文

【俄】《俄罗斯历史》,2012年第3期

5千

《上海思想界》转载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冷战终结”

余伟民

论文

上海市社科联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1万

获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思想界》转载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