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传染病对中国历史的冲击与影响综合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2月18日14:2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研究最终目标是以西方为参照,从中国本土出发,为学界和民众讲述一个中国版的“疾病改变历史”的故事。最终成果是出版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种疾病历史和现代防疫体系形成的丛书,形成传染病在中国文明史中的基本认识,这无论是在学术上、以往出版还是对民众的启蒙教育上,都是开创性的。项目立项后,即围绕鼠疫、霍乱、天花、疟疾、血吸虫病五大疾病和二次大战后中国东南沿海与东亚的传染病控制分别进行著作的撰写(其中鼠疫病史、血吸虫病史、二战后东南防疫2014年底完成书稿,其余2015年交稿)。

中国历史上的鼠疫与社会变迁 本项研究是在曹树基、李玉尚已出版著作基础上的修订和扩充,已完成鼠疫对于云南社会的影响,目前进行气候变化、美洲作物引进对于云南鼠疫的影响和内蒙古鼠疫病史研究。

中国霍乱流行史 本项研究是在单丽清代霍乱博士论文和李玉尚已有研究基础之上的综合与进一步研究,已完成1932年国家医学干预下的霍乱流行,目前正在进行1959-1961年副霍乱研究,上述工作完成后,霍乱病史基本问题完成。

征服天花 本项研究是“中研院”邱仲麟教授综合既有研究和他本人的相关研究的总结性著作,目前正在进行人痘与牛痘接触历史的研究。

明清以来云南的疟疾与社会 本项研究是云南大学周琼教授在其瘴气著作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已完成云南各地疟疾资料的收集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云南重疟区开发史的研究。

明初以来江南的环境变化与寄生虫病 本项研究是上海交通大学李玉尚教授在全国优博专项资助项目既有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目前已完成江南地区血吸虫病史、钩虫病史、姜片虫病史的研究,正在进行疟疾和丝虫病的研究。

历史上洞庭湖演变与血吸虫病 这项研究是车群的博士学位论文,书稿体系业已形成,目前进入到博士论文的写作阶段。

二次大战后中国东南沿海与东亚的传染病控制 本项研究由“中研院”刘士永研究员负责,目前书稿基本完成。

②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鼠疫、疟疾和血吸虫病属于地方病,需要在流行区广泛收集各类材料。项目组在长江流域各省份(血吸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和云南(鼠疫和疟疾)几乎每个县市的档案馆、疾控中心、图书馆、水利部门查阅了原始档案,同时在部分疫区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极其浩繁,仅血防档案一项,查阅和收集的卷宗数就达二千余卷。

天花研究需要查阅各类天花中医典籍,因此在国内外主要图书馆寻找这一类的书籍,该项目主持人已完成国图、上海和国内主要中医药大学馆藏资料的查阅。

二次大战后中国东南沿海与东亚的传染病控制是一项国际化的研究,除了大陆之外,还要查阅国际主要卫生机构的原始档案,该项目主持人在十余个国外档案馆和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

③代表性成果简介

三江闸与1537年以来萧绍平原的姜片虫病 1537年三江闸建成之后,引起萧绍平原水系水流平缓、扁角螺孳生环境改善、河浜和低田大量形成以及水生作物普遍种植等一系列生态反应。嘉靖之后,水红菱又种于高田,使姜片虫病成为明清江浙水网地带名副其实的“萧绍病”。一项水利工程,就这样出人意料的参与和制约了一个区域独特的农业和疾病的历史。

1582年的风暴潮与江南疾病 1582年的风暴潮形成李家洪,海潮接着冲毁老鹳嘴,黄浦潮流极大增强,带来咸潮、泥沙和激流,导致饮用水源的变咸、水灾的加剧和浜泾小圩的形成,给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不便和辛苦。但强势的潮流抑制了血吸虫病的流行,直到1850年之后,由于河流淤塞,一些地区逐渐脱离感潮区,血吸虫病才开始大规模流行,并在民国年间和1950年代达到顶峰,而此时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都天与木莲:清代云南鼠疫流行与社会秩序重建

李玉尚

论文

《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1期

1.3万

 

2

三江闸与1537年以来萧绍平原的姜片虫病

李玉尚

论文

《中国农史》2011年4期

2.0万

 

3

感潮区变化与青浦沿湖地区的血吸虫病——以任屯为中心

李玉尚

论文

《南开学报》2011年5期

1.5万

 

4

战后之疫:1944-1947年滇西鼠疫研究

曹树基

论文

《近代史研究》2012年2期

1.5万

 

5

医疗、卫生与世界之中国

胡成

著作

2013年6月科学出版社

38.5万

 

6

环境变化与血吸虫病历史

李玉尚、饭岛涉

论文集

2013年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签定合同)

20.0万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