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2月17日15:07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和主要子课题进展

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后,课题组在学校社科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开题。根据课题评审专家和开题专家的建议,课题组对总体的研究路线进行了充实,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加强对“从历史的变化中分析空间的变化及城市发展规律”这个问题的研究,以便实现课题本身提出的本土化理论构想。也根据这一点,课题组增强了原计划相对较弱的案例研究:不仅对代表中国城市历史变迁的北京等重要城市进行再审理,而且分别选择了重庆、渐南和苏南等地进入专门的城市史比较分析,以期对近代以及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多样性路径进入深入的揭示。令人欣喜的是,基于研究,我们真正获得了摆脱西方城市化的历史叙述模式限制而从中国人聚落模式的历史变迁角度叙述本土历史的初步框架。

在总体上,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各子课题也计划不断深入。

课题进展相对欠缺的方面有二:一是由于坚持了高立意和学术出版的周期限制,学术成果的公开发表相对较缓,比预期的效果要弱一些。二是各子课题进展并不均衡。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城市史叙述和当代中国空间重组的评价研究上尚未形成真正有突破性的成果,尽管在这一方面,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当代争论,课题组内部在相关问题上亦存在较大的分歧。例如,对今天中国之超大规模的空间重组之评估和政策建议,对中国城市形态设计和规划的异国情调的实质和后果的判断,都还有争议。

二、调研和学术交流情况

课题组按照研究计划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搜集和调研,调研的主题主要有二:一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比较研究;二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多样性和当代复杂性。本着节约经费的原则,两个主题都充分利用了南京大学相关交流项目。就第二个主题来讲,实地调研的主要目的地有二类:一是港台,它们代表着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类经验,这也是课题组学术交流的重点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高研究院(这是课题组的两个支撑单位之一)支持下,课题组首席专家胡大平与子课题负责人胡恒分别对港台进行了城市密度、凝聚力与形态和活力的专题调研,亦与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进行了广泛合作,近期将出版有关成果。二类是西南城市(成都和重庆)、浙南(宁波、台州、温州等)、苏南。课题组分设三个攻关小组对三地城市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它们代表的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不同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估计在课题结项之际将同时出版三地的城市史研究成果,从而丰富课题的本土化成果。

在学术会议和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课题组亦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2011年11月底和2012年5月,课题组分别主办了“城市发展与空间变异”、“城市活性”等讨论会, 课题组主要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参加重要的国际国内会议并展开与相关机构的合作。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胡大平、张异宾、周宪、丁沃沃、胡恒等多次加各类相关主题的国际交流和会议。例如,胡大平、丁沃沃等课题专家参加了“大学文化与城市发展论坛”(国际会议,2012年6月16日,南京大学)并做主题报告。2012年胡大平、丁沃沃、周宪、童强等课题组主要成员接待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系来访团队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在交流与合作方面,特别重要的是:2012年4月丁沃沃教授牵头成立南京大学-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合作研究中心;与墨尔本大学建筑学院院长Tom Kvan领导的相关团队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和确定了长期合作计划和项目;与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建筑与城市乡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并展开了合作研究。合作的主题主要集中于当代城市前沿问题和中国城市发展特色。同时,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黄旦教授领导的传播学研究团队也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主要聚焦于当代城市文化与交往的研究。这些对本课题高水平完成成果都具有积极的和重要的意义。

就合作的成果来说,除了常规性交流的访问和讲座外,已经形成的显著成果有:2012年7月4-19日,胡大平主持了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暑期研讨班,该班主题便是“空间与社会理论”,夏铸九、徐进钰、王志弘等台湾知名学者分别对相关主题做了15次讲座,反响很大;课题组首席专家胡大平翻译了Kvan教授等人的The Making of Hongkong一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5月以《香港造城记》为名正式出版。

三、阶段性成果简介

课题组在各个子课题上都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都在积极发表或出版过程中。

已经出版的一些成果,例如:

1、在中央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背景下以“地方认同”为核心分析了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让城市更美好”这个问题。在《地方认同与文化发展》一文中指出,受西方现代性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面临着各种挑战,培养文化认同成为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是一种具体而微的培养过程,它体现在环境和生活方式之中。在地方和空间建设中充分地体现文化追求,通过促进地方认同,从而实现文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强调“以地点为落脚点巩固、改善和扩大中国文化认同的潜力”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文化,让城市更美好》一文中,我们则从城市形态、城市运动和城市精神角度论证了:当文明的未来落到城市头上,当民族的发展进入文化引领的阶段,我们有理由以城市为基础来讨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以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城市建设。

2、在城市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及今天西方社会理论成果的分析方面有所突破。在《空间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等文章中,我们追踪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相关问题研究的新发展,并强调“空间转向”是涉及整体理论配置的重大学术事件,它首要地不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层次上的观念更新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结构及其变迁的科学分析基础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向。在《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5期上,课题组推出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之相关研究的实质和意义,并就不平衡的地理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幸存等问题展开讨论。在整体上,我们认为,空间转向改变了传统历史叙事时间相对于空间的优先性偏好,并把测度知识的权力条件作为纳入人文社会研究旨趣,把知识社会学推进到知识政治学方向上,从而为左派理论摆脱传统困境提供了一种路向,并促进整个人文社会研究的激进化。以“后现代”为基本方向的激进社会理论打开了许多新的批评地形,但基于差异逻辑而对边缘空间的偏好同时也面临着独特难题。就西方一些重大的理论进展来说,《测绘现代性权力的基础》一文对福柯的相关贡献进行了评估,说明了其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理论的激进化起关键性贡献的原因,清晰地阐明了其理论的特点和实质性方法。

3、在案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胡恒的《革命史?快感?现代主义》对新四军江南抗日纪念馆进行了建筑形态和历史分析,胡大平的《南京长江大桥》对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美学进行了深度探索。在前一论文中,胡恒以一个建筑的形态“演变史”解析了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在新中国的历程。它和中国现实的结合方式的变化——从国家现代主义到民族现代主义,再到快感现代主义——是此“小历史”内的另一小型“历史周期”。文中考察了十数个新四军纪念馆的旧、新馆,在大系统(35 年的演变史)内建构起若干小系统(小周期)的关联和支配关系。由于这些小系统的运转都涉及到革命史这一建筑所负载的“本体”,所以“小历史”的建构显示“大历史”的演进方向——革命史正在从有着绝对价值的纯色历史走向五彩的“中性历史”,最终成为广义的大历史的一部分。后者以意识形态分析入手,将大桥的符号生产力、功能、形式、地理,以及在城市结构中的作用等切面逐一铺展开。作者统合多种分析模式,不断的在文中调整视角——哲学学者、美学与建筑评论者、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城市形态研究者、市民——以获得空间/时间一体化的全景式描述。这一“全景描述”不是为大桥寻找一种“文化整体性”(时代精神之类)的连续运动的轨迹:它从一个 伟大的意识形态符号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然后变身为经济博弈、城市结构更新的筹码,成为褪色的历史记忆。相反,它揭显出来的是某种结构内部的崩溃。南京/长江/大桥三者在 40 年的变迁中走向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分裂:大桥从“意义的充盈体” 成为一个有待“归零”的地点;昨天与今天被“分离”。该论文发表后被《人大复印资料》G1,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树人教授称为近十年中国最优秀的美学论文之一。这两个重要的案例,以及课题组即将推出的其他案例,在整体上展示了课题组研究的理论基础之深厚、学术视野之开阔及其在理论上的创新能力。

四、成果推介情况

课题组按照规划办有关要求积极进行成果推介。除了常规性的开题与年度检查报告程序外。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报》介绍和推广有关课题研究成果。一方面,积极向其“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报纸相关专题的活动。已经录用的专刊稿件有《空间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31日)、《文化,让城市更美好,《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46期,2012年8月22日》,已经投稿并即将录用的有“通过空间思考中国:简论空间理论之本土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2012年7月4-7月20日,主办了“空间理论与社会理论”批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该活动《中国社会科学报》(335期,2012年7月27日)以“青年学生研讨论空间研究”予以报告。首席专家胡大平教授多次接受报纸的相关专题的采访,其观点得到充分的重视,如《中国社会科学报》,442期,2013年4月22日A03版,“人不能被高铁拖着走”;《中国社会科学报》,第427期,2013年3月15日 “空间研究为城市研究打开新视域”。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香港造城记》

KVAN

译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35万

 

2

革命史·快感·现代主义

胡恒

论文

《建筑文化》第4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万

 

3

南京长江大桥

胡大平

论文

《学术研究》2012年第10期

3万

《人大复印资料》G0,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4

地方认同与文化发展

胡大平

论文

,《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1万

 

5

测绘现代性权力的基础,

胡大平

论文

《学海》2012年第5期

1万

《人大复印资料》B1,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

“空间转向”与社会理论的激进化

胡大平

论文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5期

5千

 

7

文化,让城市更美好

胡大平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46期

3千

 

8

不平衡的地理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幸存

夏凡

论文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5期

5千

 

9

德勒兹建构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

 

吴静

论文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5期

5千

 

10

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化进程

付清松

论文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5期

3千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