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2月17日14:5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目前已完成第一、第二阶段工作,并进入第三阶段工作,分别为:

第一阶段:课题理论认知、课题框架完善、基础资料准备及子课题细化分工与分配落实(2011年12月)

1.课题研究方案的再次内部论证、课题研究目标的明晰构建与课题内容的充实确立(分总课题、子项课题);

2.子课题负责人及组成人员的确定;

3.完善并明确总课题和子课题的研究架构,将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研究实施者。

第二阶段: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实际调研(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进一步搜集积累课题有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已有的资源进行加工整合;

2.在国内进行大范围的调研,充分把握实际研究情况,并酌情挖掘国外的稀见资料;

3.有针对性地围绕课题开展国内外专家的各类学术研讨会;

4.及时发表课题研究的部分阶段成果。

今年已启动第三阶段工作:总课题与子课题的理论研究、著述撰写及文献编纂(计划时间2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启动并完成总课题的理论研究;

2.分头启动并完成课题组各成员的子课题理论研究;

3.初步完成总课题与各子课题的逻辑统筹,形成有机整体性的最终成果学术雏形。

4.同时发表课题研究的大部分阶段成果,并举行相关研讨会,进一步保障、提升最终成果的学术质量。

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一:晚清及五四:现代文学制度之创立

自进入研究阶段以来,该子课题组两位研究者倪婷婷教授、施龙老师即按照计划展开工作。已完成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发表论文。目前已发表《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山东师大学报》2013年第2期),另两篇论文《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审美救赎的焦虑》即将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近期发表。尚有《北洋政府的文化政策对文学界之影响》、《文学社团的结构与运作》两篇论文正在撰写之中。

其二,收集材料。这主要集中在与文学制度相关的各种原始资料,如《红楼梦评论》等理论资料、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颁布的文化法规、各历史时期大学的课程设置等。

子课题二:文学制度与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

课题组成员王昉老师负责该项的第1部分“领导权的争夺与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同时完成论文《师陀小说意象透视出的三维文化心理》,主要研究40年代文学制度下所形成的作家创作的独特文化心理构成与其所产生的文学想象。王璟老师负责本子课题的第2部分“文学出版机制与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已完成论文《沦陷区文学制度下的商业运作——以张爱玲为例》。该论文主要通过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商业运作的研究,透视出沦陷区文学制度对当时文学场域的影响。王爱松教授发表了《现代出版机制下沈从文早期的文学生产》(《文学评论》2012年第6期),该文分析了现代出版机制对沈从文早期小说创作和创作心态的影响;《“何徐创作问题”风波与京海派论争的终结》(《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该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重要文学论争与文学社团、文学流派之间的复杂关联互动;《当代写实文学创作主潮与集体经验和社会记忆》(《首都师大学报》2013年第4期),该文剖析了集体经验与社会记忆机制对中国当代写实文学创作主潮的影响。

子课题三:十七年文学与一体化文学制度的确立

黄发有教授负责“‘十七年’文学制度史”部分,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在一流期刊独立发表4篇相关论文:1.《文学风尚与时代文体——〈人民文学〉 (1949—1966)头条的统计分析》,《文学评论》2012年第6期;2.《从先锋美学到含混美学》,《文艺研究》2013年第8期;3.《文学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4.《呼唤大编辑》,《中国出版》2012年7(下)。在CSSCI来源期刊独立发表论文8篇:1.《跨媒体风尚与文学的前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2期;2.《从“边区文艺”到“西北文艺”——〈西北文艺〉(1950-1953)研究》,《小说评论》 2013年第1期。3.《莫言的启示》,《东岳论丛》 2012年第12期;4.《“有情”的诗心》,《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6期;5.《经典流传与时尚泡沫》,《南方文坛》 2012年第6期;6.《诗神的涅槃——“文革”的诗歌潜流》,《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5期;7.《北京世妇会遗产与女性文学的责任》,《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8.《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其中《文学与年龄》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江苏文学评论奖一等奖;《跨媒体风尚与文学的前途》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7期主题转载,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年度优秀论文奖。

子课题四:“旧文学”体制的破除与“新文学”体制的构建

张光芒教授负责有关“文革”时期子课题研究。已发表阶段成果论文《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CSSCI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8期摘编。认为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受制于既有的文学史体例及思维模式,存在诸多弊病和思维局限,“文学思潮史”应从创作思潮、叙述体例、概念创新等层面加以重构。同时已完成子课题写作部分初稿(25000字),课题组成员完成阶段成果论文2篇:《被遗忘的缪斯——对“文革”后期文艺刊物的历史考察》、《写作组现象及其运行机制考察》,前者考察“文革”后期文艺刊物的历史面目,并挖掘“文革”文学的历史形态及其内在逻辑;后文对文革前后的写作组现象进行系统梳理,对其历史面目与文化内涵进行挖掘。

在资料方面搜集并整理了文革时期涉及评奖、稿费、作协、写作组、文学运动、期刊、出版等有关文学制度的原始文献资料100余篇,约15万字。

子课题五: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制度

何言宏教授负责的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制度已发表论文一篇,《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关于“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何同彬老师主要针对九十年代文制度的“市场化”特征展开研究,围绕市场经济、出版制度、文学传媒力量的崛起、文学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化、大众文化等进行资料整理、梳理工作,同时围绕版税稿费制度、作协体制、自由撰稿人、畅销书等与九十年代文学制度相关的市场化现象进行分析,呈现九十年代文学制度总体上市场化的制度特征。目前资料整理有8万字左右,发表文章3篇(《晦涩:如何成为障眼法》,《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历史是精神的蒙难”——对当下文学史思维的思考》,《南方文坛》2013年第4期;《全球化与文学地域主义的“他者”困境——以“西部文学”研究视野为例》,《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5期)。

子课题六:新世纪文学制度的新变

傅元峰老师负责该子课题研究。完成了新世纪十年大部分相关资料文献收集,主要包括:近十年重要文艺政策(重要讲话、通知、会议决议、规章制度和相关文化法规等),近十年作协、民间文学团体等的文学策划与活动的重要资料,近十年文学教育的相关文献等;同时在学术期刊发表署名课题的学术论文三篇:《孱弱的抒情者》,《文艺争鸣》,2013/02;《当思想穿越历史的雾霭》,《文艺争鸣》,2013/03;《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并已撰写若干章节的初稿,包括:“民间”与新世纪文学制度;城市化中的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新世纪文化产业化与当代文学制度。

子课题七:台湾香港地区:特定时空下的文学制度

刘俊教授负责该子课题研究。本子课题已大致完成了主体部分,已取得成果有:台湾日据时期文学制度部分论文两篇:《文学交往机制的多重镜像——论〈华丽岛的冒险〉的“台湾想象”》,《读书》2013年第6期,发表名为《华丽岛上的文学冒险》;《日据台湾大学教育制度与文学教育》(待刊)。同时收集、整理和编辑了相关资料。台湾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制度部分论文一篇:《一九五〇——一九七〇年代台湾文艺制度史研究》(待刊);台湾八十年代以来文学制度部分论文两篇:《被建构的地方性:台湾地方文学奖综论》(待刊),《从〈中外文学〉(1986年-1999年)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台湾的传播与建构》(待刊)。香港文学制度部分论文一篇:《香港文学制度》(待刊),并有相关资料整理。

子课题八: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料汇编

吴俊教授、邓集田副教授负责该子课题研究。目前已完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约300万字、当代文献目录及提要逾100万字、现代制度文献逾200万字,本子课题篇幅浩大,工作投入甚巨,将以系列丛书方式出版。

课题组成员结合资料工作已发表成果有:《批评史、文学史和制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4期;《歧义的莫言的暧昧》,《文艺研究》2013年第8期;《汪曾祺改编〈沙家浜〉的背后——透视当代文艺中地方权力的政治博弈》,《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文艺报〉批判萧也牧事件探析》,《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回看〈河殇〉事件》,《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小人物”阿垅的反批评及其失败》,《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2期;《裂变时代的后撤——管窥1985-1989年的〈诗刊〉》,《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2期;《歌剧和舞剧〈白毛女〉的吊诡》,《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2期。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1、数据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至2013年上半年,已到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及北京大学等高校及历史档案馆调研,主要调研内容为各期文化政策、政治文件,相应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资料、出版资料、文学项目与评价资料、重要的文化人物与文学人物资料等,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研究资料;至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调研,主要调研内容为政党史料、文化论争资料、报刊资料、延安文献资料、解放区作家资料等;在境外会议期间,去台湾、香港调研,对台港文学机制、制度等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按预定学术活动安排,课题组成员顺道去台港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访学调研,主要内容为海外文学制度研究资料、“文革”文学研究资料等。

2、学术会议:至2013年上半年,已举办的专门会议有两次开题会议(2011年12月、2012年3月)、一次中期研讨会议(2012年9月)。此外,围绕该课题相关具体问题,举办了“西部文学研讨会”等会议,并拟于2013年11月举办“新诗国际研讨会”。

第一次开题会议课题组成员讨论了评审建议与课题研究内容,并据此对研究结构和计划进行了微调。针对评审意见,课题组决定加重文献资料整理的比重,单独设立子课题,由吴俊教授、邓集田副教授负责,由其他子课题负责人协同完成资料汇编(暂名《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料汇编》)。

会议商讨了撰写体例,每子课题的终稿字数为5-10万字。并决定由黄发有老师先行撰写样稿以供讨论(现已按时完成)。

会议要求课题组成员对申报书中的子课题研究框架进行讨论和修订;要求成员发表研究成果时在文末注明课题资助信息,统一字样为: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1&ZD112。

第二次开题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朱晓进教授主持,南京大学社科处处长王月清教授莅会指导。课题组邀请国内文学制度研究领域的专家与会,南京师范大学朱晓进教授、苏州大学王尧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斯炎伟教授等专家,对2011年12月19日开题报告形成的研究框架进行学术论证,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包括文学制度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强调文学制度应是对文学生产构成规约,导致文学的走向,决定其生产、消费方式的体制、机制、规程、方针政策、群体性观念及约定俗成等的复杂体现。应根据“文学制度”的内涵,确定主要元素,根据文学评价与接受制度、文学传媒制度、文学社群倾向与生态机制、意识形态管控、传统文学制度等向度,完成学术理论形态建模,将政治、经济、文化场域中的整体性文学制度运作揭示出来。

应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功能的研究,专家们认为,目前设置的研究框架偏重于存在状态和现象的研究,应对制度形成和变迁史进行充分重视及关联性研究。对于具体研究方法而言,应有全面的历史描述,注重史料的合理运用,文学制度史不同于政治制度史,应注意专业资料的疆界和功能。应注重考察域外文学制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的影响,如苏联文学制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专家们建议,应基于文学制度的基本模态,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制度进行逻辑勾连,形成各子课题研究的内在呼应关系。

与会学者与各子课题负责人还具体研讨了子课题的研究框架,并对样稿提出了参考意见。另外,专家们还对研究文献进行了补充。会议决定近期再次举行课题研讨,以充分吸收专家们提出的建议。

中期研讨会议参照开题会议拟定的具体要求,对已展开的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强调在抓紧阶段性研究成果发表工作的同时,加强总课题和子课题的系统理论研究和初稿撰述工作。

同时,课题组还围绕相关研究课题组织了若干学术研讨会。如新世纪地域文化与文学制度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2012年8月10日,由课题组依托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与甘肃省文联、甘肃省作协联合举办“西部文学研讨会”。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马少青、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程金城、古马、娜夜等甘肃作家以及课题组研究人员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课题组负责人丁帆教授及课题组成员作主题发言。围绕会议议题,与会人员作了题为《西部文学版图中的甘肃文学》、《潜在的西部——娜夜诗论》、《西部诗歌如何成为可能?——由古马想及昌耀》等专题报告,就西部文学的各个方面畅所欲言,部分论文已作为课题中期成果由《扬子江评论》刊发。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文化语境的深刻分化,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的新诗写作在不同发展格局中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也经历了多次深刻变革,探索不同的历史语境、文学制度下诗学策略的变迁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长期以来,新诗的写作与研究者居于广泛复杂的文化背景,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化差异形成了多样化的诗歌风格与诗学体系;从学科上看,则存在着诗歌史与诗歌批评、诗学理论等方面的学术区别。不同文化版图、不同诗歌趣味的诗人和学者,他们所依据的视野必然是多元的,而多元的文化视野为研究新诗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此,课题组依托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将于2013年11月举办“新诗国际研讨会”,就“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课题中的诗学制度与策略问题进行专门研讨,目前会议工作正在有序准备中。预定计划中主办的大型国际会议“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层论坛”将联合东京大学、台湾大学等于2014年夏秋在课题组所在的南京大学举行。

3、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除召开课题学术会议外,项目组研究人员还利用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积极与相关专家学者探讨课题相关问题,并加强与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及外文所等科研单位,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学术合作关系,进行课题相关合作研究。结合课题研究,课题组还邀请了台湾著名诗人洛夫前来举办学术报告《诗歌与时代生活》以及诗歌朗诵会《因为风的缘故——洛夫诗会》,举办“民间诗志(1979-1999)——中国当代诗歌民刊展”,邀请诗歌民刊收藏家展出珍贵民刊。

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等欧美亚洲名校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邀请东京大学藤井省三教授、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等前来进行课题咨询和相关学术交流工作。

2012年5月20-25日,应课题组首席专家丁帆教授及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中心主任为丁帆教授)邀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王德威前来与课题组研究人员探讨相关研究,并举办两次英文研讨课及两场专门讲座。两次英文研讨课分别围绕“从‘感时忧国’到‘忧患意识’”(From ‘Obsession with China’ to ‘Worrying about China’)和“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两个主题展开。在讲座《南京的文学现代史:11个关键时刻》中,王德威教授特地强调,他要表述的核心是南京文学的现代史,而非南京的现代文学史。长久以来,一般学科所定义的文学史的观念,是以大的历史背景作为介入文学脉络的方式,而他意在调动文学、历史的互动关系,透过文学来观察历史。讲题所涉及的南京文学现代史上的11个关键时刻中,王德威教授用独特的视角,串联了现代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与南京相关联的十多位作家,通过这些作家的相关写作,表现出南京的文学的现代史过程,同时反映出南京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政治、社会的风云变幻。讲座《世变与诗心:沈从文,冯至,1949》则讲述了沈从文、冯至为代表的作家在1949年这个历史的重大转折时刻以来创作和研究上的重大变化,以及他们恒久不变的“诗心”。

2012年9月中旬,应课题组和新文学研究中心之邀,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藤井省三教授前来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交流访学,多次与课题研究人员就课题具体问题进行专门探讨。此外,藤井教授还作了题为《鲁迅与松本清张:中日文学关系之一》等专门讲座。2012年底,日本文部省批准了“中国文学的东亚传播”项目计划,并在2013-2015年间予以研究资金资助;课题组首席专家丁帆教授和子课题负责人吴俊教授等成为东京大学项目的国际研究团队成员,2013年12月将就双方课题研究在东京大学举行首次国际会议。

2012年10月26日,翻译家、瑞典笔会理事兼国际秘书陈迈平先生前来与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举办讲座《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陈先生以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为背景,结合中国文学的域外翻译经历,多方位深入剖了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及世界文学的关系。还与课题组研究人员就中国文学评奖制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深入交流。

三、代表性成果简介

丁帆:《关于建构民国文学史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几个问题》,《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5期(9月25日)。

基本内容:梳理了建构民国文学史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民国作为新文学的源头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导权”和“五四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问题、民国文学的时间下限问题、国族文学还是党派文学问题。

主要观点:1、中华民国的创立,为一切包括文化和文学在内的意识形态设定了一个可以依据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孕育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胎生出辉煌的“人的文学”,中华民国是新文化和新文学的真正源头。多年来,这个本该是学术性的问题探讨却成为政治禁忌。2、“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都是资产积极启蒙运动,其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非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民国文化和文学的一个有机整体。这是历史常识问题,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修改情况即可作为依据,但却被几十年来的学界作为学术禁忌命题。3、一九四九年以后,民国主体文学思潮和创作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压制了台湾本土创作而成为主流,“新文学”的传统在台湾继续延续,因此,民国文学的下限不应该只停滞在一九四九年这个节点上。4、文学在政治与社会的功能层面应当归属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但党派文学理念一直延续在中国新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造成了我们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和差异。

学术价值:提出了“民国文学史”建构中无法回避的、亟待解决的若干实质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涉及文学史写作中难以回避的价值标准选择,政治史和社会史以及历史价值判断标准等观念和理念,涉及如何打破已有的文学史叙事模式和窠臼,重绘中国“旧文学”和“新文学”的边界和版图问题。文末的一系列诘问和洞见“民国文学所确立的‘人的文学’之价值观为什么会被颠覆?为什么新文学原本寻觅的非贫穷、非暴力的人性主题逐渐被转换?为什么文学依附于党派政治会成为中国新文学一直延续的惯性?中国新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命名的区别在哪里?民国文学元素与共和国文学元素异同性梳理”旨在呼唤更多的学者介入这些学术研究,使新文学的治史步入正途、走向深入。

社会影响:本文发表后,被多次下载和引用,《新华文摘》2011年第6期要目转载。

四、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工作简报:《〈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开题报告成果简报》已报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关于建构民国文学史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几个问题

丁帆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

2012年第5期

(9月25日)

1.3万字

被引频次3,下载频次182,《新华文摘》2011年第6期要目转载

2

“理性万岁,但愿黑暗消灭”:别林斯基的批评——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读后(二)

丁帆

论文

《南方文坛》,

2013年第1期

(1月1日)

6700字

下载频次26

3

高尔基又告诉作家:“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1928年以后的高尔基:高尔基论(之二)

丁帆

论文

《文艺争鸣》,2013年第3期(3月15日)

1.1万字

下载频次24

4

批评史、文学史和制度研究

吴俊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4期(7月25日)

1.2万字

被引频次1,下载频次153

5

文学与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

黄发有

论文

《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6月10日)

1.6万字

被引频次1,下载频次199,《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全文转载,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江苏文学评论奖一等奖

6

呼唤大编辑

黄发有

论文

《中国出版》,2012年第14期(7月下)

7500字

下载频次113

7

从“边区文艺”到“西北文艺”

黄发有

论文

《小说评论》,2013年第1期(1月20日)

1.1万字

下载频次23

8

“有情”的诗心

 

黄发有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6期(11月25日)

5700字

下载频次40

9

莫言的启示

黄发有

论文

《东岳论丛》,2012年第12期(12月25日)

1.2万字

下载频次124

10

文学评论的文体问题

黄发有

论文

《东吴学术》2012年第5期(9月15日)

1.1万字

下载频次58

11

诗神的涅槃——“文革”的诗歌潜流

黄发有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5期(9月15日)

1.2万字

下载频次75

12

激越与沉潜

黄发有

论文

《南方文坛》2013年第4期(7月15日)

4000字

 

13

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施龙

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5万字

下载频次7

14

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下)

傅元峰

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8万字

下载频次17

15

当思想穿越历史的雾霭

傅元峰

论文

《文艺争鸣》2013年第3期(3月15日)

8800字

下载频次60

16

孱弱的抒情者

傅元峰

论文

《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2月15日)

1.2万字

下载频次94

17

“何徐创作问题”风波与京海派论争的终结

王爱松

论文

《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11月23日)

1.1万字

下载频次22

18

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张光芒徐先智陈进武

论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月10日)

1.5万字

下载频次137,《新华文摘》2013年第8期摘编

19

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关于“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

何言宏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5月15日)

9400字

下载频次116

20

全球化与文学地域主义的“他者”困境——以“西部文学”研究视野为例

何同彬

论文

《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5期(10月28日)

4600字

下载频次44

21

晦涩:如何成为障眼法

何同彬

论文

《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2月15日)

1.1万字

下载频次43

22

“历史是精神的蒙难”——对当下文学史思维的思考

何同彬

论文

《南方文坛》2013年第4期(7月15日)

9000字

 

23

批评杀手

黄梵

论文

《南方文坛》2013年第4期(7月15日)

3000字

 

24

重审穆旦诗中“我”的现代性与永恒性

李章斌

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3期(3月15日)

1.7万字

下载频次72

25

如何“现代”?怎样“主义”?——评梁秉钧、张松建对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

李章斌

论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4万字

被引频次1,下载频次50

26

“王在写诗”——海子与浪漫主义诗人的自我定位

李章斌

论文

《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2月15日)

1.1万字

下载频次50

27

《当代作家评论》视阈中的贾平凹

林建法李桂玲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5月15日)

2.5万字

下载频次17

28

《当代作家评论》视阈中的莫言

林建法李桂玲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1月15日)

8000字

下载频次149

29

批评的视阈与深度

林建法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1月15日)

5100字

下载频次43

30

港台及海外汉学界评价徐訏的几个问题新考

闫海田

论文

《文艺争鸣》2013年第3期(3月15日)

8000字

下载频次25

31

试论台湾酷儿小说的身体叙事及跨文类实践——以纪大伟、陈雪、洪凌的酷儿文本为例

朱云霞

论文

《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2期

1.3万字

下载频次107

32

汪曾祺改编《沙家浜》的背后——透视当代文艺中地方权力的政治博弈

刘阳扬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5月15日)

1.4万字

下载频次21

33

《文艺报》批判萧也牧事件探析

童欣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5月15日)

1.4万字

下载频次11

34

回看《河殇》事件

王铎羲

论文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5月15日)

1.2万字

下载频次17

35

“小人物”阿垅的反批评及其失败

邱慧君

论文

《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2期(4月28日)

1.5万字

下载频次3

36

裂变时代的后撤——管窥1985-1989年的?《诗刊》

高旭

论文

《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2期(4月28日)

8200字

下载频次6

37

歌剧和舞剧《白毛女》的吊诡

吴情

论文

《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2期(4月28日)

8600字

下载频次6

38

歧义的莫言的暧昧

吴俊

论文

《文艺研究》2013年8期

12000字

 

39

“文革”后期文艺刊物的历史考察

王冬梅

论文

《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4期

10000字

 

40

1949-1955年胡风精神境况述析

袁昊

论文

《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4期

8500字

 

41

《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的版本与改译

刘莹

论文

《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4期

9000字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