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2月13日10:37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重大课题自2011年10月25日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在首席专家带领下随即展开各项相关工作。2011年12月27日召开了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邀请各有关专家对本项目研究思路、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讨、论证。随后于2012年4月12日、2012年9月26日、2012年10月27日、2013年1月5日,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分别召开各子项目负责人会议及专题研讨会,就项目研究进展、工作安排等问题进行商讨、研究和部署,并成立了由首席专家和各子项目负责人组成的项目核心领导小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0月27-28日,本项目借助“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一平台,就各子项目所立的几个核心问题:“海外华文文学的源流与学术轨迹”、“不同地区华文创作特征的比较研究”、“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的跨界互动”、“海外华文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诗学贡献”展开专题讨论,相关论文已收入研讨会论文集《学术史视野中的华文文学》一书中。2013年1月5日,各子项目组负责人及研究骨干一起在暨南大学,专门就研究提纲和研究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一系列的共识。与此同时,各子项目还分别召开了多次讨论会,就各自承担的课题制定具体的研究提纲,进一步明确研究任务,落实研究步骤、人员分工等工作。2013年7月,经项目核心领导小组商定,拟于2013年9月13-15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地图”研讨会,邀请项目研究成员参加,汇报进展,共研问题。

经过反复研讨,目前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已比较清晰,研究框架趋于定型,各子课题间相互的学术联系和内部结构也比较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子课题的研究提纲,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正在有序展开。近两年来,本课题成员在《社会科学战线》、《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南方文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提交学术会议论文25篇;本课题首席专家饶芃子的论文选集《世界文坛的奇葩》、第一子课题负责人杨匡汉的论文选集《玉树临风》,均被列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一辑),由花城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第四子课题负责人王列耀主编出版了论文选《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10月)。上述成果已在学界产生一定影响(参见表三)。

第1子课题“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负责人为杨匡汉研究员。该子课题旨在对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生史、学术史和学科史进行整体性综合研究,通过“史”“文”互动、多元对话的方式,以展示这一领域文学与学术的历史轮廓、发展轨迹和总体风貌,寻求全球范围内华文文学可以共同拥有的学术视野与诗学表达。该课题组成员通过研讨一致认为: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叙述海外华文文学及其学术历程,注重与文化史、社会史的联系,体现跨学科的特点;重视“交叉”、“融通”和“差异”、“混血”等文化、文学现象,力求呈示学术语境中“中国经验”与“世界性”的独特关联;在此基础上以“百年”这一时间纵线为背景,将海外华文文学发生史、学术史、学科史完整的勾勒出来。在一年多的研究进程中,本子项目把主要力量放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上,努力建立学术史研究的资料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分别对北京、广东、福建等地有关海外华文文学学术研究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发现了许多被忽视或被遮蔽的资料,并撰写出《北京地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三十年历程》等文章。同时,项目组成员对自己分工的研究内容,各自进行了有系统的资料清理工作。子项目负责人杨匡汉研究员在多年的研究积淀基础上,从百年历史的角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知识谱系进行诗学考辩(见《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一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基本观念、美学形态、诗学特征进行了学术梳理,为本子课题的历史考察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2子课题“海外华文文学的区域发展研究”,负责人为刘俊教授。本子课题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空间的张扬”,整体上是一种横向研究,但对每个具体的区域研究来说,又力求做到纵横结合。在研究进程中,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与本子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沟通后达成的共识是,要特别关注中华文化在各个区域“旅行”中出现的新建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书写新范式,进而展现各区域华文文学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新质素。为此,世界视野、跨越意识、比较方法应在区域研究中特别受到重视和运用。区域研究不能仅着眼于文学本身自说自话,还要关注各区域文学与世界对话、与所在地区文化对话后发生的各种变化,关注文化底蕴的中外混溶等跨文化因素,以及由此而引起文学转型和转型后产生的新基因和新的语言形式,关注各区域间的互动,最终在上述关注中寻找具有世界性因素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根据这一共识,一年多来,该子项目成员多次进行交流研讨,交换情况、梳理线索。期间,大部分成员重返各自研究区域,在现场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情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本子课题负责人刘俊教授是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专家,是2009年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中“北美华文文学”专题的撰稿人,去年刚从加拿大卸任孔子学院院长归来,在北美期间收集了一批海外华文文学的第一手资料,他一直关注北美这一代表性区域华文文学的发展变化,并在子课题研讨会上多次与本组成员分享心得,开启了本子课题研究的先声。课题组成员中,吴奕锜教授是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专家,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海外华文文学史》的主要撰写者;钱超英教授是研究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的资深学者,其研究澳华文学的专著《诗人之死——一个时代的隐喻》在学界影响甚大;吉林大学的张福贵、白杨二位教授,因有地利之便,一直在关注东北亚华文文学方面的问题;陆卓宁、樊洛平二位教授在研究欧洲华文文学方面学养甚深。上述学者强强联手,使海外华文文学的区域发展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第3子课题“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解读”,由洪治纲教授负责,陈涵平教授协助。本子课题将通过对百年海外华文文学中诸多经典作品的系统梳理、甄别与深入解读,以点带面,由个案入手,立足于文学性,从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双向审视中,有效展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在艺术上的高峰走线,进一步总结这一领域百年来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一年多来,本子课题召开了两次专题研讨会,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都亲自参与并给予指导。大家认为,本子课题是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内核”。海外华文文学的诞生、发展和传播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种文学产生广大的影响,文学作品是根基,其重要的文学价值主要是靠许许多多的优秀、特别是其中的经典作品来显现的。而这,也是本重大项目中其他子课题言说的基础,是研究阐释的事实依据。因此,研究中要在大量资料的爬梳基础上去发现经典,在广泛阅读文本中去筛选和确认经典,也就是说,要在对“面”的清晰认识中去把准“点”的位置和特色。在解析经典时要特别关注其“新”“优”“特”的具体体现,关注其跨文化性和审美价值,关注其新锐性、前卫性以及民族的根性在新环境中产生的新质性,在此基础上展示其作为经典的世界性、恒定性和普遍性。根据这一部署,本项目成员按照不同的文体文类做了进一步分工,制定出具体研究计划,然后遵循“耙梳史料——清理作品——细读文本”的思路开展研究工作,目前各位成员已初步列出了备选的“经典目录”,拟提供9月中旬的会议予以研讨。洪治纲教授是当代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2012年底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长篇论文《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他也对经典的生成进行研究,并在《南方文坛》杂志2012年第6期组织了关于经典化问题的专栏讨论,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他成员也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了若干篇较有质量的学术论文。

第4子课题“海外华文文学的跨界研究”,负责人王列耀教授。本子课题主要是从跨文化、跨学科、跨语言的角度,发掘、清理、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中具有“持续性”、“趋势性”的重要“跨界”现象,从“交叉”、“融通”、 “混血”和“互视”、“互动”的角度,探索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延伸、影响和扩展。具体说来,一是考察该文学发生过程中不同界别的相互影响,二是研究作品形成之后由于不同界别的互动如何不断地扩大其影响,三是对该文学的译介现象进行研究,探索由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和不同受众而形成的变形与阐释。本子课题组于2012年用半年时间主要进行了一些前期研究准备工作,发挥各成员专业优势,对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做了调研,确立了跟踪学界动态、继续推进并努力体现创新意识的基本共识。2012年下半年则在整合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有全体成员参与的讨论,对子课题制定了相应的研究计划,以此为基础,子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思路、学术精神、学术观念等方面取得共识,一致同意加大具体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的力度,挖掘具有深度代表意义的跨界现象和运作规律,尤其注意在研究文学对象时注重对文学传播媒介、学术话语的全方位考察和阐释。目前正在研究是东南亚华文文学和北美华文文学期刊,以及相关媒介对文学创作与接受的影响。项目成员已有若干篇代表性的中期成果发表,并多次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提交并宣讲论文,推介研究成果。

第5子课题“海外华文文学的理论批评研究”,负责人蒋述卓教授。本子课题是百年中国文论在境外的传播脉络及影响研究,着重探索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如何发出理论的声音。研究启动以来,就本课题的研究思路,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与课题组骨干成员有过多次沟通,一致认为,本子课题研究应将百年来中国诗学在西方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传播进行整体性的清理、筛选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发掘若干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分析,凸显海外华文诗学的“中国视野”和“中国经验”,以及其中显示出来的世界意义,特别是寻找、展示中国本土文论与“国际对话”之后那种具有创新性的新的诗学元素。课题组成员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海外华文诗学领域中中外混溶、中外对话的现象非常突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在世界不同区域的翻译、解读下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型,因此在研究中应特别注意中国文论在传播中的变异和创新,特别是如何在与异质文化“对话”中得以弘扬和扩展,从而产生的新质素。根据首席专家的意见,课题组对原先研究提纲中空缺的“东南亚华文诗学”作了补充,从而使海外华文诗学的研究结构更为完整。一年多来,课题组召开了两次专题研讨会,就百年海外华人诗学的现代性视野、百年海外华人诗学对中国诗学的取用态度、新儒家对中国诗学传统的现代传承、新道家对中国美感经验的现代阐释、海外华人诗学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建构、海外华人诗学对中国抒情传统的建构,以及东南亚诗学的发表脉胳等问题进行了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诸多重要共识。子项目负责人蒋述卓教授2012年10月出访欧洲,获得了不少欧洲各国华文文学的理论批评信息。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1、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本重大项目责任单位暨南大学,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总部所在地。本项目的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是该学会的第一、二届会长,子项目负责人之一王列耀教授是现任会长。2012年是该学会成立10周年,也是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30周年。借助这一契机,学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资料征集活动,同时要求各地华文文学研究分支机构也进行阶段性的学术回顾。目前,已整理出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一辑(9卷,花城出版社2012.10),整理出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三十年论文选》(80万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10),刊印《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十年大事记》,制作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三十年纪念光盘一套。本项目有多位子课题成员参加这一工作,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编,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史料基础。

2、学术会议

2011年11月23-24日,课题组16位成员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11位成员提交了会议论文,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报告,子项目负责人刘俊教授作了《在人生的长河映现历史变迁和民族命运》的学术发言,洪治纲教授作了《中国本土作家与海外新移民作家历史叙事之比较》的学术发言。

2011年12月27日,暨南大学组织召开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开题论证会,广东省社联、广东省社科规划办和暨南大学领导,来自中山大学、广州电视台等校外的专家,校内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课题组全体成员共40余人出席会议。

2012年4月12日,课题组9位成员参加了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子项目负责人杨匡汉、王列耀、刘俊分别在会上发言,就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2012年6月7至8日,子项目负责人王列耀教授、杨匡汉研究员等出席了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的“世界华文文学高层论坛”,会议围绕世界华文文学的学术前沿问题、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问题、世界华文文学史及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研讨。

2012年9月20日,子项目负责人杨匡汉、王列耀等参加在暨南大学举行的“第三次移民浪潮与新移民写作暨柯兆龙作品学术研讨会”。

2012年9月25日,课题组成员龙扬志参加了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马来西亚《爝火》杂志社、新加坡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第9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向与会学者介绍了“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研究情况,并向会议提交了论文。

2012年10月27、28日,课题组15位成员出席了在福州举行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在致辞中,饶教授回顾了三十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学界兴起、发展的学术史,论述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崛起的学术意义。课题组成员杨匡汉、王列耀、杨际岚、刘俊、陆卓宁、张福贵、李凤亮、樊洛平、陈涵平、黄汉平等分别在会上发言,9位成员提交了会议论文。

2012年11月8日至11日,课题组成员杨匡汉、刘俊、张重岗等参加了在北京香山主办的“白先勇的文学与文化实践曁两岸艺文合作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

2013年1月5日,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在暨南大学召开各子课题和骨干成员负责人会议,就研究提纲以及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3、学术交流、国际合作

2012年3月,课题组成员张福贵赴日本考察交流,收集了一批东北亚华文文学的一手资料;2012年5月,子项目负责人王列耀受邀参加在荷兰举行的欧洲华文文学节并发表论文,行程中收集了部分欧洲华文文学研究资料;2011年9月—2012年9月,项目组成员詹乔、朱巧云先后赴美国加州大学访学一年,正在为项目研究收集资料;2012年10月,子项目负责人蒋述卓出访欧洲,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和资料。2012年4月、6月,子项目负责人王列耀教授先后邀请加拿大华文文学学者徐学清教授、日本三重大学荒井茂夫教授来暨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12年9月,暨南大学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凌津奇教授来校讲学期间,本项目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子课题负责人王列耀教授曾应约与其进行学术交流。2013年上半年,刘俊教授赴美参加学术会议,陆卓宁、樊洛平二位教授分别应邀赴台湾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以上这些,都从不同方面给项目研究带来了有关的学术资讯。

4、项目宣传

本项目开题论证会于2011年12月27日召开,来自广东省社科规划办和其他高校的专家、学校主管领导、课题组成员以及暨南大学社科处、文学院和中文系的有关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后,相关文章和会议简讯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国家社科规划网、广东社科网、暨南大学以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网站等作了报道。《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三十年纪念光盘》中对本课题做了重点介绍。

三、代表性成果简介

1、饶芃子教授的论文《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2期)

本文是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对本重大课题所展开的“破题”之作。论文中心是讨论如何认识、探讨多元文化语境下海外华文文学的特质和意义,以及对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位置,与世界文化、文学的联系,其在世界文学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生命力,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文学传播与扩散的丰富状态等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是本重大课题展开研究的理论前提,首席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实际上是为本课题树纲立目。论文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发展至今,已从整体上改变了世界汉语文学的格局,它不再只是中国以外一些国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它们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文学空间或流程,而是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一种汉语文学,并且与中国本土文学互动,共同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就其整体而言,海外华文作家在各个国家的生活、创作,文化上是一直处在“混溶性”之中的,他们那种与生俱来的华族文化的“根性”,在文学中的表现也不是凝固、静止的,常常会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形成它的“变异体”。因此,研究者在面对它时,就不能仅仅从传统“中华文化”的角度去认知它,把他们作品中的外族文化因素看成是完全被动受影响的,而是他们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面对问题和困境创造出来的结果,如能把它放在世界多元文化视野中分析,展现其中外“混溶”独特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思考,我们就会有一种新的感觉、体验和认知。论文着重提出,研究者在面对海外华文作家这个群体时,在挖掘中华文化“根性”成分的同时,还要着重去发现他们笔下那隐含在形象当中的各种“非中国元素”,也就是那些交融于其中的各种各样的“世界性因素”,以“跨文化视野”观察、分析这些含有多元文化元素的“新文本”,展示它们如何从华族文化“原发性文明”的承传中,在不同时空与接触到的异质文化相遇、融合,从而形成各种“新文本”的不同特征,要深入探究、阐明它作为一种新的汉语文学的若干特质。该文发表以后,已被多次转载和引用。

2、饶芃子教授的论文《寻找海外华文文学的世界坐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27日)

本论文是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对本重大课题的价值和研究方法的新思考。文章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基本是由“知识者”的离散(包括留学或移民)而形成。一部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史可能是一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国“知识者”的海外流动史、精神史和心灵史,是海外华人生存史和奋斗史的镜像,从中可看到海外华人在与异质文化碰撞和交汇中传承中华文化,寻找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对百年海外华文文学进行整体性的综合研究,不仅有助于弘扬、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将为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共存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走向世界的新的汉语文学,对此进行多层面的研究,是一种作为世界语种之一的世界性文学研究,因此,寻找其中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就能为新的世界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元素,为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的世界文学史的构建提供崭新的事实依据。这样去理解本课题的内涵与意义,就有利于我们在世界文学坐标中去寻找和确立汉语文学的位置。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认为,引进比较文学的世界视野和跨文化方法,开展海外与本土及各地区、国别的比较研究,探讨其与各种异质文化交汇以后形成的新形态、新特点,总结这一领域带有普适性的文学规律,追寻全球范围内华文文学共同拥有的“诗意表达”,建立这一领域具有真正世界意义的汉语诗学,应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时必须去面对和追求的任务。这篇文章的主要思考已成为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3、洪治纲教授的论文《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本论文是子课题负责人洪治纲教授站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角度对新移民文学的全新观察和思考。论文认为,新移民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全球化的一个特殊标志,它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在异域文化中勇于开拓的精神特质,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特殊魅力和巨大的包容性,也凸现了“中国经验”不断融入世界的诸多优势。文章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格局出发,并以中国本土文学创作态势作为参照,指出,处于多重文化交织中的新移民文学,既具有流散文学特有的某些属性,如主体身份的焦虑、潜在的寻根意愿等,又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新途径和生活新经验的积极探求。文章细致分析了新移民作家的主体属性,认为这一作家群体是在新中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历史记忆、文化启蒙,还是伦理观念、家国意识,都深受本民族传统精神的制约。所不同的是,他们在成年之后,选择了海外定居并写作。因此,新移民作家与中国本土的同时代作家,在精神成长过程中具有明确的同源性。基于此,文章认为,无论是作家主体的精神建构、创作实践还是审美接受,新移民文学都紧密地融会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之中,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新移民文学也有其自身的“异质性”。在审美内涵上,它呈现出强烈的济世情怀、载道意愿和多元文化的混杂特征;在审美形式上,它体现出鲜明的寓言化倾向、敏锐的空间意识、多变的文化视角等。新移民文学不仅关注中国社会本身的历史发展和现实面貌,更关注华人在全球历史进程中的特殊作用,以及他们从中外文化交融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通过多元文化的立体观照,新移民作家能够更深入地发现中国本土文学的内在局限,从而确立更为宏大的超越目标。因此,新移民文学的强势崛起,既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资源,拓宽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审美视野,也推动了中国文学不断融入世界文学之中。

4、洪治纲教授的论文《寻找经典的生成路径》(《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

本论文是子课题负责人洪治纲教授关于“经典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洪教授作为子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解读”的负责人,如何确立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文本是他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一年多来,他在研究本领域诸多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着重从文学经典生成的角度去寻找经典确立的科学依据,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本文认为,探讨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即一部作品是如何“经典化”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经典,同时也让我们不至于陷入“经典的焦虑”。而探讨经典的生成路径,需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艺术本体的问题,二是审美接受的问题。从艺术本体上看,经典作品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适应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自觉地反复阅读。这涉及到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作品的审美内涵可以有效地穿越不同时代的文化屏障,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够自然而然地找到各自的理由,对它表现出浓厚的接受兴趣;第二个层面是,经典作品的整体意蕴通常是一种开放性的,具有广阔的、多维度的阐释空间,使语言充满内在的张力和弹性,能够让人们每一次重读都能获得新的信息、新的经验、新的启迪。另外从审美接受的角度看,经典的审美接受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并不需要大面积的受众群体,也不需要每个时代都必须具有一定量的读者群。它只需要一些文学爱好者,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够不断去阅读和传诵,而不是像流行读物那样喧嚣一时。而且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专业读者并不仅仅是充当“发现人”的角色,还充当了阐释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文章倡导接受建构主义的经典观,即抛开那种先验的、非历史的、永恒不变的、具有本质意味的经典规则,而以动态性的现代眼光,重审过去被忽略的诸如性别、种族、地域等重要因素,反省经典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权力作用,分析不同文化语境在经典建构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依据现时代的各种重要文化元素,进一步拓宽经典形成的路径。该文的写作与发表,对如何确立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5、洪治纲教授的论文《集体记忆的重构与现代性的反思——以<南京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安魂曲>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0期)

本论文是洪治纲教授对海外华文文学经典文本进行解读的一次成功尝试。论文将同是把“南京大屠杀”作为叙述对象的三部海外华人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以“集体记忆的重构”作为线索将三部作品的主旨串联在一起,进而分析这一“重构”的意义在于对人性的复杂予以深度揭示、对现代性的进程予以深刻反思。文章认为,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巨大污点,南京大屠杀并不仅仅是现代文明的一次偶然偏离或“损伤”,而是文明内部自身潜藏着的一种特殊产物,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启蒙理想的颠覆和解构。《南京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安魂曲》这三部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构了这场人性灾难的集体记忆,它是民族性的,更是人类性的。尽管这三部作品的切入点各不相同,有的立足于史料,追求真相的还原;有的立足于强暴,展现侵略者的人性变异;有的立足于受难和拯救,再现日军疯癫的兽性;但在整体上,它们都体现了创作主体直面尖锐历史的精神姿态,并在人道主义的视野中,质询了现代文明内部潜藏的巨大危机。作为灾难历史的再现者和审视者,海外作家们面对的,都是这场灾难中最尖锐、最沉重的部分,但他们摆脱了民粹主义的褊狭,从人道主义这一普世性的文化立场上来多角度的书写南京大屠杀,力图重构和修复人类的集体记忆,从而使作品的艺术叙事获得更宽广的人文视野,也容易使对战争的反思升华为全人类的共识。洪教授对上述三部作品的解读,着眼于普遍人性的揭示,具有一种宏阔的世界视野,为海外华文文学经典作品的判断与赏析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

形式

刊物、出版时间

字数

获奖、转载引用等情况

 

1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

海外华文文学

 

 

 

 

 

饶芃子

 

论文

 

《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2期

 

8000

被全文转载3次:①《文学评论》(香港)第18期,2012年2月;②《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10月。?《广东文艺批评文选》(第二辑),花城出版社2013年1月。

被引用2次:①郭海军《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和发展空间》[J].《文艺争鸣》 2012(08) ;②张雪晗《论谭恩美小说中母亲的中国记忆》[D]. 暨南大学 2012(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

寻找海外华文文学的世界坐标

饶芃子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27日。

2000

被全文转载1次:《学术史视野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10月。

3

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

洪治纲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2.3万

 

4

寻找经典的生成路径

洪治纲

论文

《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

4800

 

5

集体记忆的重构与现代性的反思——以《南京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安魂曲》为例

洪治纲

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0期

 

1.1万

 

6

近年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观察与思考

陆卓宁

论文

《南方文坛》

2013年第6期

1.2万

 

7

论孙康宜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多重意义

朱巧云

论文

《江苏社会科学》

2013年第3期

8000

 

8

《第九个寡妇》:原型意象与讲述方式

白杨

(第一)

论文

《文艺争鸣》

2013年6期

5900

 

9

台湾现代诗风潮中的“痖弦”——论痖弦“新诗史料”整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白杨

(第一)

论文

《芒种》

2013年6月

4000

 

10

叶维廉与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诗运动

白杨

(第一)

论文

《华夏文化论坛》

(第八辑)2012年12月

6400

 

11

亚裔美国感溯源

蒲若茜

论文

《外国文学研究》

2013年第4期

8000

 

12

马华文学知识谱系与跨界建构

龙扬志

论文

《学术研究》

2013第8期

9000

 

13

论20世纪90年代马华报纸文艺副刊与马华“新生代”——以〈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为中心

王文艳

 

论文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1.6万

 

14

文学感性的回归:徐志摩与丁玲的南洋叙事及意义

颜敏

论文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9000

 

15

我的学术之“缘”与“路”

饶芃子

论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1年第12期

“学术名家”专栏

1万

被全文转载1次:《智慧的出场:当代人文女学者侧影》,谢玉娥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16

生命美学与

海外华文文学

杨匡汉

论文

《广东社会科学》

2012年第6期(12月号)

1.3万

 

17

海外华文文学:学科之名与学理之弦

杨匡汉

论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第6期

1万

 

18

“华语语系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一个待解的问题

李凤亮

(第一)

论文

《文艺理论研究》

2013年第1期

1.3万

 

19

边界是为跨越而设置的——流散研究理论方法三题议

钱超英

论文

《深圳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

1.2万

 

20

从问题意识中提升的诗学建构——评《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

朱崇科

论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5000

 

21

垦比较文学“飞地”,探海外华文奥秘——饶芃子的文艺学研究特色

陈玉珊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

9000

 

22

2011年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综述

张重岗

综述

《2011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2012年10月

1.8万

 

23

论李昂前期小说的叙事转折

张重岗

论文

《不凋的花季─李昂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2年4月

1.7万

 

24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

文学研究:形成特色与寻求突破

刘俊

论文

台港文学选刊

2012年第4期

3200

 

25

世界华文文学:跨区域跨文化存在的文学共同体

刘俊

论文

香港文学

2013年第5期

 

9700

 

26

香港立场与移民感受:论陈浩泉的小说创作

刘俊

论文

香港文学

2012年第4期

8000

 

27

简论朵拉的微型小说

刘俊

论文

文学评论(香港)

2012年10月

 

2500

 

28

追求更敞亮的空间和更开阔的视野——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对话

袁勇麟(第一)

论文

载《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10月

6500

 

29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对“全球华文文学通讯”专栏的期望

袁勇麟

论文

台湾《文讯》

2013年第7期

3300

 

30

跨域的情愫与复杂的认同——对施雨两部长篇的比较阅读

陈涵平

论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第4期

7200

 

31

在跨域中寻找——试析施雨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的叙事艺术

陈涵平

论文

《中国女性文化》

学刊第16期(2012.09)

7000

 

32

张翎小说研究述评

陆卓宁

(第一)

论文

《职工大学学报》,

2012第5期

8000

 

33

本土立场与世界视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反思

龙扬志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05

7600

 

34

对话的难度

李凤亮

论文

《东吴学术》

2012年第2期

4000

 

35

世界文坛的奇葩

——饶芃子选集

饶芃子

论文集

花城出版社,

2012年10月

29万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一辑

36

玉树临风

——杨匡汉选集

杨匡汉

论文集

花城出版社

2012年10月

29万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一辑

37

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集

王列耀

(主编)

论文集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2年10月

40万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