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王忻:认知语言学 偏误与认知

王忻2014年01月29日15:05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负责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进行研究,是一种类似“转基因”性的尝试,它采用全新的手段方法,试图生产出与原基因产品一样,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并能更好“抵制病虫害”的新产品。

以认知语言学研究日语偏误的必要性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最大不同点在于过程的不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一般是通过习得第一语言的经验来进行。该过程其实就是隐喻的实现过程。

第二语言学习研究史上有两个重要阶段,即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对比分析基于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一致之处就易学、不同之处就难学的观点,通过对比找出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并对学习者偏误做出预测。对比研究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发现二语学习者的很多错误其实与母语(一语)无关,由此人们把目光转向学习者的错误,偏误分析应运而生。偏误分析主要是将学习者错误收集起来,从语言结构角度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原因,这对二语获得过程的了解,对中介语的研究都有积极作用。

偏误分析盛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如何为偏误研究注入新的能量成为当前的研究课题。导入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学习者偏误进行全新视角的分析研究是一条可行之路。于是,新兴理论认知语言学的诸多长处进入研究者视线。认知语言学更长于解释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偏误研究上的价值和必要。

在上述背景下,“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研究进路为:从中国日语学习者实际发生的偏误切入,在分析过程中引入对比研究;从传统语言结构角度转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偏误进行审视分析。从偏误分析入手,其“副产品”还可揭示日汉两语言的异同和背后的本质。

以认知语言学研究日语偏误的可行性

首先,在理论层面,Lakoff所说认知语言学的两个共识及其定义可作为支撑。概括性共识是描述能够解释人类语言方方面面普遍原则的共识,认知共识是使语言描述与我们对大脑和心智的普遍认识相一致的共识。根据李福印(2008)的定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关系的语言学流派。偏误自然属于“人类语言方方面面”的一部分,对它的描述也需要与我们对大脑和心智的普遍认识相一致。研究偏误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也应是认知语言学的任务。

其次,偏误是二语学习中的一个自然现象,它的发生与人的认知规律有直接联系,每个偏误都可从认知上找到动因。如中国日语学习者会在态(voice)范畴上多余使用有标形式,就是因为日汉两种语言的识解(construal)方式差异所致。与格非典型性语义偏误就可以套用原型(prototype)理论来分析。行为可供性(affordance)理论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方位词多余使用的偏误很有解释力。

以认知语言学研究日语偏误的优越性

认知语言学的目的不仅是“描写”语言本身,而且是联系使用语言的人的认识活动对语言进行“解释”。“认知语言学力求解释,有别于先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更长于解释性的认知语言学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这势必加深研究的理论深度,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取得更有价值的成果。

具体到实例来说,在传统语言学研究时,曾为某项目是放到词汇部分还是放到语法部分发生纠结。词汇部分主要解决选词用词的偏误,即词与词之间的问题;语法部分主要解决一个词内部的形态学问题。比如,“过马路”的“过”,在日语里用“渡る”还是用 “過ぎる”属于词汇范畴,而“渡る”是用过去时还是非过去时,用被动态还是主动态就是语法范畴了。这在日语动词、形容词等有形态变化的词类里是可行的。但对助词、副词、指示词、接续词等没有形态变化的词类来说,偏误就是用错词,比如是用“に”还是用“を”,按说应该放在词汇里。但它又属于语法里的格变化(declension/曲用),通常又都是在日语语法里解决的。认知语言学不承认词汇和语法的分化,力图对语言进行统一的解释,努力寻求普遍的、适合于语言各个层面的、统一的分析方法,比如构式可以包括从语素到句子的所有单位,于是以上在传统研究上的难题在认知语言学里就迎刃而解了。这些实例都向人们展示了用认知语言学研究偏误的优越性。

(责编:秦华、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