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1月26日09:06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2012年6月启动后的一年来,圆满完成了研究方案的启动阶段和第一、第二阶段的各项任务,目前步入了第三阶段,即到2013年年底发表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启动阶段,课题组成功举办了项目开题会,组建了中心联络组和确定了各子课题研究秘书,并在开题与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并完善了研究方案,确定了九项子课题研究计划并分配课题经费;在第一阶段,各子课题完成了初步调研与文献梳理和分析工作,中心联络组汇集了各子课题进展情况,并完成和提交了2012年《工作简报》;在第二阶段,各子课题基本形成了研究报告的框架,开始发表了初步研究成果,截止到2013年7月共发表论文12篇,出版著作3部。在此基础上,中心联络组编写和提交了2013年上半年《工作简报》。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1.在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方面,课题组对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社的海外分支机构有关国际传播活动、BBC等国际一流媒体以及各国对华事务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精英群体做了初步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访和焦点访谈等方法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开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前国际传播现状的发展态势,不断思考、调整研究方向与思路,努力发表基础牢固、内涵丰富、品质上佳的研究成果。

2.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方面,课题组收集了大量有关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国际传播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一流媒体研究以及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国际传播战略有关实践和研究的文献,基于此,中心联络组初步构建了国际传播、全球传媒和新媒体研究数据库,并确定了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常态工作机制。

3.在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本课题组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通力合作,围绕研究主题策划了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中英文出版和跨国教学合作与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包括2012年10月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6月在西蒙?弗雷泽大学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暑期班、2013年9月即将开课的中国传媒大学与西蒙?弗雷泽大学全球传播双硕士学位项目等。课题组主要成员先后于2012年12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世界文化格局与中国文化机遇”国际研讨会;在《现代传播》2013年年度对话上,将对话题目设定为“道与法:中国传媒国际传播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同题文章在《现代传播》2013年第1期发表;同年7月和11月赴台湾参加“中华传播学会年会”以及与台湾世新大学联合举办的会议,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关于国际传播的内容;于2013年3月22日-24日参加了“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并在题为“中国道路:价值观与国家形象”的分会场上担任主持人和发表演讲;于2013年6月17日至29日,课题组成员一行6人先后参加了ICA(国际传播学会)年会和IAMCR(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世界顶级传播领域学术会议,并组织了一个会议专场、在首场全体大会和分会场做了6次发言和担任专场评议人等。会议期间,本项目主持人胡正荣教授会见了IAMCR主席珍妮特?沃斯科教授、秘书长安伦卡?杰伦女士,本届年会组委会主席、都柏林城市大学帕斯卡尔?普雷斯顿教授,拉丁美洲传播研究者学会(ALAIC)主席César Bola?o教授、前欧洲传播研究与教育学会副主席、IAMCR理事、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教授、AMIC主席汪炳华教授、国际电信社会(ITS)市场和营销委员会主席Yu-li Liu,以及其他区域性传播研究协会和高校负责人,就有关交流合作进行了多次探讨,初步达成了许多合作意向。

三、代表性成果简介

《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 一文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传媒在提升国际传播力的现状与和问题以及尚难以打破的“西强我弱”国际传播格局,进而认为,这种现状与我国的政经国际地位极不相符,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力提升的过程中:(1)在传播主体维度,需要淡化官方身份和背景的主体形象,而突出民间、行业、专业的主体身份与形象;(2)在传播诉求维度,需要从以单一“宣传”目标为主导的诉求,逐步走向以“传播”目标为主导;(3)在传播渠道维度,需要从单一扁平传播渠道,走向多媒体渠道融合的立体传播;(4)具体到电视节目传播类型的维度,需要从盒带式专题节目推送这“一架马车”,逐步走向纪录片、电视剧、电视新闻“三驾马车”并举的格局。

该文刊发版共19200字,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4期首篇刊载的文章、当期首篇封面推荐文章,该刊物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四、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截止到目前,考虑到本项目发表的成果均为初步研究成果,因此,尚未召开有关成果发布会。按照本项目研究方案,中心联络组以半年为期,已报送两期《工作简报》,即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上半年。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

胡智锋、

刘俊

论文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4期

19200

CSSCI入选刊物

2

全球化、社会改革和中国传播研究的范式转型

胡正荣、张磊、姬德强

论文

《媒介、文化与社会》2013年第1期

(英文)

8000

SSCI入选刊物

3

变局、转型与移动:2012年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报告

胡正荣、李继东

论文

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3年4月

8000

CSSCI入选期刊

 

4

由内而外的传播智慧:对外传播学的现实与未来

胡正荣、姬德强

论文

《对外传播》

2013年第7期

5000

 

5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颠覆与重构

胡正荣

论文

《新闻战线》

2013年 第2期

5000

 

6

权利表达与协商民主:辨析新媒体时代的公民网络社会参与

胡正荣

论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

 

3000

CSSCI入选期刊

 

7

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教训

卡拉诺顿斯登

论文

《现代传播》

2013年第6期

6000

CSSCI入选期刊

8

资本与国家:因特网的政治经济学

丹席勒

论文

《现代传播》

2013年第6期

6000

CSSCI入选期刊

9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李继东、

王丽

论文

《人民日报》

2013年4月8日

2000

 

10

道与法: 中国传媒国际传播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

胡智锋、刘俊

访谈录

《传播传播》

2013年第1期

8000

 

11

理念·人才·渠道——基于<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国际化报道策略分析

刘俊

论文

《电视研究》

2012年第9期

3000

 

12

国际一流媒体建设研究

李舒东

论文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

2012年6月

5000

 

13

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2)

胡正荣、李继东

著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12月

 

389000

 

14

新媒体前沿(2012)

胡正荣、唐晓芬

著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12月

353000

 

15

国际一流媒体研究

李舒东等

著作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3年4月出版

538000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