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近代汉语常用词词库与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1月26日08:57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目前项目依照立项计划一步步进行。进展情况较好。我们充分利用近代汉语文献资料(晚唐至清)尤其是元明清时期本土系列文献(含南方、北方系语言基础文献及其方言文献):敦煌曲子词、变文、唐宋禅宗文献、唐宋笔记小说、《朱子语类》、唐诗宋词、白话小说(如《西游记》、《型世言》、《红楼梦》等)、戏曲(元明曲文)、系列笔记小说(文白夹杂,口语词丰富)、满汉双语教材(《清文启蒙》系列)以及史书等,还将大量采用同期欧、美、日本、朝鲜等国的域外汉语官话口语资料,如《19世纪域外汉语研究著作汇刊》:《语言自迩集》(1867)、《官话类编》(1892)、朝鲜早期北方话口语教材(如《老乞大》、《朴通事》)、朝鲜时期后期北京话教材(《华音启蒙谚解》、《你呢贵姓》)等;日本江户时期官话资料、《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汇刊》等。并根据常用词的语义特点,对医学、农书、食谱、个人札记等文献增大范围。对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文献加强了在历时对比中的运用。把汉语不同历史时期的常用词分别放到不同的概念域中全面考察这个概念域中各个层级的下位概念域中的常用词成员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布的变化,力求对这一部分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做出比较清晰的描写和比较深入的解释。

子课题:

子课题《近代汉语常用词研究文献汇编》:正在不断的编辑之中,这部分研究成果含研究论文、研究专著、一些散见于著作中的论述。已经收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出目录提要,材料已有20多万字(目前收集至2010年),我们将随着新的研究成果而不断丰富;

子课题《近代汉语常用词词表》:近代汉语常用词历史演变有几种类型:文白新旧兴替、新旧地域之别、大量新词新生且沿用至今等。如“丢”表“抛弃”义至迟于宋代,最初多见于口语。宋以后,文献用例渐多,“弃”渐为“丢”替代。 明代“扔”有“投掷”义,清代,又由“投掷”义引申而有“抛弃”义,最初也多见于口语。常用词兴替或并存(今方言仍用)的过程中有地域分布的特点。类似北方的 “脖”替代了南方的“颈”,北方的“胖”替代了南方“肥”。按照概念场我们收集整理工作。

在收集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同时描写整理了《近代汉语常用词词表》(动词卷、名词卷),而形容词卷、副词卷、虚词卷初稿还待完成。刘宝霞、穆涌、肖天久等成员积极参与。

子课题《近代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以语义场为单位,对近代汉语常用词历史演变进行研究,这项探索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因工作量大,目前先选择一些断代专书代表作作为常用词的研究对象。元明清断代研究进展顺利,唐宋时段还有待细化。以语义场为核心的常用词研究与断代研究结合得较顺利。目前我们课题组发表了一组论文,专题讨论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演变规律和地域分布特点。(详见下文成果栏)

子课题《近代汉语常用词总论》等待下一步进行。

常用词成员的演变主要是指概念域内新词的衍生、旧词的存续、消失以及新词对旧词的历史更替;常用词分布的演变主要是指常用词各个成员在概念域内所占位置(覆盖域)的变化。汉语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往往同时涉及概念域中成员的新增旧减和多个成员覆盖域的变化,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共变关系。在历时的变化又表现为共时的地域分布特点。这些演变的特点和模式是我们今后要花时间探讨的。

②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A.调研活动有几部分:

一是对学界汉语常用词已有学术成果资料数据的调研(进行中),正在编写汉语常用词研究成果汇编;

一是对研究中所需使用的历史文献数据的历时调研(进行中),正在丰富汉语历史文献目录;

一是对常用词范围选择的调研(进行中),正在编辑常用词词表;

一是对不同时期文献语料库的整理(进行中),目前整理完《清文指要》七个版本的汇校、《官话指南》四个版本的汇校、《红楼梦》程甲、程乙本的语言比较、《西游记》明代小说与清代鼓词的异文比较、元名白话材料文白对照等。

一是对已有研究方法的调查归纳(进行中)。

尤其是第四第五的调研,花费了我们很多精力。

B.学术会议:

2011年12月举行课题立项论证会,就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方法、课题开展的注意环节、课题将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2012年在国际性以及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关于汉语常用词方面的研究论文6篇。

课题组专家蒋绍愚教授2012年10月专门就动宾关系和及物性的问题作了专题报告,阐述动词常用词的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并在2012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50年系庆的学术研讨会专门就先秦汉语的动宾关系和及物性作了主题发言。

课题组专家曾昭聪教授专门就常用词的常用俗体面貌进行了研究,在安徽举行的第15届近代汉语研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课题组专家张美兰教授专门就常用词的地域特点进行了研究,在徐州举行的《语言研究》创刊十周年的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课题组专家张美兰教授专门就明代白话文献《训世评话》中反映明代汉语常用词面貌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扬州举行的古代汉语学术讨论会上递交了论文。

C.学术交流情况:

课题组专家张美兰作为2012年王寛誠教育會学术讲座学者在2012年11月8日被邀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作了题为《近代汉语常用词历史演变以及共时地域分布》的专题学术报告。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何志华主任主持了这次学术讲演。

方言地理学假定:一个词的方言形式在地理空间上横向的分布可以反映出各个形式在历史时期上的纵向层次,简而言之,就是词在共时不同方言区域的地理分布体现了这些词在汉语不同历史时期的兴替变化。该报告以此假说为基点,利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一批常用词历时兴替过程的论证描写,对这些常用词今天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对应现象的调查,结果显示汉语中的确有一批具有兴替关系的常用词在中国南部、长江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的北方地区存在从南到北的对应分布。

张美兰教授在报告以一组组从上古、中古、近代具有历时兴替关系的三个核心主导词分析入手,这些常用词有:

(1)表示“栏”、“圈”义常用词历时有:“牢、栏、圈”三个词的历时兴替;(2)表“愚痴”义,历时有“愚”、“痴”、“呆”三个词的历时兴替;

(3)表“肩挑”义动词:荷、担、挑三个词的历时兴替;

(4)表炊具义常用词历时有“鼎、镬\釜、锅” 三个词的历时兴替;

(5)表拂拭义,存在“拂拭、揩抹、擦” 三个词的历时兴替;

(6)表示“横向距离狭小”义有“隘、狭(侠)、窄 (迮)” 三个词的历时兴替;

(7)表“捆绑”义有“束、缚、 绑、捆” 三个词的历时兴替;

(8)表“干燥”义有“焦、燥、干”的历时兴替;

(9)表“索要”义有:“索、讨、要”的历时兴替;

(10)表“颈脖”义有领\脰\项、颈子、脖子的历时兴替;

(11)表“言说”义有:云\曰\言、话\道\讲、说的历时兴替。

报告通过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指出以上每组词之间三者依次很有规律地在今天现代汉语方言中从南到北显示了三个地域层次:福建、广东等闽方言区、粤方言——吴方言以及长江以南含江淮官话区——长江以北的北方方言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报告指出:学界一直在呼吁将普通话、方言、古代汉语结合起来。通过常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这也可以为方言词汇的历史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常用词历时兴替的现象还可以对方言地理学的假定给予了证明。常用词历时兴替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窥探近代汉语时期小说等作品所代表的语言基础、产生时代、地域特征倾向、多重方言成分的层次性等问题提供佐证。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冯胜利教授、沈培教授等语言专业的教师以及汉语专业的硕士博士生近30人一起就报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尤其就汉语词汇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汉语史与汉语方言词汇史的结合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课题组专家张美兰2012年11月中旬与暨南大学中文系汉语史教研室老师和研究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就常用词研究中不同文献的运用问题版本异文为旁证的视角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王彦坤、曾昭聪等教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硕士博士就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D.学术讲座信息

2011年12月特邀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做了题为:《说“窎”》的学术讲座。

2012年4月法国高等社科院贝罗贝先生来清华大学中文系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学术活动。课题组成员在倾听报告后,对我们进行词汇研究的方法进行讨论。

2012年11月特邀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冯胜利教授来举行小型学术沙龙,专题讨论汉语史研究方法。

2012年12月特邀上海师大徐时仪教授做了题为:《论汉语文白演变雅俗相融的价值取向》的学术讲座。

2012年4月、2012年10月分别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董秀芳教授、社科院词典编撰组杜翔副研究员与课题组成员一起为博士生进行常用词研究选题进行指导评点。杜翔早在2002年曾对15组语义场:[饮食] [言说] [歌诵] [叫呼] [观看] [执持] [取拿] [投掷] [放舍] [击打] [引挽] [系缚] [践踏] [行走] [踊跃]进行过考察,这次杜翔研究员与大家分享研究心得。

③代表性成果简介

【1】代表性成果之一:蒋绍愚教授《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续集》(2012年4月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教授《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续集》收有他近年来发表的关于汉语常用词演变历史和规律的论文达九篇。

(一)基本内容有:

从“走”到“跑”的历史更替、汉语“天”的意义的演变、汉语颜色词的历史演变、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五味之名及其引申义、从助动词“解、会、识”的形成看语义的演变、词义演变三例、词汇、语法和认知的表达等。(p.26-p.248)这九篇论文以个案的形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考察汉语常用词词汇系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探索其规律、动因和机制。指出了以概念场为背景,考察各个概念域中的成员及其分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主要观点: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以概念场为背景来考察词汇系统, 把词的各个义位放到概念场的各个概念域中,就可以看到,处于同一个概念域中的各个义位具有同位关系,和处于上位/下位概念域中的义位具有上位/下位关系,这样,这些义位就构成了一个系统。而一个词的各个义位又是互相关联的,所以词汇也构成一个系统。

(1)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最明显的表现是同一概念域中成员的变化,这种替换并不只是简单的一对一的替换。有的是一对几;

(2)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分布的变化。

(3)词汇系统还会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分类”不同而产生变化。这种“分类”的变化不但引起了词汇替换,而且造成了跨概念域的变化。

(4)处于同一个概念域中的成员是互相关联的,概念域也是互相关联的。不但处于上下位关系的概念域互相关联,就是不属于同一层级关系的概念域,有的也会互相关联。

(5)汉语词汇从古到今有一种“从综合到分析”的演变趋势。论文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汉语常用词“投”以及“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厘清词义之间的联系及其历史发展。说明词义和词汇的系统性关联。(参见论文《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

(三)学术价值:(A)指出了汉语常用词词义的演变是逐渐发生的。

论文《从“走”到“跑”的历史更替》,通过从“走”到“跑”的历史更替的个案研究,揭示了先秦的“走”到清代才完成对“行”的替换,明代开始的“跑”至迟在清代完成了对“走”的替代。强调这种历史替换发生过程中的词义偏移现象值得关注,如“走”的“趋向”义,对“走”的“行走”义是一个推动。当“走”的行走义在晚唐五代产生以后,两个义位并存的现象,为从“走”到“跑”的词汇替换准备了条件。明代“跑”开始替代“走”,到《红楼梦》时期基本完成。

(B)指出了有些汉语常用词古今义没有变化,但是有些常用词的引申义古今都有所不同,值得重视。

论文《五味之名及其引申义》专门讨论了汉语中五味的名称,上古是“甘、苦、辛、咸、酸”,后来变成了“甜、苦、辣、咸、酸”。从常用词兴替方面看“甘——甜”、“辛——辣”之间具有历时的替代关系。此外,除了“咸”古今义没有变化,没有引申义外,其他4个词的引申义古今都有所不同。

(C)指出常用词历时替换不仅仅是词汇的更替, 还会引起语法组合的变化,与语法密切相关。

论文《词汇、语法和认知的表达》分析了“吃(饭)”、“穿(衣)”这两个概念在汉语不同历史阶段的表达形式的差异:上古汉语“食”(“食1”)已经包含了“吃饭”这个概念,既表示动作,也隐含了对象“饭”。当“食”(“食2”)只表示动作,不隐含对象时,出现的语法组合就不同。而“喫/吃”代替了“食”不是简单的词汇替换。“吃”和“食”的分类不同,上古摄入固体食物是“食”,摄入液体是“饮”,分为两类。中古不论摄入固体食物还是摄入液体都是“吃”,合成一类。近现代摄入固体食物是“吃”,摄入液体是“喝”,又分为两类。

动词“衣”的语义构成也可分为“衣1”和“衣2”,“衣1”既表示动作,也隐含了对象“衣服”;“衣2”只表示动作,不隐含对象。上古穿戴的动作是三分的:“冠”、“衣”、“履”。中古合成一类,都叫“著(zhuó)”。近现代分为两类:“戴”和“穿”。“衣1”既表示动作,也隐含了对象“衣服”。“著”和“穿”只表示动作,不隐含对象。“衣” 的宾语只能是“衣/服”,“著”的宾语可以是“帽/衣/鞋”,“穿”的宾语可以是“衣/鞋”。因此词的语义构成不同,它所能进入的语法组合也就不同。

(D)指出了常用词历时替换途径各异、常用词词义演变的“个性”比较强的特点。强调对这些“零散”的案例必须加大研究,从个别案例出发,多加积累,就能更清楚地看到语言演变的多样性,而且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也可以从“个性”中发现“共性”,同样可以概括出语言演变的规律。

(1)有些常用词的演变可能是从一些具体组合开始的,然后再扩大到单用的。如:表示“一昼夜”的“天”产生得很晚。“一昼夜”原来是用“日”表示的,如“一日”、“今日”,直到清代,“天”才开始取代“日”。但“天”对“日”的替代可能与表示季节的“天”(秋天)与“日”(秋日)这样的格式有关联;“晴天”从“晴朗的天空”也演变为“晴朗的日子”,“晴日”和“晴天”的所指就相同了。这样,在语言使用者看来,“日”和“天”都能指“日子”(一昼夜),所以,“一日”也可以说成“一天”。(参见论文《汉语“天”的意义的演变》)

(2)实词的词义演变,旧义和新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快”:愉快——快速。“慢”:怠慢——缓慢。2、“念”:心念——口诵。虚词的词义演变和实词不同,往往和句法环境有关。如“要”:从助动词“想要”到假设连词“如果”。(参见《词义演变三例》)

(3)每个词演变的历史不同。助动词“解”“会”都是从“知晓”义动词“解”和“会”演变发展而来,途径基本一样,但魏晋南北朝有了助动词“解”, 而“会”产生较晚。(参见《从助动词“解、会、识”的形成看语义的演变》)

(4)汉语颜色词的历史演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从综合到分析。在先秦时期采用的是综合的手段:同一基色的深浅不同或两种基色的混合,后来是“分析”:“定语+基色”、“基色+基色”。颜色词的历史更替:“红”(魏晋南北朝出现新义)替代了“赤”,“蓝”(中唐新义出现)占据了“青”。“红日”(唐代出现新义)替代了“白日”。(参见《汉语颜色词的历史演变》)

【2】代表性成果之二: 《从<红楼梦>异文看明清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和地域分布》

(一)基本内容:这是课题组成员刘宝霞在课题负责人张美兰教授指导下进行的论文。作为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该论文共10万字,全面调查了清代《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同义异文现状,结合近代汉语白话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指出《红楼梦》程甲乙本异文变化也体现了这一时期常用词的历时演变面貌,同时程甲本所用常用词南方话特点明显,程乙本与之对应的常用词则是北方话的特点。是近代汉语常用词研究领域新的尝试。论文还重点探讨了具有兴替关系的七个义类常用词如:“丢弃”义动词——丢与“扔、撩(料、撂、掠)”;“诵读”义动词——读与念;“遇见”义动词——碰与撞;“迎接”义动词——迎与接;“理睬”义动词——理与睬;“商讨”义动词——商量与商议;“挂念”义动词——记挂与惦记,通过对每类动词的分析,归结出每类动词相互之间消长历史及其地域分布特点。

(二) 主要观点:

(1)论文利用同义异文进行近代汉语常用词研究,为词义演变和词义系统的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红楼梦》异文大多属于常用词的同义代用现象,这些揭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联系,为考释词语和探讨语义变迁提供了重要信息。如程甲本中的“读” 有7处程乙本用“念”,1处程乙本用“唸”。上古汉语中,“读”和“念”都是常用词,但分别表示“念读”和“思念”。东汉佛经中,“念”开始表达“诵读”义,宋元时期,“念”的“念读”义才出现,明清时期,“念”与“读”一样,发展出“学习”义并展开竞争,开始走上了与“读”相同的发展轨迹,逐渐形成了现代汉语方言的格局。

(2)论文利用《红楼梦》不同版本的用词差别,同时参照分别代表南北方官话系统的《官话指南》两个版本以及满汉教材《清文指要》(含4个改写版)等相关资料来论证常用词之间的地域差异,为近代汉语常用词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汉语词汇发展史中,由于相互接触、交融,先后曾应用于不同历史时期或者不同地域而又指称同一事物对象的词语之间,可能会发生此消彼长、相互替换的现象,以至共时平面上,常用词的使用呈现出复杂的地域性特点。如程甲本和程乙本前80回中,表达亲属称谓前80回“姨娘”、“姨妈”并用,且主要用“姨娘”,后40回则仅用“姨妈”,不见“姨娘”。我们通过对程甲乙本《红楼梦》“姑姨”类称谓的考察,认为前80回的姨类称谓符合南京话而不符合北京话,后40回中则不存在这种分别。即越是往北方,姑姨称谓的长幼区分越不明显。称谓词中“娘/妈”的南北差异在1905年刊行的《官话类编》中也有记载。

(3)论文在探讨近代汉语常用词同时,对词的字形问题加以关注,即注重常用词的形体多样性,这对《红楼梦》版本研究以及古籍整理都有重要意义。常用词的字形产生也有时代性,而考察一个字或词最早产生的年代,同一文献各本异文的鉴别和确定十分重要。如“碰”字, 又作“掽”。《字汇》:“掽,蒲孟切。”产生之初多用于“碰触”义。清初表达此义也用“硼”、“磞”。硼,《集韵?耕韵》:“硼,石名。披耕切。”后用来表“碰撞”;磞,《玉篇?石部》:“磞,击石也。”有“撞击”和“遇见”二义。“碰” 后引申为“遇见”、“看见”,该引申义最早用例见于程高本《红楼梦》。如:

贾芸偶然碰了这件事,心下也十分稀罕。(程甲本第24回)

此例中的“碰”,《红楼梦》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戚序本、郑藏本、舒序本、列藏本均作“磞”。再如:

到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磞一磞,果然有些好,大家都有益。(甲戌本第6回)此例仅甲辰、程甲、乙为“碰”,其余各本均作“磞”。

程高本《红楼梦》以后,“碰”这一字形慢慢固定下来,表“碰撞”的“硼”、兼表“碰触”、“遇见”的“磞”逐渐消失。

(4)论文对《红楼梦》不同版本常用词的异同情况的系统调查和历时演变探讨,为我们考察《红楼梦》作品的语言基础提供了重要参照系数。近二十多年年来,关于《红楼梦》的基础方言学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如:“鲁方言”说(张振昌《红楼梦中的山东方言》)、“吴方言”说(蒋文野《红楼梦中的吴方言探迹》)、“东北方言”说(图穆热《红楼梦与东北方言》)、“云南方言”说(群一《从红楼梦谈云南方音》)、“湘方言”说(邓牛顿《红楼梦中的湖南方言考辨》)等。杜春耕(2001)认为,或许程甲、程乙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人主持完成的,例如程伟元、高鹗。他们对把《红楼梦》整理成一个什么定本的看法上是有分歧的,两人各自坚持自己的语言习惯与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或基本同时整理出了两个本子。刘宝霞(2012)则通过程甲程乙本的异文对勘,指出程甲本所用常用词南方话特点明显,程乙本与之对应的常用词则是北方话的特点。证据可靠。

(三)学术价值:本研究可以帮助澄清学界关于《红楼梦》语言形成基础、方言性方面纠缠不清的问题,对分析明清文学作品不同版本多重方言成分的层次性,也有借鉴作用。

【3】代表性成果之三:张美兰教授、刘曼博士“《<清文指要>汇校与语言研究》”(2013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基本内容:

《清文指要》(百章,以下简称《指要》)是《清文指要》(五十章)及《续编兼汉清文指要》(五十章)的合称,该书是清朝较早刊行的一部满汉双语教材。版本颇多,流传甚广,近至中国南北各地,远至日本、丹麦。该书本是为了让通汉语而满语生疏的旗人学习满语和满汉翻译,在传播过程中也对外国人编写汉语教材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是英国人威妥玛改编《指要》形成了《问答篇》,并于1860年单独出版;后又进一步修订,收入其所编《语言自迩集》(1867年、1886年);此后这一百章课文又反复出现于深受《语言自迩集》影响的日韩汉语教材中,尤以日本明治时期系列汉语教材为著(详见刘曼、张美兰2012)。

《清文指要》满汉对译,是研究清代满语或汉语的重要语料。

首先,《清文指要》不仅是清代学习满文的名著,至今仍具有满语历史教科书之价值。

第二,《清文指要》中有大量的北京话口语词。

反映了两百多年前北京地区的口语面貌。如:“老家儿、家雀儿、晌午、日头、黑早、黑下、胳胑窝、街坊、早起、身量、两下里、絮叨、打蹬儿、打前失、钻头觅缝儿、瞧、瞧瞧、寻趁、俭省、外道、简决、絮烦、勤谨、使不得、使得、管保、罢咧、来着、望着、望”。

《清文指要》不仅反映了当时北京话的词汇现象,还反映了当时北京话文白异读的语音现象。书中“刚”也作“将”、“刚才”也作“将才”、“将将”也作“刚刚”,反映了晚起的文读“刚”与早出的白读“将”竞争共存而后者占优势的局面。“略”也作“料”、“略略”也作“料料”、“大料”也作“大略”、“不料”也作“不略”、“料估”也作“略估”,反映了文读“略”和白读“料”竞争共存而后者占优势的局面。

第三,《清文指要》中有显示清代汉语特点的新词。

是非问句语气词主要用“吗”是清代新的用法。清代文献,如程伟元壬子活字本《红楼梦》(1792)“吗”的用例都不及“么”;《清文指要》中主要用“吗”,极少用“么”,突显了18世纪中后期以来“吗”取代“么”的新趋势。

再如,句末语气助词“是呢”(多表示祈使语气),很少见于其他汉语文献,只见于《老乞大新释》、《重刊老乞大》和《清文启蒙》(1730),这种用法《清文指要》中有数例。

第四,《清文指要》(百章)不同时期改编版,表现出明显的词汇用语的个性特点和时代变迁线索。

(1)有关“您”来源问题的考辩,敬称代词“您”考源,首先见于D版1867年第一版《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百篇)中的“兄台”(1886年第二版改为 “您纳”)该词对应的ABC版分别用词为:“阿哥”,尊称对方。

(2)太田辰夫(1987/2003)认为“俩”可能是从清初开始使用的,举了蒲松龄《磨难曲》(1700年后)和《儿女》(1878)的例子,《红楼梦》中未见用例。《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直瞪着兩眼”第二版改为“直瞪着俩眼睛”,提供了晚清的语料及时人的理解。

(3)《红楼梦》前80回本和《儿女英雄传》中无现代汉语常用的“刚才”,一般用“将才”、“才刚”。《语言自迩集?谈论篇》提供了清末的用例。

第五,《清文指要》各版的用字为研究近代汉字形体提供了资料。

如:“倘”,即“躺”,明代至清初一直是记录“躺”的习用字,《清文指要》(1789年、1809年)仍用。但大致以乾隆时期为界,义符从“亻”变成“身”,“倘”变成“躺/身黨”,《指要》B、C、D、E、F、G版即用新写法。贃,“赚”之异体。“赚”明清多用。“揝”,表“抓、握、拉”,是“攥”之异体。支,“搘”之俗写形式。

从元代开始,动词“题”、“提”表“言说”义十分常见。据王丽玲(2011)调查,清代以前文献中“言说”义“题”的使用频率总体上明显高于“提”,明代小说中“题”的比例仍很高,“提”元明时期的用例逐渐增加,“提”的产生和普遍使用可能还要晚一些,要到清代“提”的用例才明显超过并最终吞并了“题”。

4.《清文指要》(百章)与19世纪末世界汉语教育史

《清文指要》文献经过《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的收录和改写而进一步得到海外传播,在19世纪末世界汉语教育史上写上光辉的一页。成为近几年学界研究的新热点。有些学术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如:

日本学者太田辰夫(1951)曾根据《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的排列顺序与清人智信撰《三合语录》所收录的《清文指要》(百章)顺序相同(参见本书C版),而与乾隆五十四年(1789)双峰阁刻本、嘉庆十四年夏(1809)三槐堂重刻本、嘉庆二十三年(1818)西安将军署重刻本(参见本书的A版、B版)不同,认为“这个事实可以用来质疑《清文指要》是《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百章》底本的观点”。“我认为应龙田或者威氏参考的内容可能是《初学指南》( 1794 )或者《三合语录》( 1829 )。也就是说,《语言自迩集》中说到的“清文指要”不一定是指《清文指要》这本书,如果认为它指的是当时流行的《清话百条》系统的各本书的统称,也是妥当的。”(太田辰夫,清代北京语语法研究资料にっいて,《神户外大论丛》,1951年(2,1)P.22)

这个观点是否完全正确?读者阅读《<清文指要>汇校》自会分晓。《<清文指要>汇校》7个版本,在内容上具有传承关系,差异主要在排列顺序和口语词汇的不同表达上。首先,从顺序看,《语言自迩集?谈论篇》基本沿用了《三合语录》所收录的《清文指要》(百章)顺序,略有少数篇章次序有变;但从词汇上看,《语言自迩集?谈论篇》有自己的词汇表达和时代特点,虽然有对早期《清文指要》版本的沿用,也有对《三合语录》版本的沿用,但改动的地方比较大。

相对而言,《三合语录》所收录的《清文指要》却基本沿袭了早期《清文指要》版本的表达,从嘉庆十四年夏(1809)三槐堂重刻本、嘉庆十四年(1809)大酉堂重刻本、嘉庆二十三年(1818)西安将军署重刻本(两卷二册)等早期《清文指要》的相互对比看,《三合语录》所收录的《清文指要》与之比较一致改动不大。

另外,《语言自迩集》第一版的《序》,关于“谈论篇”的编写,威氏谈到由阿贝?哈克 (Abbé Huc, 1813- 1860)神父从中国的南方带来的一套“教授满族人汉语和汉族人满语的中国本土教材”(序言1.1 P.x)。可见威氏的教师应龙田以满汉对译的《清文指要》这套教材为底本,对其中时代较久远的“文言化措辞”进行了修改,并未有大规模的修订。

可见,《语言自迩集?谈论篇》是以乾隆、嘉庆年间的一本满汉教材为底本的,并经过了应龙田等中国文人的修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用词造句特点。

近几年来,19世纪世界汉语教育史得到学界普遍关注,有不少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专题研究《语言自迩集》及其相关域外教材的历史,如《亚细亚言语集》研究、《自习完璧支那语集成》研究等,这些研究多少会论及《谈论篇》与《清文指要》、或《亚细亚言语集》与《语言自迩集》中的《谈论篇》的相互关系,但是每个学者又有点各自为政,对教材相互之间的源流关系并未厘清,我们也曾在研究《参订汉语问答篇国字解》过程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教训。

例如研究朝鲜人宋先奭《自习完璧支那语集成》,我们就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与《清文指要》的对比上。朝鲜当时作为日本殖民地,其汉语教材难免有日本殖民的痕迹。(1910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鲜政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自古以来,朝鲜半岛“事大慕华”,一直都使用“汉儿言语”、“官话”、“华语”来称呼汉语。汉语教材沿用了日本人的“支那语”称呼,十分明显地具有日据时代的痕迹。所以这部教材似与日本人编译的《亚细亚言语集》(直接来自《语言自迩集》)之类有关系,仅仅把该书第六部分《谈论》与《清文指要》作对比似乎不够全面。从该书的《凡例》看,该书的体例内容似乎是《语言自迩集》的框架:“本书分成六编,首先解释声音法,次枚举名辞单话,次类聚简易的散语,次相酬问答的对话,次分析官话构成的活用,最后分课别类谈论的长话,这都是为了提高学习者学会汉语辞令表达的效率和智能。” 可见相互之间的继承关系。

(二)主要观点:

(1)《<清文指要>汇校与语言研究》第一次以不同版本异文为对象,对清代常用词面貌进行专题研究(详见《下篇》《清文指要》(百篇)诸改编本异文研究)

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清文指要》(百篇)及其诸改编本异文汇编

第二章《清文指要》诸改编本常用词替换与地域差异

一.《清文指要》原本与诸改编本之间常用词

二.F版《参订汉语问答篇国字解》常用词的南方话特征

三.文白异读

就《清文指要》及其改编本共有7个版本在内容上具有传承关系,基本相同,差异主要在篇章百篇排列顺序、口语词汇的不同表达,或者句式的减省等方面。从各版异文差异看,这些口语词汇偏重在常用词的同义异文表达方面,即不同版本(含原本与修订本)造成了同一概念在词汇上的用词差异。因而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词表达,形成大量异文中同义替换关系、新旧成分并存等现象。

我们所使用七种文献依次标为A、B、C、D、E、F、G版(统称《指要》各版),下面简介各版本情况。

A.嘉庆十四年夏(1809)三槐堂重刻本。该版是最常见的版本。本文所用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引文出处也以A版篇次为准。我们也参考了所见到的最早版本——乾隆五十四年(1789)双峰阁刻本。本文所用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本,只有三册(包括《清文指要》下、《续清文指要》上、下)75章(第26—100章)课文。该版与前述1809版差异不大,引文中若遇异文将作说明。

B.嘉庆二十三年(1818)西安将军署重刻本。本文所用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C. 清人智信撰《三合语录》收录了《清文指要》(百章),自成顺序。本文所用的是道光十年(1830)五云堂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D. 英国人威妥玛编《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百章),篇目顺序同C版。《语言自迩集》第一版,1867年,伦敦特纳出版社。本文所用的是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本。

E.日本人广部精编《亚细亚言语集(支那语官话部)?谈论篇》,篇目顺序同C版。本文所用的是1879年6月第一版(小石川清山堂社)。

F. 日本人福岛九成编《参订汉语问答篇国字解》,自成顺序。本文所用的是明治13年(1880)九月力水书屋藏版,饭田平作发行。

G. 韩国人宋宪奭编著《自习完璧支那语集成》第六编《谈论》34篇,自成顺序。收于《旧活字本 汉语会话书》第409-432页,本文所用的是1921年德兴书林版。

这7个版本之间的词汇差异而言,ABC三版还保存了部分清代早期通语底层的南方官话成分,而DEG三版主要是以北方官话词汇为主的,且相隔年代不远,基本面貌变化不大。F版变化略大,个性特点较明显。不过通过各版异文收集整理可以发现,早期版本所含通语里南方官话词逐渐被北方官话所代替,尤其是在D版威妥玛编撰的《语言自迩集》里《谈论篇百篇》中开始变化很大。这种变化正如实地反映了清末汉语官话从南京官话向北京官话转变的历程。

我们在逐句对比得基础上,按词类收集不同版本间异文,所列词语大概的宗旨:

(1)ABCDEFG各版异文比较明显整齐,能显示同义词的异文表达;

(2)具有某类特点的词语:或用词及语义有时代特点(如D版的“你纳”、“兄台”);或某版用词表义具有个性特点(如F版、G版);或版本间的对比特点(如ABC与DEF)

(3)所收词条如属于多义词则在词的右下脚用数字标示(如摆1、摆2);所收词条右方并列标示的数字为该词在某篇目中出现的频率次数。

(4)我们大致按词类加以分类呈现。

(三)学术价值:1.《<清文指要>汇校与语言研究》第一次将不同版本汇校,为学界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源(详见《上篇》:《清文指要》匯校)

本书第一次进行逐句排列的方式呈现其语言之间的变化面貌。

2. 这7个版本之间的词汇差异,这些同义异文既有同义替换关系,又表现了清代新旧词汇成分并存现象,甚或地域特点,以此为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清代汉语常用词的演变面貌和地域分布特点。

【4】代表性成果之四:阶段性成果《合肥师院学报》中古近代汉语研究专栏登载论文三篇:《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的新视角———以版本异文为视角》、《明清时期“理睬”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和地域分布》、《“拐(柺)”的语义演变及其所在两个语义场词汇的历时替换》。

(一)基本内容:课题组成员张美兰的《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的新视角———以版本异文为视角》一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对汉语常用词演变进行考察,论文从版本异文角度出发,分析了文言与白话语体异文、注疏体注文、原本与改写本或引征异文、同一文献不同时代不同文本异文、同一文献同一时期不同文本异文等多种形式,有助于厘清词汇历时替换的线索,值得引起充分重视。课题组成员刘宝霞的《明清时期“理睬”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和地域分布》一文主要利用明清时期的白话语料,纵横结合,对“理睬”义动词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源流并重,取材宏富,描写细腻,脉络清晰,揭示了 “理睬”义动词的历时演变情况以及方言中的分布规律。

课题组成员刘曼的《“拐(柺)”的语义演变及其所在两个语义场词汇的历时替换》一文讨论了“拐(柺)”的语义演变过程及与其他成员的替换消长情况,指出引发两种语义演变的多种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拐杖”义语义场的演变所体现的汉语复音化趋势以及“跛行,瘸”义语义场成员的差异所体现的影响。

(二)学术价值:该刊主持人曹小云教授如此介绍:近十几年来,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逐渐创新,研究视野更加广阔,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由于我国文献众多、语言面貌复杂、不同学者的观察视角不同等原因,无论是在语言的描写还是解释等方面都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本栏目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汉语常用词词库与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论文角度新颖,思路开阔,层次清晰,表述严密,结论可靠,对汉语常用词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描写与解释并重,溯源穷流,描写细致,表述清晰。

④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2012年课题组两次报送社科基金成果选介(2份)、课题工作简报1份。2013年截止到7月我们报送了课题学术交流信息、课题工作简报、课题学术成果选介各一份。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续集》

 

蒋绍愚

专著

2012年商务印书馆

50万

 

2

《明清域外汉语官话资料语言研究》

张美兰

专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

43万

2013年获全国第四届优秀图书出版奖

3

《清文指要》汇校与语言研究

张美兰、刘  曼

专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已三校,2013即出

40万

 

4

“嚼裹(过)”一词探源

张美兰

论文

《中国语文》2011.5

0.8万

 

5

汉语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层次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张美兰

论文

(学术报告)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人讲座2012年11月8日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2.5万

 

6

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的新视角——以版本异文为视角

张美兰

论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0万

 

7

元至明初白话口语——以明初《训世评话》文白新旧常用词为对象

张美兰

论文

收入书稿《汉语书面语的历史与现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即出

1.5万

 

8

从《训世评话》看明初几组常用动词的兴替(一)

张美兰

论文

《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0万

 

9

从《训世评话》看明初几组常用名词的兴替变化

张美兰

论文

韩国中国言语文化学会《中国言语文化》第二辑,2012年,P163-178

1.0万

 

10

从朝鲜汉语教材《训世评话》看明初汉语常用词新旧质素历时兴替

张美兰

论文

张西平、柳若梅主编《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3年即出

1.0万

 

11

从《训世评话》看明初几组常用动词的兴替(二)

张美兰

论文

《历史语言学》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印出

0.9万

 

12

言语动词“商量”、“商议”的历时演变及其分布特点

张美兰、刘宝霞

论文

《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即刊
 

1.1万

 

13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历时发展及其地域分布

张美兰、刘宝霞 

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已录用,2014年第2期即刊

1.0万

 

14

程高本红楼梦异文与词汇研究

刘宝霞

论文

《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3期

1.2万

 

15

从《红楼梦》异文看明清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分布

刘宝霞

论文

(韩)《中国言语研究》第42辑,2012年10月

2.5万

 

16

明清时期“理睬”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和地域分布

刘宝霞

论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0.9万

 

17

近代汉语“丢弃”义常用词的历史发展与南北分布

刘宝霞

张美兰

论文

《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2期

1.万

 

18

《明代汉语俗语词的基本面貌与来源》

曾昭聪、孙清忠

论文

《烟台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0.8万

 

19

《清代俗语辞书〈直语补证〉研究》

曾昭聪

论文

《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1期

 

1.3万

 

20

“振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韩  丞

论文

韩国中国言语文化学会《中国言语文化》第二辑,2012年P207-222

1.1万

 

21

“掏取”义动词得历时演变

韩  丞

论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已录用,2013年即刊

1万

 

22

“拐(柺)”的语义演变及其所在两个场词汇历时替换

刘  曼

论文

《合肥师院学报》,2013年第.1期
 

0.9万

 

23

汉语欺骗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刘  曼

论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12年:101-111

1.2万

 

24

清代著名的满汉双语教材《清文指要》(百章)及其价值

刘  曼

张美兰

论文

《海外华文教育》,2012年第.1期:1-5。

 

 

0.7万

 

25

汉语“浸泡”义动词浸、渍、泡的历时演变

张美兰

周滢照

论文

《南国人文学刊》

已录用,2013年即刊

1万

 

26

《“波逃”“相宜”考源》

张  雁

论文

《语言学论丛》第47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7月

0.75万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