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健全监管法规、建设协调机制、促进良性互动》成果简介

2013年11月20日16:12

由清华大学王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健全监管法规、建设协调机制、促进良性互动”(批准号05&ZD046)已于2012年2月结项。

本课题以实证调研、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沿着“公域”和“公益”的主线,在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把握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分别以行业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基金会、社会企业和国际NGO等主要形式的社会组织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社会组织的主要作用及其制度建设问题。

1.基本思路与核心观点

社会组织,又称“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或“民间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在小至社区、大至国家、国际和全球的各种社会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组织的兴起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政府改革和社会转型的结果。从1978年至今,我国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形成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格局。同时,构成城市社会基础的单位体制和覆盖广大农村的乡土社会日益瓦解,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社会格局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在社会转型中基层社会的重建过程以及随着社会趋于两极分化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公益,构成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走向和谐社会的主体过程。

本书的主题视域定位在市场经济发展、基层社会重建和社会公益活动三个不同领域,并将这三个过程理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部分。通过实证调研、理论研究和制度分析,努力探索并回答如下问题:社会组织怎样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基层社会重建和社会公益活动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组织如何成为市场经济的“内生变量”、社会重建的“基本构件”及社会公益的“主导力量”?它们通过怎样的内在机制实现社会协调?它们怎样促进不同社会成员间的良性互动?它们又赋予社会和谐以哪些新的、更具可持续意义的内涵?怎样的政策和制度框架能够在有效监管和必要规制的同时保障社会组织充分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等。本书通过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探索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最终目的是探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有“公域”特征及“公益”属性的社会机制及组织制度创新形式。

作者认为:社会组织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些作用集中表现为社会组织是一种具有“公域”特征及“公益”属性的社会机制及组织制度创新形式。对社会组织所具“公域”特征及“公益”属性的社会基础、产权特征、运作机制、治理结构、功能作用等的深入研究,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沿着“公域”和“公益”的主线,本书以论纲的形式,在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把握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功能特征的基础上,以行业协会等六类主要社会组织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社会组织的主要作用及其制度建设问题。在对各类主要社会组织的研究中,重点分析它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机制。同时从体制和制度层面分析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相关立法、政策和监管手段等特征、效能及存在问题。总结并评析国内外关于社会组织的主要理论观点,揭示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提出社会组织是社会转型与政府改革的“内生变量”及社会重建的“基本构件”的观点,强调认识社会组织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新的历史观,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完善立法、改革体制、加强监管的系统的制度建设框架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2.主题视域:市场、社会与公益

1978年以来的中国,最深刻的改变在于走上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的推进,使商品经济首先在广大农村和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发育起来,并通过市场的作用迅速蔓延到整个社会。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国有企业分步改革,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市场经济的各个要素、各个领域逐渐得到解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利益格局的分化,发育并推动了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形成。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具有中介性质的社会组织纷纷登场,它们同时扮演着市场经济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和维权主体的角色。与此同时,政府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政府逐步退出直接管理经济的各个领域,转向以宏观管理为主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并越来越重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原由政府承担的许多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开始转移给具有中介性质的各种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于社会和谐的外部性,带动了各种形式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这一宏大的历史过程,正是本书所关注的重要的问题视域之一。

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几乎同步,中国开始了艰难的社会转型。1978年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单位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体制的改革,原有的单位体制(包括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趋于瓦解,曾经作为人们社会生活载体的单位,以及在单位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等等,逐渐失去了功能和存在的意义,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碎片化”的社会瓦解的过程。另一方面,政府改革的展开,使得国家权力退出了广阔的社会空间,无论在城市社区还是乡村社会,新的社会统合模式都未能建立起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真空地带。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重建就是在既有社会的瓦解和国家权力退出这样一种局面中展开的。在广大的城市社区和乡村社会,基层社会在自组织的意义上涌现出了大量具有“草根”性质的社会组织。它们往往由公民自发成立,着眼于社会基层的需要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旧的社会网络,发育出新的共同利益和公共空间。同时,它们努力协调来自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来自各级政府社区建设的行政推动,来自居民自治的春潮涌动,和各种社会服务的需求拉动,形成在基层社会重建中多元的利益格局和丰富多彩的互动模式。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重建,特别是以城市社区和乡村社会为中心的基层社会的重建,带动了各种形式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这一历史过程,是本书所关注的第二个重要的问题视域。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重建的过程中,由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失去其效能,新的社会建构尚需时日,政府机构也在改革中探索前行,加上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缺陷,放大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缺失,使得环境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趋于激化。面对各种尖锐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许多公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环境保护、扶贫济困、助学助教、艾滋病防治等公益活动。同时,市场经济造就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富人阶层,以富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非公募基金会等新型公益组织开始活跃起来。与中国在经济上逐渐摆脱贫困和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相适应,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经历了一个从全民动员的“大众慈善”走向精英主导的“富人慈善”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基金会逐渐成长起来。这一以基金会为主线的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景象,是本书所关注的第三个重要的问题视域。

3. 研究对象:社会组织

在市场经济发展、基层社会重建和社会公益活动的三个不同的主题视域中,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其中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又称非政府社会组织,特指那些具有一定社会公共属性、承担一定社会公共职能、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的社会组织,其中不包括企业等营利性的组织。在国际上,社会组织主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致力于所在社会的各种社会问题,发挥资源动员、社会服务、社会治理和政策倡导等功能,成为推动所在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社会,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成为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越来越重要的一支力量。我国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潮涌中发育和成长起来的。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大致走过了两个阶段:一是社会组织从无到有的兴起阶段,二是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和新的发展高潮阶段。当前正处在第二个发展阶段的后期。

本书着眼于市场经济发展、基层社会重建和社会公益活动,对伴随改革开放生长并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进行深入的实证调研,努力探寻社会组织在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基层社会重建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方面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机制,从而总结和概括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的主要作用。围绕这个核心目的,本书一方面努力将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总体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及主要功能,另一方面选择主要社会组织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关注行业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基金会、社会企业和国际NGO等五类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组织。

4. 研究目的: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通过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探索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最终目的是探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有“公域”特征和具有“公益”属性的社会机制及组织制度创新形式。

和谐社会指的是社会结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能够彼此协调、社会成员及各个群体之间能够良性互动,社会公正得以实现,社会正义得以彰显,整个社会能够安全而健康地运行和发展的状态。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主要旨在协调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充分激发社会活力,使社会财富的源泉得到充分涌现,使社会各个群体和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现代社会的和谐建立在社会公正之上,使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因此可以实现有效的社会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和对社会和谐机制的探求在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社会组织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些作用集中表现为社会组织是一种具有“公域”特征和“公益”性质的社会机制及组织制度创新形式。对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公域”特征和“公益”属性的社会背景、财产基础、运作机制、治理结构、功能作用等的深入研究,构成了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研究深刻揭示了社会组织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5. 研究主线:公域与公益

“公域”和“公益”,是本课题观察和研究社会组织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的核心线索。

公域即“公共领域”的略称,英文为public sphere。这一概念因当代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使用而备受关注。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带来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公域”,发挥着公民彼此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平等参与、彼此互动等作用,由此形成人们之间基于社会交往而达成的普遍信任及网络关系。由公域而至公民社会,由公民社会而至普遍的社会和谐。因此说,公域乃是社会组织在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的核心要件。探究社会组织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公域特征,就能从本质上揭示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

公益的概念在英文有两个不同的表述,一是经济学上的commonweal,二是社会学上的philanthropy,前者又称“公共福利”,后者又称“公益慈善”。经济学上的“公益”强调受益者的不特定多数性,社会学上的“公益”强调行动者的博爱仁慈和利他主义,两者结合到一起,体现的是一方面区别于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本性的非营利性,另一方面是有别于政府自上而下公共服务的民间公益和社会责任。公益的概念凸显了社会组织强烈的外部性,也因此使得社会组织在扶助弱势群体、缓解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企业、政府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组织的公益属性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社会公益活动与社会服务中,表现为基金会、社会企业及各种公益项目的开展。探究社会组织的公益属性,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本质。

6. 研究方法:基于案例的实证研究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团队多年来在社会组织问题开展实证调研的丰富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主要运用实证调研、理论研究、历史考察、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功能特征,重点关注在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行业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基金会、社会企业,以及伴随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并逐渐实现本土化的各类国际NGO。从对这些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具典型特征的社会组织的观察和研究中,发掘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规律性的若干本质特征。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基于案例的实证研究方法。多年来,作者及其团队共同开展了有关我国社会组织的大量案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人物访谈、典型个案分析、实证观察等方法,对我国各个主要领域、主要类型的社会组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并基于社会学、政治学基本理论,开发和实际应用了一个用于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社会组织指数”。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综合运用了作者在既有研究中始终坚持和倡导的基于案例的实证研究方法,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中心主题,密切关注在市场经济发展、基层社会重建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各类社会组织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努力发现并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机制。在各种不同类别的社会组织中,本书根据主题,选择五类社会组织作为深入观察和研究的对象,深入探寻这些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同时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生成、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过程,揭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进而从战略层面研究其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提出推动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积极作用发挥及改善制度环境的积极的基本政策构想。

7. 本书结构

围绕上述命题并遵循上述方法,本书在结构上包括正文11章和一个附录。

第1章“导论”,总体陈述本书的命题、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社会组织发展论纲”,从历史视角定义社会组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分析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趋势和特征,揭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3章“社会组织功能论纲”,从功能视角定义社会组织,阐释社会组织的功能基础和主要社会功能,分析其产权基础及治理结构,揭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功能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4章“行业协会论纲”,具体讨论市场经济中的行业协会。在基本界定基础上总结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三大基本职能及其主要作用,探讨行业协会治理结构及其完善问题,提出行业协会立法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5章“社区社会组织论纲”,具体讨论社会重建中的社区社会组织。在基本界定基础上提出分析社区层面社会和谐的四个含义,分别考察社区社会组织出现之后所带来的社区生活的改变,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6章“基金会论纲”,具体讨论社会公益活动中的基金会。在基本界定基础上分析我国基金会的发展,从制度上剖析基金会的产权特征,提出公益产权概念并探究其治理结构问题,分析基金会立法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7章“社会企业论纲”,具体讨论存在于市场与公益之间的社会企业。提出认识社会企业的“两个维度”、“三个视角”和“四个层次”,明确定义社会企业定义并探讨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8章“国际NGO论纲”,具体讨论国际NGO。分析国际NGO的发展及其相应的制度形式,阐释国际NGO的主要作用,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NGO在华发展及其发挥作用的情形,展望中国NGO走向国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9章“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论纲”,从总体上梳理和阐释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形成、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现阶段发展不足是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第10章“公民社会论纲”,从总体上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公民社会诸因素,从结社生活、美好社会和公共领域三个向度进行系统概括,指出制约公民社会的诸因素,探析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

第11章“结论”,在评析既有的各种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本书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附录收录了作者在项目期间提交的全国政协14个相关提案。

(课题组供稿)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