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复旦大学宣布完全确定曹操家族DNA

生命科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揭开历史谜团

2013年11月13日09:55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复旦大学宣布完全确定曹操家族DNA

  曹操后人生活地示意图。图片由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提供

  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昇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领衔的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11日宣布,通过历时3年的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双重验证已确定曹操家族DNA,从而确认“曹操是汉代丞相曹参后人”这一说法有误,也否定了曹操从夏侯氏抱养而来以及操姓源自曹操后代避祸改姓等民间传说。围绕曹操及其家族的身世、遗传之谜将随之逐步破解。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此消息一出即引发轰动,亦引发争议。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DNA研究。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课题组在全国各地采集到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6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课题组通过对全国258个曹姓家谱做全面的梳理研究,从中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随后经过复杂的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他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至2000年前,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而课题组用同样的方法验证,夏侯氏、曹参、操姓后人均不属于该类型。

  令课题组兴奋的是,上世纪70年代位于安徽亳州的曹氏宗族墓“元宝坑一号墓”中曾出土两颗牙齿,根据墓室布局和墓砖铭文确定牙齿来源于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课题组对其中一颗进行了古DNA测试。经过6次严格的测试,确证该牙齿中的古DNA中Y染色体类型就是之前找到的O2*-M268。李辉告诉记者,目前找到的曹操后人有9支(其中6支有家谱记载),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

  “史学研究的终点往往是生命科学研究的起点,生命科学研究的结果又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证据。”韩昇说,此次复旦大学课题组对曹操后代的追寻,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而生命科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合作,也将有助于更多历史谜团的揭开。韩昇表示,从事DNA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把遗传基因研究精确到家族,并且在没有古人检测样本的情况下,根据对后人的研究,推测出古代家族基因。在遗传学和历史学相关的理论、实验试剂,以及研究方法方面都有很多新的突破,对于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

  这次研究中,人类学介入历史文化的研究,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李辉看来,这是一种新的思路,“我们在研究历史和文化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引用别的学科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跨学科进行合作,以解开传统研究方法难以解答的谜团。”(记者曹继军、颜维琦 通讯员张宇航)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