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城市移民的认同变迁与代际分化

管健2013年11月07日10:2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原标题:城市移民的认同变迁与代际分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阶层迅速分化并向城市迁移,成为行走于城乡之间的新兴群体。与直接脱胎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第一代移民不同,第二代城市移民大多生于农村、长于城市或生于城市、长于城市,他们在身份认同方面已经出现了代际分化的趋向。

  认同根基的代际分化

  城市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的认同根基已经出现差异,并随着诸多因素的改变而逐渐变迁。两代之间面对共享的社会实在,对自己与他人的社会位置以及社会心理的归属都进行了不同识别。

  第一代城市移民的认同根基仍然在乡村,生活目标的设定基本上仍然是以农民、农村为参照对象,对于城市具有很强的“局外人”身份意识,并没有把城市作为自己的归属地,反而认为回乡创业或者落叶归根是最终的出路。虽然第一代移民群体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并顽强地驻足于城市,但是对自身的权益状况,他们采取的基本上是不表达、不行动的保守主义态度和与世无争的生存哲学,这与第二代更为积极和激进的竞争哲学显著不同。

  城市第二代移民在价值取向、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和第一代移民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他们在认同观方面显著不同。由于这一代移民从形成价值观的年龄开始就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一切,相信群体间流动的通透性。由于缺乏长时间的乡村生活,他们对于乡村的认同并不明显,而更多的参照群体是城市的同辈群体。但由于城市种种内隐或外显的排斥和不接纳,使其对于城市的认同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成为“无根的漂泊者”。第二代移民缺乏最终的认同归属,乡村的远离和城市的隔离,使其在社会心态上缺乏稳定感和安全感。相较于第一代移民最终仍希望回归乡里而言,第二代移民认为乡村已经是一个不能回去也回不去的故乡了。

  认同策略的代际分化

  认同策略是个体或群体面对否定情境时通过心理策略和行为策略改变消极形势的做法,这一提法暗含了城市移民并非是被动接受者,事实上他们也是认同选择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和主体建构者与反馈者。

  第一代城市移民在主流话语中,感到所属群体无论是声望还是话语权都不及其他群体,因而为了维护自尊,他们在认同策略的选择上通常以“转换参照群体”和“转换比较维度”为主要选择策略来作为补偿机制。一是“转换参照群体”。表现为第一代移民与城市居民这一参照群体对比时,如果评价是消极的,他们有可能寻找新的外来群体加以比较,甚至与更低层次的群体进行比较以获得自尊。二是“转换比较维度”。当人们认同的社会身份受到攻击或威胁时,他们会在思想或行动上捍卫自己群体的声誉。比如,第一代移民在城市中遭遇负面评价时,他们往往转换维度,强调自属群体比城市群体更淳朴、更善良,以继续维持原有认同,保持个人自尊。

  相较于第一代移民的保守主义策略,第二代移民是在城市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由于长期城市生活的浸润,缺乏与乡村的生活联系和乡村认同,因而第二代移民在认同策略的选择上偏好积极进取型认同策略,比如“社会竞争”、“强调一体感”、“自我流动”和“隐瞒掩饰”等。

  一是“社会竞争”策略。表现为积极竞争和正面模仿,比如强化个人努力行为,争取向上流动的机会,或者依靠模仿进入参照群体等;而消极的行动则是抵抗和对立等消极性的竞争策略。二是“强调一体感”策略。即强调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的一致性与一体感,强化彼此的互倚性,并不遗余力地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模糊性,他们尽力弥合不同群体之间的边界,并强调两者之间的统一性和一体感。三是“自我流动”策略。这是个体对所属群体评价消极时,个体采取尝试离开群体,进入仰慕参照群体的过程,第二代移民更加确信群际边界是开放的,自己通过模仿参照群体的行为模式有可能尝试离开所属群体而进入参照群体,并尝试隐藏或改变身份。四是“隐瞒掩饰”策略。第二代移民大多不愿意暴露自我的移民身份,而是采取隐瞒和掩饰策略,减少与之相应的相关线索,并通过改变自身力图与参照群体保持一致,比如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减少方言使用,着装上贴近参照群体,甚至更为时髦和现代等。

  总之,第二代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在价值取向、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社会态度、家庭经济条件、城市与乡村认同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别和不同表现,这些不同影响了他们与城市社会的关系,使得第二代农民工群体更加具有市民化和城市化倾向,他们更希望获得市民身份并享受市民权利。

  培育积极的认同观

  针对城市移民群体,如何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增加其积极向上的认同感,是城市移民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要促进群体边界的渗透性。如果城市移民群体和城市居民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开放而非封闭的,移民群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顺利进入参照群体,就会有助于群体之间的和谐共融。相反,当人们认为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固定的和不可通透的,个体很难从一个低地位群体进入到高地位群体时,此时低地位群体成员就会强化自己的内群体认同,在行为上重新建立评定标准,包括社会政策和制度的改变等,甚至直接导致对抗和不合作等消极态度与行为。这就要求以现存社会通道为前提,拓宽更多的合理通道,打通群际之间的路径,使移民群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相对优势的群体中。

  其二要增进群际接触,提高内心融合。一直以来,群际接触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促进群际关系的最有效策略,它对于减少群际间的偏见、改善群际间的关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城市移民群体与城市居民群体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常常是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或者存在错误的信息与思维定式。而澄清错误信息、增加对彼此群体的接触和了解有助于提高群体的和谐与融合。随着城市居民群体与外来移民群体之间交往的增多,人们只有淡化本来的社会分类,潜移默化地建立信任感,才能有助于消解群际的焦虑感和不安感。

  其三要培育健康的认同系统。在现代化背景下,引导城市移民尤其是城市第二代移民构建健康而良性的认同系统,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也是群体成员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同时,强调对第二代移民的主体关怀,建立城市新移民公开表达自身利益的渠道,并保证其通畅,也是增进该群体主体融入的必要途径。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二代移民社会认同与认同威胁研究”主持人、南开大学副教授)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