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国务院提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新医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要包管兼用。医疗保险支付采取“总额包干”方式,是确保新农合保险基金运行安全的必要措施。要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认真做好费用基线调查和科学测算,按照门诊就诊率与住院率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各乡镇定点医院的门诊总额预付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实施“分类给付”。二要合理激励。推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各方利益,政府切实履行责任、医方充分调动积极性、参合农民明明白白得实惠。完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事和收入分配改革,建立对基层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确保新医改下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要扩药严管。坚持基本药物制度,严格基本药物市场监管。要科学遴选药物,扩大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品种数量;在加强用药监管、规范医生处方行为的基础上,适度放宽基层医院合理调整增补基本药物目录的权限;强化基本药物法律地位,引导医患双方改变用药习惯;切实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制度,保障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安全,严惩不法行为。四要强本固基。进一步加强基层村卫生室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要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实行定额补助,确保专项补助足额及时到位;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妥善解决乡村医生业务培训、生活困难和养老保险等问题;积极探索降低乡村医生执业风险、调解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负责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