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体育大国的崛起》内容介绍

2013年07月17日13:44

本书是池建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的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号:08&ZD062)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体育事件为论述主线,生动展示了新中国体育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进步而逐渐走向辉煌的不平凡历程,深刻诠释了体育在凝聚民族力量,引领时代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形象,促进社会进步,加强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书揭示,我国成长为体育大国的历程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缩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征途中,体育必将谱写出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潮流推动中,我国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全民健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竞技体育成功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一举荣登金牌榜榜首,取得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历史性跨越,极大增强和激发了中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定信心与满腔热情。

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体育总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成为引领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代表,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和人民意志的重要手段。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体育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排头兵,作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代先锋,作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楷模,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科学手段,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体育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荣辱兴衰休戚相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了体育事业腾飞的翅膀,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文明和社会进步。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上,总有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会成为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些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国民的态度和倾向,将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走向。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梳理我国成长为体育大国的历程与标志并展望未来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为了回顾新中国体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体育大事,并以此为主线反映我国成长为体育大国的历程。通过对新中国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体育大事的回顾和阐释,反映中国成长为体育大国的历程和事实,并以此揭示体育在新中国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以及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事业的基本纲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体国民身体素质,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承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的发展如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样,基础薄弱,困难重重。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著名题词。毛泽东主席这一题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这一题词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高宗旨,明确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不仅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各行各业体育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效地增强了人民体质。时至今日,这一题词依然熠熠生辉,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和提高国民体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先进文化“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能历经磨难而绵延至今,并以和平发展姿态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支撑。39年前,容国团在身处逆境的不利局面下,响亮地喊出了 “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言壮语,并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力挫强手,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爱国主义热情和“人生能有几次搏”的拼搏精神为我国体育健儿勇攀高峰、为国争光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名言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振奋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推动了全国体育运动的向前发展,对当时饱受三年自然灾害之苦的全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并迅速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标语式口号,内化为激励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祖国荣誉而拼搏。

三、中国登山健儿首登珠峰:中国人有能力攀登世界顶峰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就是不断探索自然、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奋斗历史。1960年5月25 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难度更大的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历史未曾有过的奇迹。他们的英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全国人民,激励着人们去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登山运动可谓是最接近大自然,最为艰苦、伤亡最多、最具挑战性的一项运动。2003年5月21日、22日,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的时候,19名藏、汉族登山英雄分别以“中国西藏登山探险队”、“中国珠峰登山队”、“中韩联合登山队”的名义,站在珠峰、马卡鲁峰之巅,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信心、勇气和力量。2008年5月8日9时17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中国登山队顺利登顶珠峰,奥运火炬在珠峰熊熊燃烧。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是中国人民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四、“乒乓外交”:打破西方封锁的破冰之举

体育无国界,体育超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种族肤色的差异,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宽泛性。体育在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促进各国人民交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世界体育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单项体育运动,能像“乒乓外交”那样,引起世界外交格局的重大改变。1971年春天的“乒乓外交”使中美关系获得突破性进展,从此打开了中美20多年冰冻的政治僵局。乒乓外交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个创举。

正是体育,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乒乓外交”,就是一个充分表明体育无国界,体育是和平与友谊的媒介的鲜活例证。重温“乒乓外交”,可以发现,尽管中国与美国等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不同,但只要有关国家互相尊重、平等交往、求同存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不断改善和发展。

五、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强音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一个改革的时代需要改革精神,一个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精神。任何一个大发展的时代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时代精神的指引。1981年3月30日,在香港进行的一场世界杯男排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对南朝鲜队的比赛,中国男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局面下连扳三局反败为胜,获得代表亚洲参加世界杯的决赛资格。远在国内的北大学子带头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响亮的口号,并迅即从北京传向全国,成为八十年代初期的时代最强音。

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赛中,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的战绩为中国首次夺得三大球比赛的世界冠军。女排夺冠之后,《人民日报》在社论中发出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号召,可以说1981年女排世界杯赛的夺冠,让中国女排成为国家骄傲的同时也成为国人的榜样,女排姑娘们克服重重困难,秉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信念和决心也给予当时的国人无限自豪和动力。邓小平同志曾高度评价女排精神和中国乒乓球队的经验,他说:“这是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贡献。”

六、零的突破:彻底甩掉“东亚病夫”帽子

回首1984年以前我国的奥运参赛史,留给国人的是无尽的遗憾和感叹。而这一切,随着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的“枪声”而被彻底打破。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不仅实现了我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而且以15金8银9铜的成绩列金牌榜第4位,从而初步确立了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上会取得的辉煌胜利, 已远远超越了一般体育金牌的意义,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奋起的象征和激动人心的事件。

七、体育彩票:社会力量助推体育的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彩票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整合,从粗放到严谨, 从小规模到大范围,我们走过的是一条前进之路,发展之路,体育彩票已经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体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体育彩票已成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资金保障。1994年4月5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体育彩票正式发行以来,在体育彩票已经筹集的600多亿元公益金中,有60%用于全民健身计划。

体育彩票已经成为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资金来源。从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到运动员、运动队的器材、训练、比赛、科研经费的保障,从各省综合性体育场馆的建设到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奥运争光计划”立下汗马功劳。

体育彩票为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体育彩票自发行之日就确立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多年来,体育彩票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以人为本、科学规范”,不断扩大发行量,提高筹资效益,为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国体育走向法制化道路

体育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体育法是指导、规范和保障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它关系到公民的健康、国家的荣誉和社会的进步。

制定体育法是体育战线酝酿已久和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诞生,在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进入了依法治体的新阶段。

九、姚明走进NBA:世界更加关注中国

姚明不仅是一种体育现象、商业现象,他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姚明是十数亿中国人和千余万上海人的骄傲,是中国面向美国、面向世界的一个大广告,姚明展现的精神和涵养是一张新时代中国人的“脸”。对于许多普通美国人来说,姚明代表了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个更开放的中国形象。由于地理位置、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东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各自的体育文化的发展。两种不同的体育文化如何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彼此汲取对方的优点而弱化对方的弱点,表现出中西体育文化的各自特色而又不失其本性,这需要中间有很好的媒介作为桥梁。体育明星作为各自民族文化的代表,在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的影响之下,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巨大的感召力,影响着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姚明加入NBA可以说是中西体育文化的最好桥梁。

十、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2001年7月13日,北京以56票的绝对优势获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中国在提高国际地位方面所矗立起的又一座里程碑。

办奥成功实现了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谱写了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光辉篇章。北京奥运会,这个带有诸多鲜明标记的盛典,无疑将铭刻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成为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新起点。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适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不只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其内在逻辑是中国从贫弱逐渐走向富强的历程。“有特色、高水平”是北京奥运会的目标,也是中国在历史发展新阶段中对一次重要机遇的解读。有特色与高水平互相促进,在向世界奉献一届不同凡响的奥运会之时,更将举办一届奥运会所带来的影响深深融入国家发展的脉络之中。北京奥运会推动了中国的进步,通过举办奥运会,中国人民更加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强了对和平发展的信心,也使全世界进一步了解、正视、尊重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通过举办奥运会,加快了中国的开放步伐,使全世界清晰地看到一个发展进步、友好和谐、重诺守信、尊重国际规则的中国,有助于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

体育的普及性和广泛的社会辐射力使其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范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体育大事,是对我国成长为体育大国历程的最好诠释。体育在凝聚民族力量,引领时代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形象,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加强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向未来,我们要全力推进由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使体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课题组供稿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