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教育铸就新辉煌—我国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实践》内容介绍

2013年07月17日13:43

本书是池建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的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号:08&ZD062)研究成果之一。

运动员教育是多年来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委近些年来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旨在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政策和措施,为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奠定了政策和制度基础,做出了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

运动员、教练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运动员、教练员文化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增强体育综合实力,实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加强优秀运动员高层次学历教育是中国体育事业和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呼唤和必要要求

(一)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体坛竞争的核心要素。

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标志,我国体育事业已进入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综观当今世界体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竞争表象为金牌的竞争、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争,其实质则突出表现为各国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其中,科技是各国运动员实现运动成绩突破的关键,教育是实现运动项目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实现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教育是实现优秀运动员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同样不能脱离教育过程。人均受教育水平早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衡量一国或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作为我国竞技体育腾飞的脊梁和翅膀,是最可宝贵的第一资源。体育事业越发展,就越需要具备更高科学文化素养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作为事业发展的支撑。但从现实看,运动员、教练员文化教育缺失和零散化现象依然不容忽视,这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不容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从国家战略层面剖析,提高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受教育水平,是关系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体育、教育、人才工作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大政策性课题,是关系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体育事业发展各项规划、举措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三)肩负起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先锋是高等体育院校的光荣职责。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国内最高体育学府,唯一进入211工程建设和111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唯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校的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唯一直属高等体育院校,多年来一以贯之,积极关注并投入到加强运动员、教练员文化教育的生动实践,为探索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科学文化素质作了大量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

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以及冠军们的教练员是我国攀登竞技体育世界之巅的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如何通过加强文化教育,提高现役冠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未来社会适应能力,如何提高已退役冠军运动员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如何提高金牌教练员执教能力,如何塑造国际性高端体育管理人才,是摆在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这同时也成为肩负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现实任务。

随着社会各界对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普通高等学校非体育专业开始招收优秀运动员入学,优秀运动员有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这些运动员入学后多采取插班听课的形式,既没有形成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规模效应,也难以制定和实施针对运动员实际的教育培养方案,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令人堪忧。

北京体育大学根据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及党和国家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精神实质,早在2001年就开始较大规模地招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生,并取得了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经验。

2003年,基于为国家培养高端竞技体育人才的出发点,探索冠军运动员和金牌教练员培养模式和创新教育机制,寻求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的有机结合点,有效实施优秀运动员高学历教育,在国家体育总局大力支持下,经教育部批准,北京体育大学开始免试招收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以及冠军的教练员接受研究生教育。学校因势利导,创办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研究生冠军班的创办不仅形成了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接受高学历教育的规模效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而且对运动员、教练员文化教育具有广泛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通过7年的教育实践,不仅实现了研究生冠军班创办伊始的设想,而且越来越呈兴旺发展之势。截止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共计招生204人。其中许海峰、周继红、张怡宁、仲满等奥运会冠军43人,李玲蔚、刘国正等世界冠军102人,以及部分冠军教练员59人。他们中有的是现役的运动员或教练员,有的是体育部门的管理人员,更多的是退役之后进行学习深造。到今年6月已有40名学员完成学习和论文答辩,37人获得硕士学位,3人获博士学位。

二、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教育与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准确把握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的特征是顺利实现教学和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冠军班学员是一群特殊的受教育对象。学员们普遍具备丰富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感性经验,但由于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对于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理性认识不足。

以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依托,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创新思路”,制定了颇具特色的《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培养方案》,结合冠军班实际,依据学位课程和学位论文基本标准,先后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了个性化授课、“1+1+1”的复合型团队指导模式、案例教学等一系列教育创新模式。

(一)在培养目标上,确立了“培养在运动训练领域进行科学训练、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使冠军班学员成为具备科学训练观念、扎实的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训练管理、训练科研和训练操作的工作能力,掌握运动训练的一般理论和项目训练的专项理论,具有训练相关学科的系统知识,具备较高运动训练水平的、培养世界级水平运动员的教练员和管理员,以及在运动训练领域科学训练、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针对性”。

按照学位课程的基本标准,结合“冠军班”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在课程设置上着重补充和完善冠军班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拓展思维认识水平;提高运动训练的科研工作能力。

(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个性化、多样化授课方式,构建立体化的教学通路。

根据冠军班学生训练、工作任务重的特点,采取了校内集中授课、校内外插班授课、选修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相应课程、函授、出国进修等个性化、多样化授课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教学为主,结合运动训练实践进行教学。

(四)在论文指导上,建立了“1+1+1”的复合型团队指导模式。

在北京体育大学选派一名指导教师,为学员的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对学员的学习过程和论文工作进行指导;在学员所在的运动队或一线的工作单位聘请一位运动项目专家,为学员的校外指导教师,负责专项运动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在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中聘请一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学员的学习助理,为学员在学习中遇到难点和困难时给予帮助。形成了1名基础理论导师+1名专项训练专家+1名学习助理的“1+1+1”复合型团队指导模式。

(五)在学籍管理上,实行弹性学制,并采取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特点,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既要满足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接受高层次文化教育的需求,又要保持学校的学术声誉。

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陆续实施,反映到学员身上最鲜明的标志是学员对运动训练及竞技参赛本质、规律的认知能力有了质的提高。认知是揭示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本质规律的首要前提。通过对体育学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员们对运动项目本质和规律的认知程度,增强了学员应对未来竞技赛场和职场挑战的综合能力。

三、优秀运动员高层次学历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与培养路径

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何更好的发挥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及冠军教练员的影响力和作用,为国家培养能够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能够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并提高中国话语权的国际性高端体育人才是北京体育大学设立研究生冠军班的一个重要目的。而选派冠军班优秀学员出国留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一)顺应时代潮流:研究生冠军班走出人才培养国际化之路

2010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拓宽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为运动员就学、就业创造条件;发挥国家队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示范作用,抓好运动队的文化学习;完善并落实各项激励和保障政策,切实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帮助运动员顺利实现职业转换;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

2010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

2010年5月,国务委员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共同出席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层次磋商机制”的成立仪式,磋商双方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人与人的交流为重点,全面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冠军班出国留学得以顺利成行,正是本次中美两国高层次人文交流与磋商形成共识后的一个积极成果。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大规模出国留学顺应了国家未来发展对于体育高级专门人才的战略需求,顺应了国与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客观要求。

(二)开辟绿色通道:首开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硕士研究生有组织出国留学之门

以往,我国也有少数像邓亚萍等优秀运动员出国留学的个案,但有组织、集团式、大规模赴发达国家出国留学在以往还从未有过。在学校的统筹谋划和积极申请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坚定支持下,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批,学校先后分两批选派20人分别赴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进行为期6个月-12个月学习深造。

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研究生能够如此大规模出国留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文化教育的重视,这必将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开展国际合作:缔结中美高校合作培养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研究生的崭新起点

接受9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留学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碧蒂?马丁表示,这是威大首次培训来自外国的世界冠军,也是学校首次与中国最高体育学府——北京体育大学合作培养冠军研究生的崭新起点。威大将为留学的冠军班学员设立专门班级,通过英语、运动科学、体育教学、舞蹈、美国和西方历史等课程帮助学员提高英语水平、科学基础知识以及领导能力。除上述课程外,冠军班学员还将作为中国文化大使,参加校方组织的各地巡访,冠军班学员们届时将有机会充分传播中国体育文化。

加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文化教育,提高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科学文化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与评估研究生冠军班教育教学经验,继续创新优秀运动员高学历教育模式与机制,积极倡导和呼吁社会各界对于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关注度,持续推进优秀运动员高学历教育和高等教育,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增强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新力量。  

课题组供稿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