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策略

吴琼2013年06月19日09:3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掌握大众的过程,需要将传播话语作为有效载体,对所要宣传的理论进行描述和转化,将学术理论术语和政治性文件话语转换成通俗的生活话语、大众话语。为此,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策略研究,有利于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困境。

丰富话语内容与形式,努力做到“三贴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说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而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是完成“有米就下锅”的简单任务,还要实事求是地依据现实要求,做好“谁吃饭,再做饭”的工作。

话语要贴近生活,让人听得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应避免使用不必要的专业术语和繁琐冗长的语句,应改而使用清晰、易懂、准确的生活化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语,简洁平实、通俗明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话语要贴近群众,让人记得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根源于社会实践和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曾提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生活实际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需要创新话语方式和话语风格,将话语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鲜活生动,贴近广大人民群众。

话语要贴近实际,让人用得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在现实生活中开展的,大众化话语内容应当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让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和解决自己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宗旨和归宿。

拓宽话语场域,加强沟通交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大众化话语场域狭隘、场域价值式微、实效性低下等问题。拓宽大众化话语场域,增加受众面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对话交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拓展网络场域话语。互联网迅速发展,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空间,构建了广泛、宽松对话的虚拟话语场域。网络场域承载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多样化、运作大众化、传播过程具有互动性,并且突破了职业、性别、年龄、社会地位之间的话语差异和限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研究网络话语发展规律和网民接受规律,强化阵地意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网络话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

创新教学场域话语。当今青少年个体意识强,一味灌输式话语体系已满足不了他们思想的诉求。为此,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从孩子们熟悉喜爱的网站、报刊、电视节目中寻找与青年学生之间的话语源和话语空间。同时还要改变刻板、守旧、高高在上的权威式姿态,应以积极的态度、真诚平等的对话和启发式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场域话语的创新。

把握社会实践场域话语。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实践场域,通过具体形象的颂扬,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风尚、新事迹,比如可通过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增强受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强化话语交往,联通情感共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就是话语交往的过程。话语交往的顺利进行,需要在交往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体现人文关怀,构建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的共同话语,从而联通受众情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融入真情实感。情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情感交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传播者融入真情实感,能够有效调动受众的积极情绪和理论认同感,达成受众与传播者的情感共鸣与心灵沟通,从而营造出真诚和谐的话语氛围,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传播。

体现人文关怀。马克思是由“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来探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问题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强化话语交往中的人文关怀作用,就要充分关注受众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关注受众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关注受众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引导受众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构建共同话语。共同话语包含共同价值观、共同兴趣、共同使命等方面。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我们的知识分子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又在同工农群众的接近中,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有所了解,那末,我们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不仅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语言,而且还可以有共产主义世界观方面的共同语言。”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共同话语,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交往的效能,联通受众的积极情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强大动力所在。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研究”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