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今天,我们缘何纪念马一浮?

李杭春  吴光2013年06月08日10:0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我们打开改革开放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了胸怀;当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并入了世界发展的轨道,我们与世界的对话就再也不会停息。在这样的交流与对话中,引发对我们反思自身的问题有很多,从中华文化之根的发扬与发展所引发的思考,就是今天我们研读马一浮学说的价值所在。

是为“启尔求真”

马一浮思想的主旨,当属“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之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是我国学术最早的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形态。所以,马先生之认为国学就是六艺之学,即在表明中国人立国、做人的精神本源就在六经;而如果国学被定义为六经,就可以进入现代教育——马氏欲建构的兴于《诗》终于《易》的“成德之教”。两千年前孔子志在春秋而行在孝经,马先生则几以易经来通六艺之教。他不弃象数而说义理,终又全部收归到理气、收到心、收到生命之学。只有这样“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智慧,才能让人“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 既“敬以直内”,又“义以方外”,以开启人类认知之“真”、思想之“真”和行动之“真”。

的确,马一浮先生一生追索的就是真、善、美的终极价值,他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极高的知性、自信和觉悟。从根本上讲,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做一名“经济人”,我们更要成为能追求意义的“文化人”。这个社会需要大批有科学智慧(智商)也有伦理智慧(情商)、能生产工具价值也能产生精神价值的知识分子。同西方求外在真理的认识传统比较之,马一浮全力“反穷内心”,以达成“内在的超越”。在求索真理的过程中,这样的智慧不仅需要与科学相交融,而且能体现更为深刻的科学、求是、“启真”精神。

是为“思睿观通”

马一浮以“六艺之学”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论:那就是“思睿观通”,即融通体系,阐发新知。20世纪以来,我们所借鉴的发展模式大多是英美模式,内容多为经济主义、线性思维,而这远远不够。从儒学的视角看我国的发展,马一浮的理解是,应该基于更复杂的思想体系和更全面的整合思维,这样我们才可以接受各种不同文明不同习俗的挑战。

马先生学问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学,一是佛学。儒佛兼冶、儒佛并重、儒佛会通,是马一浮学术思想之重要特点。在马先生看来,儒佛之立名立教是不得已之事,人的自性原本充足,只是由于习气熏染、间杂缠缚,因此往圣大德著书立说,无非是让众生能够“识取自性”,从习气中解放出来。常人心性容易有间杂,容易有习气。要成为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就要刊落习气,去掉间杂,进而实现人的自性的庄严。这一思考显然已直抵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当下的许多人所缺的就是这种自性的庄严,就是敬、诚、信的价值力量。

是为“树我邦国”

马一浮不仅是“千年国粹,一代儒宗”;更难得的是,马先生真正躬行践履。有人认为他抱残守缺,已经过时了,说他只有过去,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有人认为其“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判断听起来太武断。但其实这里有非常深刻、内在和现实的东西。我们这一代人要努力实现文化上有发展、思想上有创造的文化复兴事业,不应只拿GDP来表现国家形象,不应再把知识和智慧混沌不分,不应只见数据不见思想,没有价值、理想、信仰的决断是危险的。

同自然科学的“刚强”相比,国学在世人眼中略显“纤柔”。然而,国学的这种“纤柔”并非世人平常认知中的软弱,国学的“纤柔”中内化的是中华文明对于世界的“刚毅”之理,这“刚毅”在马一浮看来,是“六经”的核心价值,可概括为“六德”,即仁、智、圣、义、中、和。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作的总结和提升。这也正是六艺之学所要传与众人的真正精髓。

我们学国学,学马先生的学问,就要着眼于现实的现代化社会建设任务,就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上去进行提升,将中华传统思想的精粹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上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是为“天下来同”

马一浮在《泰和宜山会语》中有言,“今日欲弘六艺之道,并不是狭义的保存国粹,单独的发挥自己民族精神而止,是要使此种文化普遍的及于全人类,革新全人类习气上之流失,而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方是成己成物、尽己之性、尽人之性,方是圣人之盛德大业。”

可见,马一浮讲六艺之学,是想通过六艺之教,让人人都能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念善心、原本存在的性情之真。通过六艺之教,恢复人的本来之善,尽己之性,尽人之性,使人类由此走向一个真正天下大同的境界。

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两个非常重要的对话空间,一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一是人文与科学的对话——或许,这也正是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儒学与西学的对话。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和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区域文明形态的交流碰撞中,我们不仅要学人之长并给予创造性的融合、归整,也要能够向世人展示我们自身独特的思想。马一浮先生已经用他“六艺之学投射中西学术”的国学观做了这样的典范,今天,我们纪念马一浮,或许也就意味着我们将以这样的世界主义、人类主义立场和胸襟走向我们的未来。

(作者吴光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阳明学系列研究”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李杭春为浙江大学讲师)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