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开创中国实学研究的新途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的编制及研究

蔡丰明2013年06月08日09:4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图谱是人们用以直观表现某些事物的形态、特点以及相互关系的技术性手段,主要由“图”和“谱”两种文化表达方式结合而成。“图”以摹形画像为主,主要表现事物的形象或信息状态;“谱”则依类而著,强调系统、便于检寻,并能指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图谱的主要特点

图谱与一般以文字写成的用于明理、叙事、抒情的“书”(即以文字为载体而写成的“文章”)相比,主要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直观明了性。图谱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将事物的状态与相关信息直观明了地展现出来,让人一望便知。宋代郑樵《通志》在总结“图”和“书”的特点时指出:书有抽象深入的长处、全面丰富,可以反映深广的内容,但阅读起来较费力;图有形象直观的优势,是简明的,容易一目了然。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应当兼用图、书各自的优长,“索象於图,索理於书”,双管齐下方能取得“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之效。

二是信息集聚性。图谱并不是简单的图与谱相加,而是一种具有较高信息储存量与集聚度的综合性信息表达手段。在图谱中,作者通常按照一定意图集中放置所要表达事物的各种信息与资源要素,并以综合形态集聚这些要素呈现给读者。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知识图谱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地学图谱、思维图谱、基因图谱、酶图谱等,均经过对相关事物信息的提炼、抽象并以一定方式转化为数据、制成图谱。

三是要素关联性。图谱编制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主要通过图谱中所要表达的各种事物要素间的关联性得以呈现,这是图谱区别于一般“图录”、“图典”的重要标志。由于图谱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性质与特点不同,因此图谱中各要素间的关联性也有不同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推衍关系式图谱、并列关系式图谱、辐射关系式图谱、层递关系式图谱、交互关系式图谱等。在个别情况下,这几种不同关系的要素,还会在一张图谱中同时出现。由此可见,图谱是一种具有直观性、集聚性特点的文化表达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它在反映客观事物上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对事物外在表象与内在本质进行较为形象的表现,进而让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把握事物。

同通过语言叙述形式而进行的“书”或文章相比,图谱的表达更为直接、实在,中国古代一些学者把图谱的编制与研究看成是一种“实学”。例如,郑樵认为“图”具有诸多优势,在某些情况下,要比“书”更切于实用。汉代萧何、韩信、张苍、叔孙通等人物,生活于诗书焚灭的时代,一生又戎马倥偬,能定律令、申军法、书章程、制礼仪,创造了许多形象直观、易懂易记的图谱。而魏晋以来,人们“从事于语言之末”,推崇以文字为载体的义理之学和辞章之学,令学术变为“虚文”,原因正在于“图谱之学不传”。由此,郑樵将图谱视为“成天下之事业”的必备条件,指出“天下之事,不务行而务说,不用图谱可也。若欲成天下之事业,未有无图谱而可行于世者”。

图谱编制的意义

面对浩如烟海、规模庞大、分布广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迫切需要进行整理归纳。我们可以通过图谱形式的运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各种要素进行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图谱化处理,从而整理、保护与保存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对于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实现多元文化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遗图谱的编制与建构既是一项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科研工作,又是一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当前,积极开展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理论的探索,建立相对完善的非遗资源图谱编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向着更为科学、深入、系统的方向发展,也将有利于现代人文科学领域“实学研究精神”的弘扬与倡导。

图谱编制与研究重点

一是内容构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发展过程、地域分布状况及其演变、样式与分类、传承脉络与传承关系、生态环境及形成机制、内容与形态特征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式众多、分布广泛,这使得图谱的编制内容呈现出极为丰富、广泛的特点。中原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色,诸如各种手工棉纺织技艺、庙会、社戏、龙舞等,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东南沿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带有一定的海洋文化因素,诸如流行于沿海地区的各种海洋号子、码头号子以及妈祖、海神祭祀等仪式活动。在个别的城市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为鲜明地体现了艺术文化特性和手工技艺形式众多的特点。例如,北京的景泰蓝、木板水印、玻璃烧制等制作技艺;上海的印泥、金银细工、毛笔等制作技艺。同时在各民族地区,也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非遗资源形式,例如民族史诗、民族歌舞、畜牧业生产习俗等。

二是研究方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图谱编制理论与实践体系,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编制有两套方法体系,一是较为宏观的研究思路上的方法论体系,包括可视化方法、系统化方法、跨地域方法、数字化方法等;二是较为微观的操作技术上的方法论体系,包括内容分析方法、信息与数据分析方法、技术运用方法等。这些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助于研究者从较为系统、全面、科学的研究思路上去认识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丰富内涵,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编制体系的整体把握。

三是功能价值。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实学研究”特点的文化表现与学术研究方式,图谱具有记录保存、学术研究、组织管理、文化认同、产业开发等多方面的功能价值,尤其还可以起到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认同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图谱编制,可以抢救大量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之较好地挖掘、记录与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让更多的人清楚地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真实面貌。从国家层面看,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文化核心竞争力、文化创新、塑造民族自我形象的社会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作为一种庞大、丰富且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典籍,必将凸显出促进文化认同的效用。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的编制看成是一项文化的创世纪工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的编制将大量文化遗产载入文化史册,彪炳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以此为据,培养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编制事业最为深刻、最为重要的价值所在。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在相关领域加大研究力度,更好地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发展脉络,深入探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形态特点、历史渊源、分布状况等学术问题。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与资源图谱研究”首席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