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开题报告

2013年03月19日16:0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提出的学术背景, 从宏观上来看, 是当前的外国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国别文学研究未能获得民族文化研究的充分支撑, 以说明其形成机制,而文化研究则未能获得文学研究提供丰满血肉的支持, 以展示历史语境和社会心境的具体性、复杂性。如果能在较长的历史中、较广的范围里, 将两个领域的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就能尝试动态地、辩证地把握文学与文化之间互为表里的复杂关系, 以一种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眼光进行双向关照的文学-文化复合研究。

本课题所处的历史语境,是当前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文化失范、社会失序、共同体向心力减弱的问题,因而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命题。 由于最早经历现代化的英国曾经发生过类似的问题, 甚至所谓“自觉的文化”观念本身就是自然的文化面临危机时出现的一种症候, 而英国文学与英国文化观念的发生发展正是紧紧纠缠在一起的, 因此, 全面而具体地研究英国社会的文化观念的变迁历程与英国文学典籍的发生、发展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 从而说明文学典籍在引领文化走向、塑造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具体机制, 可以为中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任务提供必要的参照。

二、研究对象及其界定

本课题以英国文学典籍研究为立足点, 以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变化的文化观念与英国文学典籍之间的辩证、互动的关系为主要研究目标, 以对共同文化的不断形成、修复与发展的兴趣为自始至终的关怀。

关于本课题所涉及的主要概念, 简要说明如下:

1.文化观念

本课题中提到的“文化观念”, 是限定在文学典籍视域中的文化观念, 特指“文学典籍中所体现的、具有针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内涵的、支配一个民族总体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

本课题所谓的“文化观念”并非简单的“文化概念”,二者既紧密关联, 又有区别。“文化概念”是“对文化一词的语义界定”,而“文化观念”则是体现“文化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支配一个民族总体生活/行为方式的、涉及实际生活的边边角角的多重思想观念。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会多次使用“文化概念”一语, 这是因为它的内涵与外延的历史变化, 也反映出“文化观念”的变化。

广义的观念史, 常常也被译为思想史, 与西文 history of ideas或intellectual history对应, 而狭义的观念史则类似范畴史或概念史。本课题取其折中, 在宏观层面上,力求通过对文学典籍文本的整理与阐释, 辨梳文化观念的关键词如何借由文学典籍文本意义的衍射, 来反映其思想内涵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 同时也在微观层面着力于描述文化观念及其范畴, 以及它们对文学典籍生成的潜在规定和形塑影响。

2.文化观念的流变

在西方思想语境中, “文化”一词的含义有一个逐渐展开与深化的过程, 其基本脉络是朝着从物质走向精神、从个体走向社会两种向度进行延伸和转变。Culture一词本义为物质生产意义上的“耕种、培植”, 逐渐发展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的培育、教养”,与文明相关。早在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就从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的角度, 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矛盾。19世纪英国文学和思想领域的代表人物卡莱尔和阿诺德, 将社会道德批评与人文主义式的文化理想结合起来, 对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随后的罗斯金给文化概念注入了较多的艺术元素, 而莫里斯更提出了每一个人都全面发育的文化愿景。换言之, 从卡莱尔开始, 文化一词越来越具有了针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内涵。

当代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运用历史语义学的方法, 从社会变革的角度追溯并辨析了文化、文明、民主、艺术等众多文化关键词的历史源头、文化衍射和语义演进。文化既是人类完善自身的一种状态或过程, 也是记录人类思想和经验的知性想象作品的整体,更可以视为一种对个体和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描述。在威廉斯的基础上, 特里·伊格尔顿进一步突出了文化观念中的文化与文明、艺术与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物质基础--用他的话说, “我们是自己手中的粘土”,而文化观念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具有俄狄浦斯式的弑父色彩。作为乌托邦式思辩的文化、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和作为艺术的文化, 这几种文化形态有一个连接点, 即它们都是对文化与文明分裂、人类自我完善这一宏大叙事的失败所作出的回应。在后现代的文化乱象中, 只有回归大众生活这片大地, 才能重新产生融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一般文化与具体文化为一体的真正的共同文化。

3.文学典籍

本课题涉及的“文学典籍”,特指受到“文化观念流变”这一关键词限定的、在文化观念流变中发生重要作用的文学典籍。我们在此处所说的文学典籍, 是一个比“文学经典”宽泛的概念, 它不限于单纯的文学作品, 而是拓展到与文化观念相关联的文学领域。凡是与文学相关的、在阅读史和社会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文献,都是我们考察的范围。除了文学作品, 还包括文学批评著作、文学理论著作、文学流派宣言、文学刊物中的特写、文学传记, 甚至包括文学翻译著作。所有这些典籍, 既延续着本土文化的血脉和基因, 又吸纳着外来文明的元素和精华。总之,文学典籍具有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坐标原点价值, 反映着一个广阔的领域, 包括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道德、思想、文字等多重文化观念。

三、研究框架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以文化观念史为框架,以英国文学典籍的整理、阐释、补译、重译为主线,追溯文化观念的发生学脉络,评价社会核心价值观在这些典籍的形成和发展谱系中的位置。同时经由文学研究和观念史、心态史研究的交互视角,着重审视英国民族和英国社会建设公共文化的独特经验,探索英国公共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源泉、脉络、形态和现实影响。

基于以上的界定和思考,本课题根据文化观念和英国文学典籍的互动进程,一共分成6部分,前5个部分的任务是撰写5卷本系列专著,第6部分的任务是补译或重译(以补译为主)代表性文学典籍。

第1卷为《总论卷》,主要勾勒本课题研究的缘起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焦点问题以及课题总体研究的关键词梳理、提炼和界定。本卷将为整个课题研究提出“转型焦虑”、“愿景描述”、“共同体形塑”、“审美趣味”、“心智的培育”、“文学语言的创造”、“民族良心”、“道德伦理传统”和“工作/生活方式”等9个关键词,并由此入手,从总体上论证英国文学家及其作品在各个转折时期对文化观念及其内涵的演变所作的贡献,同时审视文化观念对文学典籍的影响,并归纳各个时期英国文学在引领文化走向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及其特点。本卷还负有一个前勾后连的使命,即引导本课题其他各卷论证以下核心观点: 就最主要的文化命题而言, 伟大的英国作家们在不同时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即生活质量不在于发达的工业、诱人的科技经济指标,而在于共同体的和谐,在于精神与物质的互补和平衡。

《总论卷》的第1章,从相关的文论和文学作品中梳理文化观念在历史上的不同内涵。在与包括阿诺德、利维斯、T.S.艾略特、威廉斯和伊格尔顿等文论家/文学家对话的基础上,本章拟论证如下观点:在过去的四百多年中,文化观念的最重要内涵是“转型焦虑”和“愿景描述”,是对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回应,是对于社会转型(转型过程中人类总体生活方式出现了问题)的焦虑,以及关于化解这种焦虑的愿景描述。

《总论卷》的第2章,把“和谐有序的共同生活”作为研究重心。作为化解转型焦虑的对策,愿景描述首先要显示理想中的共同体。本章侧重研究英国文学典籍中的对理想的憧憬,对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中共同体遭受冲击这一现实的描写,甚至是对已经消失的共同体的追思和缅怀。

《总论卷》的3-5章,分别从“审美趣味”、“心智的培育”和“文学语言”这三个角度入手,探讨英国文学史上文化价值观的演变。本章关注的重点是: 哪些作家最自觉、最出色地促成了审美情趣的重大转变,带来了语言的重大变化,营造了心智发育的氛围?须要指出的是,这些话题也跟公共文化的建设有关。

《总论卷》的6-8章,侧重研究英国文学在传承伦理思想,锻造民族良心,以及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这三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传承历史文化,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几乎成了所有伟大英国作家的使命。正是通过伟大的文学作品,“过去”不再恍如隔世,而是作为一种道德力量活在当今,并永久地与未来沟通(这也是愿景描述的一个重要侧面)。与此相关的是民族良心的锻造,后者又涉及民族特性和民族身份(两个既有关联又有区分的概念)。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是“工作”,这里面既有伦理道德,又有民族良心,更有生活方式──像卡莱尔那样几乎把工作方式等同于生活方式的作家,在英国可谓层出不穷。

《总论卷》的第9章,着重分析以上各章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化诞生于焦虑:社会转型引起的焦虑,或者说机械文明引起的焦虑。针对机械文明的扩张,英国文学家们描绘出了一幅幅愿景,而共同体、审美趣味、心智的培育、文学语言的创造(包括文学意象的更新和文学人物的塑造)、民族良心、道德伦理、工作/生活方式则构成了这些愿景的方方面面。

第2卷为《文化观念萌芽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分为上下两册。上卷围绕“转型焦虑”、“心智培育”、“审美趣味”、“民族语言”等关键词,从乔叟、培根、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等人的创作中,捕捉早期英国文学典籍中的人文主义文化意识。下卷围绕“共同体“和“愿景描述”, 从莎士比亚、斯宾塞、司各特与彭斯等人作品中审视早期的民族共同体建构和民族特性; 从莫尔、班扬等人的作品入手, 分析英国早期的文化愿景。本卷重点考察早期英国社会文化演进与文学创作这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进而揭示英国文学典籍与文化演变互为驱动力的早期原因。

本卷的时间跨度从中世纪起,一直到19世纪初叶(卡莱尔之前)。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文化观念在英国文学典籍中的萌芽时期。《总论卷》中梳理出的关键词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已有不少开始萌发。

14-15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开始衰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已经产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思想家的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开始逐渐影响到文人们的创作。以“人”为本的新文学应运而生,对中世纪文化轻视人性与人欲的思想形成了极大地冲击。如果“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总体生活方式,那么乔叟就是一个最重要的研究起点,其中对早期商业生活的描写不仅表现出被解放的活力,也包含着对于粗鄙的商业文明的焦虑。又如,十七世纪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培根深受人文主义文化的影响。正是在这种重视理性和知识的环境熏陶下,培根最早使用了跟英语的“文化”(culture)十分相近的cultura 一词,并用它来讨论灵魂、心智、知性和理性的培育(cultivation)。培根的散文经常涉及科学和心灵之间平衡的关系问题。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柯勒律治已用“培育”来表示他心中的文化,而华兹华斯甚至直接用了“文化”一词。

另一方面,对于生活方式剧变的焦虑使人们不断回忆并记录传统生活的乐趣和品味,借以得到安慰与稳定,如沃顿的《钓客清话》、科贝特的《骑马乡行记》和《旁观者报》中的罗杰老乡绅形象。

文化观念的变化在文学语言中得到了敏感的反应,其结果则往往进入民族语言的传统。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从思想内容到创作方法与中世纪文学都有根本的不同。它以反封建反教会制度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 运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例如,乔叟的作品用下里巴人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新兴市民的生活,使英语成了为宫廷所接受的文学语言,为诺曼贵族与盎格鲁-萨克逊平民的融合准备了重要条件。又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反黑白对比的修辞规范,为复杂的审美判断打下了基础。再如,在清教运动影响下诞生的钦定本《圣经》,使用质朴的语言来传达崇高思想,对民族文学与民族性格产生了巨大影响,被三百年后的赫胥黎称为“不列颠国家的史诗”。

随着“现代人”观念的流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突出个性独立,在理性的指引下去争取自己的财富和权利成为这个时代的“壮举”, 而共同体的危机也随之产生。《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直接的对话。

共同体的存在需要伦理秩序,而伦理秩序要靠社会责任来维持。在本卷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秩序开始紊乱,而莎士比亚的戏剧、蒲柏的诗歌、理查森和约翰逊的小说分别对此作出了回应,尤其是在等级关系和个人修养等方面提供了愿景,昭示了共同体内部联系的诸多要素。

文学典籍通过建设公共文化来促进共同体的生长。在本卷所涉及的时代,公共领域逐渐拓展。随着文明的进展,印刷术造就了阅读共同体,大剧场使剧本被社会各阶层共同分享,兼做股票交易所的伦敦咖啡馆则是报纸(包括文学报刊)的发行地。研究《亚瑟王之死》这部英国首次印刷的书籍(圣经除外)所产生的文化冲击、莎士比亚戏剧在他的圆形剧场里的影响,以及咖啡馆与《旁观者报》的具体联系,可以贴近观察文学典籍与公共领域的互动关系。

愿景是推动文化发展最有力量的武器。本卷各章实际上都离不开对愿景的讨论,而最后一章则完全致力于此: 通过细读《乌托邦》、《仲夏夜之梦》和《天路历程》等作品,来展示并分析英国文化中的大同世界、普通人的团圆梦,以及清教徒的天堂理想等愿景。

第3卷为《文化观念成熟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主要探究从卡莱尔到爱德华时期英国文学的文化价值,旨在说明当时的文学家比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更早、更敏锐地捕捉到了由于社会转型所引起的问题,从而产生问题意识。与此同时,还要论证文化观念怎样催生了这一时期的小说、诗歌、戏剧和小品文。在这种双向论证的过程中,阐明英国文学典籍和文化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见证了西方文化批评史上最重要的一环。要从事文化批评,就要确立并澄清“文化”概念,更要梳理并拓展文化观念的内涵(如转型焦虑和愿景描述)。正是在这一方面,以卡莱尔为首的哲人兼文学家们为之做了根基性的工作。

本卷以文化观念核心内涵的关键词为轴心,分析相关作家的典型作品,探讨其对文化观念的流变所作的特殊贡献。“财富”可以看作各章的隐性副标题:本卷所选作家都对财富问题发表了深刻的见解,都对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脱节的现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例如,罗斯金就曾经以童话的形式,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进行挑战。同样,狄更斯和乔治·爱略特等许多作家都以文学画面表明: 现代机械文明会导致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终结于账房”。他们在谈论财富问题时,就是在谈论文化问题。他们对文化的关照,就是对人类生活总体方式的关照,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各种禀赋和潜能的协调发展)的关照。他们所面对的,是人们对财富/物质生活的单向度追求,尤其是转型期间的快速追求,让人类的生活方式染上了“机械病”,呈现出了畸形的丑态。这些都是他们的作品具有焦虑特征的深层次原因。

文化还意味着现在与过去、与未来的沟通和对话。如斯通所说,“阿诺德把与过去和未来的对话称作‘文化’”。阿诺德是如此,卡莱尔何尝不也是如此?金斯利、乔治·爱略特、萨克雷、哈代、丁尼生和莫里斯又何尝不是如此?这种对话和沟通,一方面暗含着转型焦虑,另一方面充满着对愿景的向往。透过这一幅幅愿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贯穿始终的信念,即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历史的发展应该像有机体的生长过程那样,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都应该从源远流长的历史事物这一土壤中生长出来,而不应该让机械主义撕裂这种有机生长的过程;为确保历史的有机发展,处于“现在”的人类必须保持与过去的沟通(也意味着与未来的沟通)。与此有关的是“有机共同体”和“英格兰特性”的思想(一种公共文化的思想),其轨迹可以在狄更斯、乔治·爱略特、哈代和豪斯曼等人的作品中发现。

第4卷为《文化观念拓展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主要探究从爱德华时期到二战结束之前的英国文学典籍与文化观念的互动。英国社会文化观念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这得益于众多英国文学典籍作者的推动,与此同时,拓展了的文化观念也促使英国文学典籍产生了一些新特点。

20世纪上半叶对于英国社会来说,是一个危机重重的时代:物质进步与精神困惑交织,宗教权威与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社会变革的质疑与批判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思想格局经历了世纪末的转变,经历了进化论、进步主义、物质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碰撞与洗刷,特别是帝国的衰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世界大战的重创对英国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身份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康拉德、威尔斯、艾略特、福斯特、乔伊斯等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表达了对人性的热切关注,探索了社会变革和战争灾难所带来的文化困境,也蕴蓄了一种宏大的文化历史内涵。

第5卷为《文化观念裂变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主要考察二战后英国文学典籍与文化观念的互动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观念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以致新一代作家必须回应这一冲击,而这种冲击和回应导致了文化观念的裂变;这一新的变化影响了当代的英国文学典籍,同时又得到了后者的反映和折射。

换言之,一些重要的文化观念──如关于“共同体”和“英格兰特性”的观念──出现了多样化和多重性的趋向,甚至出现了“反文化”这样一些术语,随之出现的是文学典籍在文化诉求和道德关注等方面产生的新特点。对这些新特点的研究,体现于对如下问题的追问: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营造“共同文化”?如何打造新的共同体?“英格兰特性”究竟是否存在?以斯威夫特、巴恩斯、A.S.拜厄特、麦克尤恩和希尼为代表的当代作家在这些方面描述了什么样的新愿景?这些都是本卷要回答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是对前面各卷的呼应。

本卷还有一个主要观察点:这一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仅深刻地反思并回应了人类经历战争浩劫之后,社会急剧转型所引起的各种问题, 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样性,而且自觉地担当起了战后民族特性和民族身份重建的职责; 这些回应的方式和特质,是本卷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卷的立论有一个前提,即随着社会、历史语境的转变,文学作品在战后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文化内涵。例如,大量受到良好教育的工人阶级子弟进入了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并为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呐喊,因而出现了“少数人的文化”和大众的“共同文化”之争。许多文学家和批评家都卷入了这一争论,从中丰富了文化观念的内涵。又如,二战在结束战争的同时,也终结了人类“线性进步”的神话,这给当年由狄更斯等人开创的、针对“进步”话语的批评语境增添了新的语料和新的视角,进而促使文化批评向新的深度拓展。关于人文与科学的“两种文化”之争,也极大地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化观念之间的互动。透过所有这些争论,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处于更深层次的)思考:英格兰传统文化是否需要重构?能否重构?怎样构建一种体现平衡性、包容性、多元化的“新英格兰特性”(New Englishness)?在建设自己家园/共同体的同时,能否学习其他共同体,并与之和谐相处?这些问题反映了新一代英国文人的文化诉求和道德关注,也是本卷要一一细究的重大问题。

本课题的第6个子课题为翻译项目,即补译或重译与上述子课题内容相对应的代表性文学典籍。在英国文化观念史中,许多意义重大的文学作品尚未译成中文,如艾狄生与斯蒂尔的《旁观者报》。另外,有些已经问世的译作存在着较大的质量问题,如罗斯金的《芝麻与百合》等。本子课题计划从上述4个时期中,各选1部长篇代表作进行翻译,每个长篇配以5-6个短篇(或长篇的节选),进而与各子课题形成呼应,为各子课题中的阐述提供更深厚的佐证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在整体构思以及具体文学经典研究中,其基本思路按照四个步骤展开。

首先,从英国文化观念流变的视角重新整理并阐释英国文学典籍。

由于文化观念的流变影响着文学典籍的生成,因此本课题拟根据文化观念内涵的萌发、成熟、拓展和裂变等过程,重新划分英国文学的发展阶段,选取凸显文化观念演变脉络的文学典籍进行新的阐释。就研究路径而言, 本课题将追溯文化观念的发生学脉络,评价英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相关典籍的形成和发展谱系中的位置。

其次, 从英国文学典籍的文化功能这一视角, 考察相关典籍如何引领英国文化走向,促使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文学典籍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与推动者,也是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捍卫者,具有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坐标原点价值,反映着一个广阔的领域,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典制、风俗、道德、思想、文字等多重文化观念,这一切都为我们考察文学典籍在引领文化方面的作用,提供了学理依据。对体现文化观念内涵的关键词的梳理,构成了上述研究的路径──本课题拟围绕“转型焦虑”、“愿景描述”、“共同体的和谐与秩序”和“民族良心”等关键词来阐释文学典籍,分析并归纳各个时期(尤其是现代化转型期)英国文学在引领文化走向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及其特点。

再次,从英国文学典籍中的审美维度和价值语境入手,甄别文学作品中有助于文化传承的审美特性。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审美维度本身就是文化和价值的言说,因此本课题以此为研究路径之一是不无理由的。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F.R.利维斯、威廉斯、克莫德、戴维·洛奇、特里·伊格尔顿等人的学术成果,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学理依据。

最后,挑选对英国文化观念的演变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补译或重译)。翻译能够加深对相关典籍的理解,有助于后者的阐释。从另一角度看,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和阐释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两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从译介学和阐释学原理中找到学理依据。我们将确保翻译子课题组与其他各子课题组之间的及时互动,以提高整个研究的水平。

还须强调的是,本课题将始终保持本土意识,即结合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和发展,以及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整体发展及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贡献这一视野,来考察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从中汲取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方法,采取外国文学研究的民族立场,通过面向世界的学术环境和行之有效的中外文化交流,服务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五、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1)怎样真正体现文学典籍和文化观念史的双向阐释?这是本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研究工作以本课题的思路对一种民族文学进行过大规模的系统研究,没有以全面、具体、细致的方式阐释文化观念与文学典籍究竟如何在文明的漫长进程中相辅相成,从而在各个历史关头对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发挥作用,而这恰恰是我国文化建设所需要借鉴的内容。

2)如何界定“文化”概念及其内涵,是本课题拟解决的另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如威廉斯所说,文化之所以是整个英语语言中两、三个最复杂的概念之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经历了好几种欧洲语言的历史演变,盘根错节,而主要原因是它目前已被好几个截然不同的学科用作重要的概念,而且被用在好几个互不兼容的思想体系中”。换言之,文化定义因历史时期不同而不同,因学科不同而不同。如何提炼出适合本课题的“文化”概念,梳理反映其内涵的关键词,构成了关键的关键。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展开的“文化批评”、“文学性”和“现代性研究”等学术热点话题至今仍在继续,本课题研究是上述学术热点的有机延伸,既具有思想史和文化史追根溯源的性质,又是对当下种种研究热点的积极回应和参与。如何在这种参与和回应中秉持中国人的眼光,形成本土研究范式,真正实现同领域的东西方对话,这是本课题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

4)本课题需要辨析几组相关联的概念:1)文化与文明的关系;2)文化批评与现代性的关联;3)英国文化批评与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关系;4)文化批评与文学性和文学的疆界问题;5)文化批评与文学伦理学。在相关研究中,这些概念常常被混淆;如不予以澄清,便不足以完成本课题。它们的辨析,需要带有跨学科性质的、大量细致的阅读,这也构成了本课题的难点之一。

2.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1)本课题在选题上具有创新意义。迄今为止,在文学典籍中“追溯文化观变迁”的学术专论不多,而且都只停留在断代史的层面;更遗憾的是,相关研究往往未能用文本的细读来做支撑。本课题的研究则是对一种民族文学进行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并力求在文本细读方面形成特色。

2)就学术观点而言,本课题的创新性在于论证如下两个核心观点:

第一、英国的文化观念史,就是英国社会在经历现代化转型的漫长过程中的焦虑史与愿景史。在过去的三百多年中,人类社会的头号变化非工业文明的崛起莫属。由它引起的社会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自然激发了文人学者们的回应,其内容和性质恰恰在文化观念的演变轨迹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观念的最重要内涵是对社会转型的回应;虽然还有许多其他内涵,但是前述内涵跟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变化密切相关,因而本课题的文化之旅从社会转型开始,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第二、就最主要的文化命题而言,伟大的英国作家们在不同时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即生活质量不在于发达的工业、诱人的科技经济指标、与日俱增的物质财富,而在于共同体的和谐,在于精神与物质的互补和平衡,在于行为方式的优雅与得体,更在于心灵的尊严和高贵。

3)就研究方法而言,本课题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力图克服常规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思潮流派研究所固有的局限性,关注英国文学典籍与文化观念史的互补、互释和互证。文学典籍和文化史研究相结合,把文学典籍从审美愉悦的层次上升到文化观念史研究的高度,阐释更全面,意义更重大。

第二、本课题的展开将不仅围绕所选作家的文化观及其理论表述,而且将围绕他们的批评实践和创作实践。以往的相关论著,或偏重于他们的理论表述,或偏重于他们的文艺作品,因而很难说透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改变这样的格局,本课题拟在剖析每位重点对象的文化观之后,都要选择相关的文艺作品来进行细读。从实际意义上说,这种细读比阐述有关作者的文化思想更为重要。威廉斯曾经说过,要研究卡莱尔的文化思想,最重要的是他对所在时代的回应本身的品质,而他采用的术语、公式和思想形态则是第二位的事情。卡莱尔是如此,本课题的其他重点研究对象也都是如此。了解他们的思想走向,这固然重要,但是他们的精思卓识,往往不能用抽象的语言来概括,而只能通过具体文本的肌理来体悟,更何况他们个个诗文高妙,不细读不足以领略其气骨神脉。当然,细读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对语境的把握。对任何一部具体作品的解读,都要作语境化处理,这将是本课题一以贯之的原则。

4)就分析工具而言,本课题将不仅使用纸质材料,而且还将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和语料库等工具,用来分析文学典籍中词语和意象的频率,等等。

5) 就文献资料而言,本课题力求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将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非主流”文学也纳入研究范畴,打破“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流行作家”和“经典作家”的传统界限,如把《魔戒》这样的文献作为阐释对象。

第二、注重收集、整理原始文史资料(特别是珍藏在英美各图书馆的信件、原稿),注重把文学作品和相关的评论参照着研读,不偏废任何一方。换言之,要重点抓两头:一头抓第一手文献资料,另一头抓第二手资料。

6)就话语体系而言,本课题拟坚守本民族的学术立场,结合本民族的话语体系,同时兼顾中西两种学术话语体系的比较关照,充分考虑到特定文化或文学现象所蕴含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局限性,对考察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力求论证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一方面凭借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来审视英国文学和文化,另一方面在对英国独特的民族经验、社会价值观的体悟之中,以一种“他者”的眼光来反思当下中国的文化与文学建设,以期对中国社会现代价值观的构建发挥某种潜在的推动作用。

六、研究基础

1、研究条件

本项目责任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以“人文振兴”的理想立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投入巨大,发展迅速,能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支撑。该校的外国语学院是浙江省外文学会的会长单位,英美文学研究团队实力强劲,经验丰富,共已经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0项。

本项目的合作单位能为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合作单位湘潭大学在外国文学学科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拥有6位教授与2位博士生导师(包括外国语学院的4名教授),在英国作家研究、文化批评方面成果丰硕,能切实保障子课题的顺利进行。

课题组还将聘请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新奥尔良大学、中国社科院、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学者担任顾问,进行指导。

2、研究队伍

本项目首席专家殷企平教授一直致力于英国小说理论与文化批评研究,新近主持并完成国家“十一五”社科基金课题“‘文化辩护书’ ──文化主义传统中的1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曾经主持并完成国家“十五”社科基金课题“英国小说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这两个项目都是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化观念变迁语境中的文学典籍研究,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基础。

本项目子课题的负责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英美文学研究者,且多有主持国家基金项目的经验。陆建德研究员、李公昭教授、曹山柯教授都是在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内兼有丰硕成果的卓越学者,胡强教授和欧荣教授已经分别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秩序与责任──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小说伦理主题研究》和《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研究》,均可以视为本课题的前期准备。

子课题负责人有: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曹山柯(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殷企平(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胡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欧荣(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李公昭(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七、中期成果与最终成果及项目分工: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由首席专家殷企平全面负责,统一协调。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各分卷的相关研究工作。

力争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发表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完成最终成果--5卷集系列学术专著《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和4辑本《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译丛》。

中期成果为系列论文(含专栏论文),最终成果为系列专著(5卷),外加4辑译丛。具体分工如下:

第1卷:《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总论卷》(20万字) 陆建德研究员

第2卷:《文化观念萌芽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22万字) 曹山柯教授

第3卷:《文化观念成熟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22万字) 殷企平教授

第4卷:《文化观念拓展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22万字) 胡强教授

第5卷:《文化观念裂变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22万字) 欧荣教授

4辑本译丛:《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译丛》(92万字)李公昭教授

2016年12月前举行《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系列丛书首发式,并举办“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通过各种渠道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本课题成果进行评判,虚心听取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开拓新的研究疆域的可能性。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