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洲藏斯坦因新疆考古档案整理与研究”举行开题报告会

2013年03月18日13:3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由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冀青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批)“欧洲藏斯坦因新疆考古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140),于2012年10月10日正式立项。2012年12月3日,该项目在兰州大学举行开题报告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荣新江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高田时雄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柴剑虹教授、敦煌研究院李正宇研究员、马德研究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教授等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该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朱玉麒教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冯培红教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曜新博士等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报告会。

开题会上,首席专家王冀青教授首先向与会者汇报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王冀青教授在汇报中介绍了该项目的选题价值、研究历史、总体结构、子课题内容、研究方案、资料基础、重点难点、创新之处、预计成果等8个方面的内容。王冀青教授在汇报中总结说:“斯坦因于20世纪上半叶先后四次在中国新疆及其周围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学发掘活动,将出土于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甘肃敦煌莫高窟等地的十余万件珍贵文物劫往域外,构成新疆考古学、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文物基础。对于斯坦因的考古活动及斯坦因搜集品的研究,百年来一直是新疆考古学、国际敦煌学研究最基本的课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解决新疆考古学、国际敦煌学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还必将为中亚考古学史、敦煌学史、中外关系史、国际东方学史等相关领域提供一大批原始资料。”王冀青教授针对研究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恳请与会专家提出宝贵建议和相应对策。王冀青教授最后补充介绍说,自该项目正式立项后,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已开始投入研究,并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总部设在英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的“国际敦煌学项目”已来信表示,两大项目可以在基础资料的整理方面进行国际合作,首先从牛津大学藏斯坦因档案入手,通过数字化手段,逐步为欧洲藏斯坦因新疆考古档案拍摄用于研究的资料照片。

子课题负责人朱玉麒教授也汇报了该项目的意义,以及部分子课题的起因和研究计划。朱玉麒教授认为,保存在世界各地的斯坦因档案,也是研究晚清至民国北洋政府、南京政府时期新疆历史的珍贵史料。正如印度人必须研究玄奘一样,中国人现在也必须研究斯坦因。虽然斯坦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不能以人废言,对斯坦因相关档案的研究十分必要。朱玉麒教授还介绍了首席专家和部分子课题负责人于2012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就项目设计等进行座谈商议的过程。朱玉麒教授代表课题组表示,一定不会浪费国家的经费,保证顺利完成该项目。

随后,各位专家委员针对该项目方案建言献策,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高田时雄教授认为,由于该项目的特殊性,由首席专家直接参与领导各子课题研究的方式比较好,可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在研究之初,与“国际敦煌学项目”一起合作进行原始资料的数字化整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对于斯坦因档案的收藏机构,高田时雄教授补充说,还应该注重俄罗斯外交部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等机构收藏的与斯坦因新疆考古有关的档案。此外,在日本也保存有许多和斯坦因有关的档案,包括日本外务省档案局中保存的相关斯坦因资料,以及斯坦因写给日本学者的信件,都值得关注。

李正宇研究员认为,该项目涉及对斯坦因如何评价的问题。学术界内外对于斯坦因的争议,过去受政治方面的影响太大了一点。对于近代中国敦煌、新疆文物的流失,斯坦因确实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一点无可回避。但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斯坦因在促进中国西北考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开拓之功。对于斯坦因作为学者的一方面,应该有一定的正面肯定,不能因人废言。应该把斯坦因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不能够完全将斯坦因当作盗贼来评价。希望该项目完成之后,应该对斯坦因在学术方面的贡献有个证明。

马德研究员认为,斯坦因长期在英属印度工作,他在新疆获得的很多文物也都留在了印度,因此应该注重印度收藏的斯坦因档案,将其包括在该项目的研究范围之内。不能因为题目中限定为“欧洲藏”,就忽略了对印度藏斯坦因档案的调查。

柴剑宏教授在发言中认为,斯坦因在中国西北考古已经过去100年左右的时间了,应该有一个研究斯坦因档案的集大成式的项目,因此该项目意义重大。该项目虽然研究欧洲藏斯坦因档案,但从材料的印证角度讲,确实应该将日本、印度等非欧洲国家藏斯坦因档案材料囊括进来,使其互相印证,在这方面的项目拓展是很有必要的。斯坦因的前两次新疆考古在清末进行,满文档案中应该有关于斯坦因的记录,譬如地方政府向中央朝廷的报告之类,希望该项目作一番调查。在整理斯坦因新疆考古档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档案学的学术规范,应该特别注意档案的辨识、辨伪、辨真问题。要特别注意斯坦因与伯希和等探险家之间的往来通信,因为其中提供的信息也涉及斯坦因在新疆的一些活动。柴剑虹教授最后说,对于斯坦因的评价问题,虽不是该项目的主要目标,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应首先搞清楚相关事实真相,再对斯坦因作出客观的、学术层面的评价。如果该项目能将斯坦因档案整理、研究清楚,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对于未来的学术研究肯定是有好处的。

荣新江教授在发言中回顾说,该项目首席专家已经几十年如一日搜集相关资料,就等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样一个出口,今天如愿以偿。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5方面的问题。第一,最好能将该项目研究和后来的新疆考古工作联系起来。现在从事新疆考古的学者,不太熟悉斯坦因的新疆考古记录和档案,对于斯坦因当年挖掘过的遗址废墟,以及斯坦因的定名和编号,有时候对不上号。因此,该项目在整理研究斯坦因新疆考古档案时,最好能参考今天的新疆考古调查结果以及考古发掘成果。第二,在整理斯坦因新疆考古日记、档案以及选编图版时,最好的方式是当年斯坦因自己出版报告书时使用的方式,即将图片镶嵌到文字的相关位置上去,使图文结合,更有意义。第三,虽然该项目研究的对象是欧洲藏斯坦因档案,但也应该关注中国新疆档案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斯坦因档案。新疆档案馆中的材料非常混乱,还没有完全刊布,可以进一步发掘。此外,当年反对斯坦因第四次新疆考古的中国古物保管委员会的成员中,很多人留有日记和书信,如果该项目能够对此加以发掘,会将研究做得更圆满一些。第四,该项目最大的难点,是时间问题。档案整理过程中需要辨识斯坦因的字迹,费时费力。如果是自己做学问,可以慢慢做。但是现在拿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就必须有个时间表问题了,一定要保证这个时间表。建议兰州大学少给首席专家安排一些课程,以保证他能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该项目研究中去。第五,该项目应该包含斯坦因在敦煌等地的考古档案。斯坦因的新疆考古和敦煌考古实际上是一回事,在整理研究斯坦因第二次、第三次新疆考古档案时,绝不能把敦煌、黑城等地的部分砍掉,一定要保持其完整性。我们期待着能够通过后续滚动资助等方式,使该项目能把敦煌等部分也做出来,否则的话,我们关于敦煌的很多疑问依旧搞不清楚。

陈文江教授代表兰州大学科研主管部门表态说,鉴于该项目意义重大,规模宏大,当第一批成果出版以后,学校将会向国家社科基金提出后续滚动资助申请。郑炳林教授代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表态说,研究所将全力以赴支该项目的研究。首席专家王冀青教授最后作了简短的总结发言,表示要认真汲取各位专家和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5年时间里,带领全体项目组成员,按时、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