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德国古典哲学与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开题论证会召开

2013年03月18日10:4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论证会开始

01月19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德国古典哲学与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开题论证会在科技楼德国中心举行。华中科技大学校副校长杨勇出席了开题研讨会。开题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哲学院邓安庆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李工真教授、武汉大学哲学院何卫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高新民教授、湖北大学哲学院高乐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王歌等担任专家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德国中心主任、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余翔,外国语学院院长樊葳葳,科学技术发展院文科处副处长方梅,以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哲学系邓晓芒、张廷国、王晓升、董尚文教授,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谭渊副教授,以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Hans Feger教授和相关师生等参加了开题会。

杨勇副校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希望课题组能够联合各方面专家开展攻关,要高度重视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要在提升学校社科研究实力的同时服务于国家战略;要高度重视研究的国际化,在国际化的视野中展开具体的研究,既要做到引进国际最新的研究内容,又要做好课题成果的外译工作,力争产出具有国际水准的高质量成果。杨勇副校长同时表示,学校将为课题实施提供支持和相关服务。

课题组首席专家邓晓芒教授从研究的背景、内容、计划、方法、资料、人员组成及预期成果等方面对课题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邓晓芒教授在汇报时重点陈述了课题的创新和特色,他指出课题研究把德国文化传统的眼光纳入到对康德和黑格尔这种最为晦涩抽象的哲学研究中来,同时又在文化研究中尝试立足于哲学的高度。研究特别强调每个参与者超出自己本专业的狭隘视野而与相邻学科甚至跨学科领域进行比较,由此产生对本专业由于“身在庐山中”所不可能具有的自觉意识和深入把握,这是一大创新。此外,课题“句读”式的研究方法,教学相长的研究过程,从自身的眼光和思维构架即用“努斯精神和逻各斯精神的对立统一”来看待西方哲学和文化精神的基本模式,一并构成了课题研究的创新特色。在邓晓芒教授的陈述之后,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对各子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

二、专家组意见及建议

与会专家就课题的研究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德国古典哲学与德意志文化研究中的突出问题。专家组指出,课题试图以对康德、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深入研究为基点,扩展到德国现当代哲学和整个德意志文化精神领域;强调德国古典哲学对德国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整个德意志文化与哲学的内在联系,这在选题上达到了整体和宏观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由于课题在研究中同时关照了文化的视野以及中国的文化观,试图讨论德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此外,专家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建言献策,提出了非常多有益的建议。何卫平教授提出了五个问题,问题一:句读只是一种思路,解释学还有其他的思路,是否可以打开思路,使用更丰富的方法。例如Strauss斯特劳斯的解释学实践,是否可以借鉴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法甚至创新。问题二:关于课题一,课题论证第四页,“英国国家不适应”,他认为英美与德法之间的区别,更多的应该是价值选择的不同。问题三:关于研究方法,课题论证第四页解释句读时指出,“以句子为单位和全息解读”,然而这两种方法整体上并不能完全区分,并不不构成两个方法;整体与部分本身就联系在一起。问题四:关于术语统一问题。在课题论证中出现了“解释学”与“诠释学”,希望术语能够统一。问题五:费希特在古典到当代转换中的地位和作用,应予以重视。此外,费希特到康德--两人的对话与辩论,使研究者能深入看待过度变化,这也是一种方法。

高新民教授提出了五个建议,建议一:句读与整体理解相互结合。在佛教解释学中有“玄译”之说,指的是以文字为基础,侧重整体解释,可以借鉴。建议二:在国际学术背景下,与西方学术前沿接轨。做出国际一流的成果,进行学术成果外译。建议三:重视分析哲学的视角。建议四:对德国文化做深度思考,考察从“古典到现代”转折过程中的各个学派,例如迈农、布伦塔诺等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建议五:将哲学与文化贯通起来。

高乐田教授认为邓老师的课题论证内容深入,句读式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创新。这种做法很少有人实行,让人印象深刻。同时,由于是句读,所以任务很艰巨。他提出了三个问题,问题一:主课题与子课题的主辅关系如何表现,如何形成一个整体。问题二:子课题一“德国古典与当代”的思想关联缺少中间的过渡环节,以及这些环节在过渡中的关系和地位;需要对逻辑进程进行梳理。问题三:子课题五“中国文化观的比照”,侧重德国看待中国的一面,而缺少另一面中国看待德国的态度,建议双面观使现实意义更充分地彰显出来。

李工真教授指出,哲学不关心历史,历史是惧哲学的深度--这说的是哲学与历史的脱节,这一问题在该课题中也存在。他认为这一问题具体地体现在以下四个子问题中,问题一:子课题一,古典到当代的联系--仅仅是哲学的联系,需要从历史角度回应中间环节。问题二:关于子课题二,历史研究方面国外出版了多部专著,2010年出版了《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影响》,阐明子课题二:历史研究方面国外出版了多部专著,2010年出版了《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影响》,阐明了法兰克福学派拒绝接受美国文化,予以批判的进程。另,《偏见研究五卷本》关于流亡学派的研究,为研究者展现了相关的背景研究。这些都是本课题需要注意的背景。此外,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在继承德国古典时,在政治、文化、社会的观念上是分离的,而且存在重大分歧。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在文化斗争(国际主义和孤立主义以及纳粹上台)中进行分析,才能出现一个立体层次。问题三:子课题三的问题在于,究竟德国宗教精神在前,还是德国古典哲学精神在前?(1)马丁-路德对德国宗教的影响就是引起了宗教分裂。所以一开始要界定清楚,本课题研究的是新教精神。(2)马丁-路德对德国社会整个影响,使原本分裂的德意志,地理、政治加诸了信仰的分裂。(3)马丁-路德对学术的影响,就是形成“外在奴役,内在自由”的学术精神气质。面对矛盾,学术精神把世俗看作必要的祸害。新教徒的知识分子,‘寻求’信仰的理想状态--超脱;他们避开非精神的政治干扰,找到自身的精神支撑。问题四:子课题四文化视角是由Feger负责,在这一部分中无法回避的是文化的两个传统,其一是唯心传统,Kant Hegel为代表,另一是浪漫主义传统,Ficht等为代表。唯心是世界公理,是理性。而文化民族主义,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在这一传统中,德国古典到现代哲学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回应,而且是有趣而精彩的。

王歌研究员表示邓晓芒教授句读的方式是他几年来研究的非常令人受益的方式,在文法上是概念史的方法,注重概念在语境,在社会历史当中的思想演变。目前有一个更为细化的,改变大哲学(康德黑格尔)的趋势,如马赫作为哲学对话中连接性的对话作用。依此而视,本课题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她也对课题研究提出了两个建议,建议一:预算太少了,应该再有译成外文介绍到西方世界的预算!建议二:何卫平的建议比较好,可以考虑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

三、课题组成员发言

课题组相关成员在聆听了专家组的意见之后,由德国专家Hans Feger教授和张廷国教授代表课题组进行了发言。Feger教授指出,十年前他曾参与北京随后上海的德国研究中心,很高兴武汉这一重要的德国研究中心也能深入。德国的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德国哲学是作为主导的元科学承担着奠基作用,因而对德国哲学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接下来,Feger教授从德国古典哲学、浪漫主义、诗与哲学,解释学以及哲学与政治、宗教四个方面做了相关陈述。首先,研究者通常所说的德国古典哲学,之前曾翻译为德国唯心主义,在某种意义上直接译为德国哲学。在整个发展上带有某种神秘的面纱,也就是说确实有它晦涩难懂的一面。慕尼黑的哲学家曾经说,从1781到1831这50年(即康德发表纯批到黑格尔去世)所创造出来的成果是在整个思想史上是令人吃惊的。如此强度和创造力自希腊哲学、古典哲学之后只有在德国古典哲学再次呈现出来。这体现在创造力的快速和一个哲学家对之前哲学家的批评和超越--这是德国哲学的特点。

人们关于这一时期关键的时间界定是有分歧的,比如说通常人们就把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起点,但是某种意义上说康德自身的学术处境又处于另外一个传统当中。另外有人认为若从德古内在来看,是费希特1794、1795发表的《知识学》才真正开始一种德国古典哲学,从这一方面来看是不是就从黑格尔的离世作为一个边界也是值得存疑的,因为也有人说德古唯心主义是通过谢林哲学完成的:谢林在1842年的哲学教授就职讲座时,国王说谢林的哲学把黑格尔这样怪兽一样的哲学给驱遣了。那么如何来定义谢林和黑格尔的地位角色呢?应该说在十九世纪中叶左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塑造了文化和整个的国家的概念,因为它还界定了比如法律政治对国家的理解,整个广泛意义上的德国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多元的 古典的特质,都是通过德古哲学的战歌胜利所慢慢呈现出来。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与德国古典哲学并行的浪漫主义。这两者构成一种对话的关系。浪漫主义者当中是以诗人为主导的,它以一种非常有创造力的方式一方面对古典哲学进行了评述支持,同时又进行了批判。一定意义上说浪漫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一个硬币的两面。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的文本当中,主要是黑格尔荷尔德林和谢林共同撰写了相关文本,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将在所有科学和艺术破灭之后还会保存下来。这句话体现了整个德国浪漫主义思想的内核。

这也意味着,德国浪漫主义的角度来看文学或者诗与哲学是不可分割的。要想了解德国浪漫主义也要在德古哲学的背景下关联中来展开的。德国学者萨弗兰斯基 <http://www.baidu.com/s?wd=萨弗兰斯基&f=12&rsp=0&oq=safulansiji&tn=monline_4_dg&ie=utf-8>甚至说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是诗人席勒。如果看一看海德格的文本对诗人荷尔德林里尔克克拉克的阐释,或者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他对席勒的引述,可见哲学家与诗人之间的密切关联,而且在那个时代的话很难界定什么是诗性的什么是哲学的。

第三是诗与哲学,解释学。当研究者谈起德国文化出口时常常谈起两样东西:一个是哲学一个是诗歌。那么谈到诗和哲学之间的创造力和关联就是解释学。它在德国有其尴尬的位置:哲学和文学之间的学科所涉及的是理解和解释,从圣经的解经传统而来,经由马赫、狄尔泰 伽德默尔,要求对整个的解释还有教化的机制,这对哲学对文学都很重要。那么解释学作为学科有其独特的方式,希望找到一个针对研究对象或文本的一个恰当的方式,就是说它对自己的解释是有反思的,总要找到一个和文本相对应的方式,即有方法上的开放性,这与德古典哲学或思辨哲学强调体系整全相对封闭的建构是不一样的。解释学更希望对思想有个解释的过程。他指出德国古典哲学有生发性的,从它当中衍生了比如阐释学。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就具有诗性的和哲学性的双重特质所以滋生了新的哲学问题,新的发展脉络中比如胡塞尔现象学脉络、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脉络,以及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都可以找到其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虽不敢说全部都从德国古典哲学汲取了营养,但受其影响是很明显的。

第四,哲学与政治、宗教的关系。德国哲学包含了神秘,Feger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它受新教的影响,从图宾根等教会学校等可见独立于天主教的教会传统又独立于开明专制体系,如此生发出其哲学的关于国家的政治的思想。正是这种独立,使得在50年的密集发展中可见其独特风格的方式,比如威廉洪堡、谢林、黑格尔在大学授课时,当时许多政界的人物是作为听众听课的。可见政治家是希望从哲学家那里学习治国的:某种程度上实现着柏拉图在理想国的设想。德国古典哲学有这样的理念:其真正的理想或者说其根基不在于政治、宗教上,而在理性上。而诗正是能够支撑对理性的强调的理想,理性的理念。在这个意义上比如在传统当中,研究者如何理解思想、理性、和精神这些范畴,并且对这些范畴的理解是如何通过经验转义到实践当中。这个项目当中采用的这种句读的文本细读的方式,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不仅仅涉及到一个理解问题,比如他曾用两个学期逐字逐句的读谢林的《先验哲学体系》这样一个并不长的文本,这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理解,而更在理解之前要学会一种思考的方式而这恰好是难的!

因此他非常支持邓晓芒教授所提出的句读的方式,因为研究者若想在长远的路径上取得成果,细读是重要的。在参与课题研究时,Feger教授一方面要完成有关于德国哲学和文学和文化关系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他非常愿意尽可能地引荐他在德国同仁,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专家到课题组的团体里来。再者,他也希望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英文德文推介到西方世界。

在Feger教授的发言之后,张廷国教授指出课题涉及的诸问题,包括古典哲学与文化之间关联的研究,古典哲学的当代效应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等;研究这些问题的背景是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德意志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契合。因此,课题研究中会将哲学、文化融通起来,力争做到对德意志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面观,以提升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针对专家组的建议,他表示会后会组织讨论,融入到研究中去。结合专家的意见,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会注重引进和外译工作的并重。

四、专家组决议

专家组经过讨论之后一致认为:邓晓芒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德国古典哲学与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试图以对康德、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深入研究为基点,扩展到德国现当代哲学和整个德意志文化精神领域。该课题强调德国古典哲学对德国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整个德意志文化与哲学的内在联系,这在选题上达到了整体和宏观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该课题在研究中同时关照了文化的视野以及中国的文化观,试图讨论德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该课题独特的思路使研究将超出专业的界限,既立足于哲学的高度,又能够在文化研究中进行比较,这是该课题的一大创新。此外,课题“句读”式的研究方法,教学相长的研究效果,以及从自身眼光和思维构架去研究理论问题的思路,可说是都体现了该课题的创新特色。该课题预计出版专著八部,译著六部,系列论文四十余篇,这些成果对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而言是非常充分的。从课题组成人员的研究准备和前期成果来看,课题组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一目标。

与会专家组建议课题组在研究方法、德国古典到当代的逻辑线索、研究的哲学与文化的贯通性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最后,与会专家组成员经过讨论表决,一致通过了《德国古典哲学与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开题论证。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