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进展情况报告

2013年03月11日14:22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迄今主要进展情况

1、顺利开题并举行第一次课题研讨会

本项目在本年度立项以后,课题组在原项目申报的基础上,经多次研讨,于2012年5月18日精心组织了开题报告会。 由全国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陆学艺教授、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蔡禾教授、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发玉教授、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姜安教授等著名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出席了开题报告会,对课题组所作的开题报告进行了评审。

这一课题的立项,是深圳市和广东省乃至香港的学术合作的结果,对于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林有能、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冯达才出席了会议,并代表广东省社科联和规划办讲话。黄发玉代表深圳市社科联讲话。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向与会专家和领导汇报了近两年来深圳大学社科研究的思路和举措。

来自深圳大学、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的各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及有关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报告会。

课题组首席专家吴予敏教授从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目标、逻辑框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实施计划和预期成果等六个方面汇报了该课题的研究构想。 课题组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本着落实“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要求,整合了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财政学等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力求将问题意识和科学方法有机结合,将学术创新和施政改革统一起来。课题组立足于农民工集聚度极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开展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采取“需求与供给”相对应的分析框架,研究农民工文化需求的特点,特别是80后和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变化,总结国内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尺度衡量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突出“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一主线的探讨,重点分析实现这一过程的政府行政责任与绩效评估、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公共服务的社会合作机制、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应系统,提出新的经验研究成果和政策思路及施政建议,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特点的农民工文化融入城市的路径和标准。

评审专家认为,该课题研究的问题是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文化部社文司于群司长在讲话中说, 目前对农民工的研究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都不少,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特别是将学术研究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对策方案的非常少。因此,党政主管部门对此课题的研究非常支持,有很高的期待。建议课题组集中探讨如何将农民工尽快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主题,在研究过程中,将学术界、行政管理界和农民工代表结合起来。傅才武教授提出,在农民工文化问题的研究中要超越社会现象,从历史纵深和社会现实多角度看到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凌继尧教授指出,要充分意识到这一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化性,以及研究成果如何落地的问题。黄发玉教授和姜安教授从深圳30年的社会发展的经验以及国际化背景着眼,指出此课题研究要有国家使命感,要站在更高的价值取向和国际视野上反思政策导向,突出问题意识和制度创新。陆学艺教授建议课题组要体现研究的有限目标,以深圳作为农民工文化服务的典型加以深入研究 。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社会建设必须跟上,否则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深圳是经济特区,发展速度是世界奇迹,也是农民工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反映了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蔡禾教授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研究课题。他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向课题组提出了若干中肯的建议,包括对农民工及其文化需求的多样性的概念界定、农民工文化需求与社会其他阶层的比较、学术研究的国际参照、理论概念的可操作性、研究取向的伦理尺度等。

与会专家和领导认为,课题组充分利用深圳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践经验,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问题意识突出,研究目标明确,可望经过扎实的经验研究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深圳大学近年来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思路明确,措施得力,连续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反映了该校社会科学研究团队开始发力。希望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更有效地凝练学术方向,更有力地推进学科建设和学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社科研究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学术创造力和影响力。

2、课题组对研究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课题组于今年7月初召开多次会议,对研究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主要包括(1)讨论研究核心概念,确定本项目综合调研计划思路;(2)研讨各子项目研究计划及目标管理;(3)讨论项目运行管理模式、文献资料和经费管理办法;(4)确定了以深圳地区为主要调研区域的调研方案,并开展实地调研。

在6月以后,重点开展了前期文献和数据研究工作,汇集迄今为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机构研究报告、相关文件等),建立课题组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初步确定了研究问题框架和调研指标体系,并走访了国内目前集中开展农民工问题研究的主要学术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对问题框架设计、调研抽样方案、质化研究选点、调查问卷设计等进行咨询研讨;确定了主课题报告和各个子课题调研相互衔接、以深度调研为重点的调研思路。同时对于课题经费使用方式作出了相应制度规定。

3、对选定的相关区域的农民工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以及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情况进行了第一轮调研

本课题组用大概三个多月的时间,开始根据初步拟定的调研框架分别对深圳地区的白石洲、龙井村点(针对特区内服务业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龙华点(特区外制造业农民工群体)、大浪点(特区外混杂型农民工群体)、布吉点(特区内外交界处的建筑装修业农民工群体)进行了抽样调研和深度访谈,以便为开展整体性调研取得第一手经验。

4、对深圳地区的为农民工提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进行重点调研

(1)对深圳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和初步访谈。深圳政府比较重视将外来工的公共文化服务,将外来劳务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两个重点之一。在这方面的具体措施有:积极搭建文化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学历教育三大平台;探索了“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的模式;推出“外来劳务工文化服务工程”,由市区财政、市宣传文化基金都会向该工程提供资金资助,负责阵地建设、资源提供和人员培训。目前,“外来青工文体节”、农民工图书馆和文化素质培训等成为闻名全国的农民工服务品牌。本课题组根据这些情况,先以深圳南山区为个案进行了调研,对区和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了解相关文化学历教育及社区活动的情况,以及基层政府与企业在满足农民工及其文化教育需求等方面的协调及运作。重点调研基层管理部门对农民工的文化供给、在深企业为农民工提供的文化服务状况。调研中发现一些优秀企业会注重社会文化参与以提高自身品牌价值,提升农民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而一些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下相对短视,文化意识比较滞后;基层组织一般是通过工会这条线与企业农民工联系相关事务,但这个纽带非常脆弱,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工青妇的定位及职能作用值得研究和加强。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一些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比较活跃。其中一个典型的社团,下设多个文艺活动的类别,经常走进社区进行演出。本子课题组成员中的研究生们正在对其进行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本课题组对一些企业进行了实地访谈,包括Ramaxel公司、郎婷公司、瑞尔德印刷公司等,涉及服装、电子、印刷、商贸、汽车配件、手机配件等。调研主要包括它们的内外文化建设情况、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与需求。

二、初步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路

1、深圳正在尝试“科技+市场+文化+政府”四位一体的为农民工提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方略

本课题在初步调研中了解到,以往对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相对单一,仅仅将公共文化服务看作单一公共财政支持的事业。如何启动科技的动力,如何调动市场的作用,也是重要的课题。

(1)IPTV的开通以农民工文化服务为重点

为了解决深圳市180万农民工看电视难的问题,专门成立了深 圳广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完成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又与中国电信于2011年5月17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示范小区的建设和IPTV试验,启动了“180工 程”--即利用IPTV解决深圳市180万外来务工人员看电视难的问题,在2011年底开通了第一个工业区IPTV服务,2012年2月23日开始面向 全市3000户进行试运营。深圳IPTV集控平台的服务面可能扩大到全国。深圳IPTV集成播控平台是按照高清标准建设而成,支持高/标清同播,能够提供100路标清直播频道、15路高清直播频道、20路轮播频道、 2万小时点播节目、6小时时移和7天回放节目,并支持在线教育、医疗、交通、金融、购物、体感游戏、家庭相册等丰富的增值业务。目前高清包共73套节目, 其中9套为高清;标清包共有64套节目。以往农民工看电视难,主要是由于电视网络收视点在工厂区、住宅小区过于集中,不利于农民工随时随地看电视和上网。现在有了IPTV平台,广大农民工使用视频手机,就可以利用更多的碎片化时间,根据个人的文化需求,自由享受观看电视和上网的服务。深圳市政府为此提供了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在IPTV的推广试点中将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放在首要地位。

(2)深圳市在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尝试新的机制

这些主要机制包括:以宣传文化基金、文化产业基金、创意扶持基金等,扶持为农民工服务的文化项目,如“外来青工文化节”、“深圳读书月”、“万场电影下基层”、“企业读报郎”、“自动图书馆”等项目。对于这些项目,本课题组计划开展一对一的效果研究,包括走访主管部门、了解经费使用渠道、走访服务对象、走访文化创意团体等,从而概括出“文化、科技、市场、政府”四位一体的文化服务机制,并对此机制进行经验和理论总结。

三、初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现已完成几篇论文,计划在今年12月14-15日,与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合作,在上海召开的“信息化城市:沟通与重建”国际学术论坛上,提出系列专题报告。这一组论文报告的专题内容是:立足深圳这个独特的城市状况进行分析。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一个靠移山填海平地而起的现代化城市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今天,这个城市有着全中国最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其IT产业尤其是手机制造业不仅位居中国第一,而且也是世界重要的IT技术生产、供应和外贸基地。从信息化城市角度看,深圳无疑是中国信息化城市的龙头。但是,这也是一个流动人口占总人口将近90%的城市,它的主要GDP由这些被称为“外来人口”和“农民工”所创造;在这个城市,流动人口与城市精英的分化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区隔,似乎象征着新兴的信息化城市与庞大的农业人口之间暂时无法弥合的矛盾与冲突;同时,这也是一个在全球化的今天急于寻找自己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城市,它生机勃勃的表相之下,流露着高度焦虑这一现代城市特有的症候。因此,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有效沟通渠道的建立,都离不开“传播”两字;而深圳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信息化城市,理应为可沟通城市作出自己的榜样。本课题组成员,香港中文大学邱林川教授的论文《新生代农民工与信息城市》指出,自1989年由卡斯特系统阐述“信息城市”的概念以来 ,往往只是城市规划设计师和学者精英们关注的宏大叙述及巨额投资项目。在回顾文献基础上,我们结合近年深圳信息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不同观点,即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深圳信息城市建设的主要人群,在包括网络建设、产品制造、服务提供、内容消费、文化参与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由此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信息城市的崛起一定代表工业城市的没落吗?信息城市社会的主体除了精英,是否可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如果是,怎样包容能达致多元主体的共赢局面?此过程中,各级政府能扮演怎样的角色?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什么是和他们最息息相关的新型信息媒体?他们在参与信息城市的过程中,面临怎样的问题,最需要怎样的公共文化政策支持?这些问题是研究当今中国信息城市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将结合深圳实际,进行初步探讨和反思。

本课题组成员、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丁未教授的论文《网络社会与自我认同--以深圳的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为个案》指出,自我认同被吉登斯等社会学家认为是现代性社会的产物,它来自现代社会时空关系转化之后因脱域(disembedding)而造成的信任危机和现代人的反思性特征。曼纽·卡斯特在20世纪末提出了网络社会这一概念,不仅是想强调信息技术范式下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再建,而且他预言了网络与自我(Net/Self)之间将出现深刻的分裂,这也意味着在网络社会,自我认同将呈现更加复杂、更具抗争性的特征。循着这些理论轨迹,本人试图探讨在传播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产品足以令城市流动人口(例如作者长期关注的深圳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形成自己的社会网络的同时,为何他们长期生活于现代城市,却又禁锢于传统乡土的社会关系网络,这其中文化、制度、劳资关系、社区结构等因素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与此同时,这种传统的社会网络与他们的身份认同又呈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此外,城市生活和新媒体技术的社交性如何开始侵蚀他们的信任与两性关系,从而令他们在对现代城市进行反思甚至抵制的同时,强化了他们对乡土身份的浪漫化想像和回归的渴望。对此,或许城市应该做出真正的反思与改进。

本课题组成员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王琛副教授的论文《 少数民族外来工与传播科技》指出, 少数民族外来工是外来工中的边缘群体,他们往往被笼统地视为一般的农民工而较少受到学界的认真关注。一般而言,由于主要来自于相对偏远、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以及文化教育的贫乏,他们不仅与城市人、甚至与一般的农民工相比,也存在较大的知识沟和信息沟。难以进入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当今的世界,如布希亚和卡斯特所言,电子通讯与计算机成为生产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也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方向性产业。本文在文献回顾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少数民族外来工接触现代大众传媒的情况怎样?进入传播科技行业的状况如何?他们在城市里的对媒介和信息的接触与认知又如何影响了家乡传统的民族社区的信息化发展?进而,这些现代化的信息和传播技术与传统的民族文化又会上演怎样的交汇?对民族文化的变迁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将结合深圳及流出地民族社区,通过一个个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四、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研究突出农民工文化需求和与之相关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调查总结,采取“需求与供给”相对应的分析框架,研究农民工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的特点,特别是80后和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变化,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尺度衡量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突出“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一主线的探讨,突出分析实现这一过程的政府行政责任范畴、公共财政保障制度、社会合作机制和产品服务供应系统,提出新的经验研究和可行的政策思路与建议。

上述目标可以具体化为:

1、深入调研农民工文化需求:获得我国各类农民工的不同特点(民族、地域、职业、性别、年龄、家庭、文化程度、宗教等)的文化需求的数据,分析农民工文化需求层次、规模、结构和质量;重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文化需求、文化交流、文化消费和文化创造的特点。

2、分析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趋势下,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文化诉求和社会参与度的特点;描绘农民工的信息化生活图景、其参与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社会交往活动的方式;分析媒体赋权和文化赋权的关联;研究对农民工进行信息化社会管理和文化教育的途径。

3、分析总结各地各级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导向、制度条件、机构组织、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的经验,提出最优选择方案和绩效评估方案。

4、 统计分析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财政资金,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公共财政对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长效化、规范化, 实现财政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面的均等化目标。

5、在社会结构转型期,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建立以企业和社区为主,以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为骨干的社会合作的行动框架,在对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6、提出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模式,建立需求导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探讨农民工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的产业支撑问题;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渠道,提高农民工群体的文化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

7、总结各地城市(特别是农民工集聚程度高和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新实践, 进行理论总结、制度与机制分析、实施路径和策略的比较,借鉴国际上在公民文化权益保障、移民劳工文化权益保障的先进经验,以推进我国的公民文化权益理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理论以及科学决策思想的建设。

下一步具体实施包括:

(1)对深圳的文化管理机构和其他公共文化主管部门进行调研访谈,了解更为深入具体的情况,并获得一些社会文化参与比较出色的企业或社会公益组织的线索和资料。

(2)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有关农民工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政策文件、财政制度、行政绩效进行专题调研。

(3)对一些优秀企业和公益组织进行深度访谈 对一些基金会、创投机构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