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与绩效评估研究”开题简报

2013年03月11日14:03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2年6月2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与绩效评估研究”(12&ZD020)开题论证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大楼举行。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兼副主席赵和平,东华大学戴昌钧教授,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中国计量学院邱高兴教授以及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的领导等出席了开题论证会。参加本次课题会的课题组成员有北京大学周志忍教授、清华大学杨永恒教授、浙江省文化厅戴言处长、浙江大学黄健教授、浙江大学卢小雁副教授、浙江大学许法根副教授、浙江大学翁列恩博士、吴乐珍博士等。

开题论证会分开幕式、研究计划汇报、专家评议和交流互动四个环节,程序紧凑、高效务实。

课题组首席专家胡税根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课题“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和绩效评估”的研究计划,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价值与意义、研究现状与评述、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手段与研究计划、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子课题设计、主要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等。

与会专家针对上述内容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于平司长认为该项目架构完备、思路清晰,已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对于公共文化,于平司长高度认可其重要性,认为有六个层面的含义: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实现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鼓励民众进行文化创造。此外,从课题组归纳的拟解决的七个关键性问题中,于平司长建议以下两个关键问题应该深入研究:一是如何对我国公共文化的内容和类型进行识别,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依据;二是如何建立面向公民实际需求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同时他高度强调公共文化领域中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政府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提供主体,如何吸收其他社会群体及志愿者组织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亦是课题组值得思考的问题。

戴昌钧教授首先对本课题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课题研究内容系统完整,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同时,对研究方案中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指标体系具备动态性给出了独特见解。戴教授指出,研究的具体方案可能还要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深化,建议指标体系设计首先要树立一个总体目标和价值取向,在设计方法上应该充分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动态监测上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绩效评估。此外,戴教授认为我国是一个二元社会,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浙江在文化方面有传统的底蕴和良好的发展,而中西部则一直很落后,基本的文化娱乐都得不到保障,因此建议深入探讨横向的地区间评价的问题,同时兼顾纵向的逐步深化的评价。

赵和平书记从浙江省文化战略发展的角度对课题组寄予了殷切厚望。他指出,浙江省明确提出发展“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对课题研究可以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导和丰富的实践资料。

唐亚林教授指出,该课题无论是从总体设计、课题团队力量的配合,还是前期基础以及课题的未来展望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并着重对该课题的难点发表了真知灼见。第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概念的内涵的界定,第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的设计维度问题,可以从需求性和可提升性两个角度进行思考。此外,唐教授指出该课题的一大亮点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建议增加一个专项的文化服务工程建设的绩效评估,希望通过课题组的努力形成一种外在压力,进而推动政府内部的变革。此外在课题研究方案上,唐教授建议课题组可以先启动调研与预评估,在实践中理清基本的理论问题和思绪。

邱高兴教授首先对胡教授的研究团队表示了祝贺。邱教授谈到了该课题可能会涉及到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等理论前提的架构;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过程中如何做到物质和文化平衡的问题。

在专家与课题组成员的交流互动环节中,课题组成员首先就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建议和期望进行了回应,并表态课题组一定在首席专家胡税根教授的带领下圆满完成课题任务。课题组成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志忍教授补充说明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体系不仅限于投入、过程和产出三层面,会在实用性和有效性问题上作深入探讨,定位于政府角度和政策咨询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永恒教授指出,本课题具有良好的基础与有利条件:第一是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公共文化的五个评价层次,即社会、政府、公共部门、文化机构与文化项目;第二是文化部推行的31个文化建设示范区,包括江西赣州、广东东莞及北京等;第三是课题组成员在不同领域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可以多角度、深层次理解透彻文化及公共文化的内涵。

通过开题论证会,课题组全体成员听取和思考了专家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明确了研究思路和内容目标,更加有信心通力合作,潜心攻关,争取做出代表国家水准的学术精品和成果转化,为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