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课题组召开学术研讨会

2013年03月07日15:17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反思与突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诚信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

2012年10月20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伦理学会主办,2012年国家重大项目“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课题组承办的“反思与突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诚信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央编译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近2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近4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诚信文化建设的逻辑前提”、“诚信文化建设的传统资源”、“诚信文化建设的现代困境”、“诚信文化建设的总体理路”、“诚信文化建设的具体领域”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一、诚信文化建设的逻辑前提

何谓诚信文化?这是探讨诚信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认为,诚信文化具有两个根本属性。一是普遍性。如果社会上只是个别人、少部分人讲诚信,并不能称之为“诚信文化”。只有当诚信成为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或者变成整个社会的普遍风气和共同信仰时,才称得上是“诚信文化”。二是继承性。诚信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和传统涵育而日积月累地生成的,是具有浓厚的历史基础和深厚的传统根基的。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侧重从诚信与信任、信用等概念的区辨中揭示诚信文化的内涵。他认为诚信与信任、信用并不是一个概念。诚信具有浓厚的道德意味,而信任、信用则不是如此。探讨诚信文化建设如果将这三个概念“一锅煮”的话,会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复旦大学吴新文研究员认为道德意义上的诚信文化具有层次性,他将诚信区分为三个层次:底线的诚信表现为诚实不欺;基本的诚信表现为安分守己,言必信,行必果;理想的诚信则表现为真诚无妄、豁达坦诚。这三种诚信分别是被坚守的、被要求的和被提倡的。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副教授从社会交往系统出发,区分了“私领域”与“公共域”的两种诚信文化。“私领域”的诚信文化涉及个体间的交往准则,它基于内在的信仰与价值观,是德性修养与人格完善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为己之学”;“公共域”的诚信文化涉及到不同利益集团或个体与利益集团之间的交往准则,它往往基于“契约原则”与“利益”原则,它虽然与“私领域”的诚信密切相关,但也存在着利益的博弈与取舍。

诚信文化有何价值?这是探讨诚信文化建设的逻辑依据。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认为,正如正义是政治制度的道德基础一样,诚信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系统的道德根基。诚信是复杂社会的重要简化机制,它构成了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源动力。如果制度与诚信实现了良性互动,那么整个社会就很可能实现良性循环。上海财经大学徐大建教授强调,诚信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道德。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个人自主决策,通过公平交易亦即一致同意的方式来合作、配置各种社会资源来进行社会生产等经济活动,其前提在于个人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免于受到掠夺和欺诈。一个市场如果充满了各种欺诈,亦即不讲诚信,那么人们将会把大量时间耗费在争斗上,交易成本大幅上升,市场经济就不可行。华东理工大学王荣发教授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是中国人民信奉和实践的道德行为准则。他认为,诚信既是做人之本,又是处世之道,还是为政之要,也是经商之则。

二、诚信文化建设的传统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对儒家诚信文化的特质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分析。他指出,儒家的诚信文化有两个支柱,即家庭本位或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和帝王专制政体。前者规定了儒家诚信文化的“私德”倾向。儒家诚信文化不出“五伦”,专为维护“五伦”而立。在古代,没有形成“公共社会”,儒家的诚信没有行于“公共社会”的经验和机制。这也是儒家诚信文化现代转型的主要难点。后者规定了儒家诚信文化的实践特性。在专制政体下,必然造成下对上虚假的风气,如:溜须拍马、心口不一、弄虚作假。所以诚实的儒家、尤其是道家有很多批判虚伪、伪道学的言论。他还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任务应放在现代诚信文化的特点和基础以及儒家诚信文化如何向现代转化上。

上海财经大学徐大建教授集中探讨了诚信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问题。他认为,儒家文化是以忠孝为本,诚信等其他的规范和品质仅仅是外在的“术”而已,对个人安身立命有利的诚信和对治国安邦有用的诚信都要服从于忠孝和亲亲之爱。因此,为了与忠孝和亲亲之爱一致,诚信仅仅应当对圈内的人实行而无需对圈外的人实行。而即便在圈内,历史上也充满了“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性质的“为尊者讳”的谎言,甚至到处可见“不讲假话办不成大事”的事实。这样的诚信完全成了一种工具理性,失去了价值理性的意义。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血缘亲情为基础、强调等级和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血缘亲情相互让步来调和,公众的治理则依靠忠孝性质的服从和人治,诚信不仅不是必需的,而且还可能与忠孝和亲亲之爱相冲突。

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副教授论证了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涉及到信仰与价值观的范畴。他指出,先秦思孟学派提出的“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唐代李翱将“诚”阐释为“动静皆离,寂然不动”、宋代周敦颐将“诚”上升到“宇宙的精神实体”与“圣人之本”的高度等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他还认为,这种以内在信仰与价值观为基础的诚信观,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大夫及草民的伦理准则中根深蒂固,所谓万事“无诚不立”。此外,诚信之“信”不仅有信守诺言之意,同样也有坚守“信义”之意,而“信义”则涉及价值观及正义原则。

复旦大学周怡教授对儒家文化与社会信任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她以大量的调查数据为佐证,从微观个体层面考察了中国人对儒家文化的接纳是否会影响他们对于一般社会成员的信任。她发现:当人们将儒家文化视作为一种主观的伦理规范体系时,儒家文化和一般信任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当人们将儒家文化看作为一种客观的身份认同、中国人因共享同一种价值观而结为共同体时,儒家文化和一般信任之间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所以她认为,家庭本位的特殊信任并不能够说明儒家文化和一般信任的关系,因为对家人的信任几乎是中国城市居民中的普遍现象,而非由个人是否信奉儒家文化所能决定的。

三、诚信文化建设的现代困境

中央编译局季正聚研究员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探讨了诚信文化建设的现代困境。他认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陌生人社会容易激发人们不诚信的动机,导致诚信缺失。同时,社会转型期也意味着新旧价值观的激烈碰撞,这极易导致人们思想混乱和价值迷失,使得人们对手段与目的、是与非、荣与辱、美与丑、成与败、苦与乐等发生认识困惑,从而导致人们的诚信缺失。另外,社会转型期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存在着很多制度盲点和法律漏洞,这会导致大量的不诚信行为发生却得不到应有的惩治,从而使社会的诚信状况恶化。

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从现代性特征的视角探讨了诚信文化建设的困境。他认为,虽然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一直存在着诚信问题,但在现代社会,诚信面临特殊的矛盾、困惑和悖论。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之上的,这种关系是在自然的有限的范围内发生的。而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变成了自由平等的个体,那种天生的人生依附关系已经解体,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宰者。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多地关注物质和技术,但对精神和灵魂却有所忽视。与传统的断裂和与与信仰的告别,使得现代社会中诚信不再是人必须要有的东西。现代性的这些特征,都使得诚信文化建设面临着困境。

复旦大学吴新文研究员则侧重从现代性运行机制的视角探讨了诚信文化建设的困境。他认为,作为现代性标志的抽象体系所建构起来的规则,具有抽象化、工具化、非个人化、非伦理性的特征,在这些规则支配下的人际关系也呈现出非道德化、非人格化的趋势。人与人之间往往是通过抽象的规则打交道,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这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得人们之间的诚信达成变得特别困难。同时,社会生活的经济化也会激发人们的利益理性,进一步加剧诚信危机。此外,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使得信仰失落、信心匮乏等问题凸显,这也会使诚信文化建设面临困境。

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副教授从信仰的视角探讨了诚信文化建设的现代困境。他认为,现代性的转向使得宗教性的信仰面对工具理性原则而变得淡漠,而人的心态结构也发生了区别于传统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诚信的信仰根基逐渐失去,而契约原则往往成为当下市场经济中的诚信基础。诚信信仰的弱化,使得诚信面临利益博弈时而甘拜下风。于是社会上出现各种见利忘义的现象,并试图将之在情理上“合法化”。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商业性原则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人们在进行诚信风险博弈时往往也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即当违约成本低于其所得利益时,往往都会选择违背诚信。

四、诚信文化建设的总体理路

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提出,应从规则论的角度探索诚信文化建设的理路。他认为,规则是贯通制度、法律与道德、连接内在信仰与外在行为的规范体系。他指出,诚信问题实际上就是规则问题,诚信缺失的出现与社会规则体系产生偏差直接相关。所以他提倡,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就要对当前社会的规则体系进行完善:一是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诚信问题,建立一些明确而严密的规则予以约束;二是改变一些合法却不合理、合理却不合法的规则,避免规则之间的“相互打架”;三是要在规则的执行上下功夫,不能使规则流于形式;四是要逐步消除社会潜规则,铲除滋生不诚信行为的不良土壤。

复旦大学吴新文研究员认为,诚信文化建设的理路应是制度建设与人心教化的相辅相成。他认为法律和制度能够通过确立规则,让守信者得益,让失信者受罚,有助于遏制不诚信行为。但法律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防范小人”,不能“培养君子”。他认为,法律和制度是刚性的、滞后的和一刀切的,同样的法律和制度实施的主体不一样、实施的对象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同时法律和制度也存在路径依赖,是从特定的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被建构的。所以,要真正达到“治本”,还是要通过对人心的教化。在最终的意义上,诚信毕竟是内心的事情,与人的信念和修养相关。教化可以确立信仰,增强信心,让人做到正心诚意,真正确立起内心的诚信。

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副教授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通过刚性的制度建设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即对“公领域”的失信行为进行制度性约束,提高诚信违约的风险成本。其次还要通过信仰与价值观教育来重建个体的内在诚信根基,以内在信仰与价值观的恢复来促进社会成员的诚信自觉与行为自律,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诚信在“私领域”与“公领域”之间的良性互动。他认为,诚信制度建设和诚信价值观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傍、缺一不可。

此外,还有专家从其他视角探讨诚信文化建设的理路。上海财经大学徐大建教授认为,要改变中国的不诚信状况,可以利用和改造儒家的诚信观,但这只是治标的方法。治本的方法可能是深入人心的平等和自由,将诚信与核心道德观念融为一体,并彻底改变圈内圈外双重道德标准的面貌。而这些需要坚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并且需要民主政治。华东理工大学王荣发教授认为,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应该弘扬传统诚信美德,将传统的诚信文化资源与现代信用体制、诚信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诚信文化体系,实现传统诚信文化资源向现代公民诚信素质的转化。

五、诚信文化建设的具体领域

中央编译局季正聚研究员着重探讨了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路径。他认为,政务诚信建设是重构社会诚信文化的最重要领域。他指出,政府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发挥着主导作用。如果政府不作为,那么我们的诚信文化建设可能就是一纸空文,或者很不理想。而且民众对社会诚信环境的改善的期待也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不诚信既会使社会诚信风气恶化,也会严重危及政府公信力。他指出,当前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压力型的治理结构、道德建设的滞后是导致政府不诚信的主要原因。他还认为,当前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就应该以廉政建设为突破口。湖南师范大学彭定光教授则重点对政务诚信的实质进行了深入透析。他认为,政务诚信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政府机构及其人员在其行使权力的活动中的诚实守信,而要从其行使公共权力的目的来理解。他指出,政府机构及其人员合理地行使权力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利益就是政府机构及其人员所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可见,是否会履行这种道德责任就是政务诚信的实质。他还强调,权力的无用、滥用或者误用,都违背了这一实质,因此,就是政务不诚信的表现。

华东师范大学李明华教授以生物链为视角探讨了商务诚信建设的路径。他指出,自然界中存在着生物链,即一物克一物、一物降一物、一物制约一物,每个物种都有天敌,同时这个物种又是其他物种的天敌。这对商务诚信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他强调,当前商业领域不诚信问题的凸显,就是因为某些商业人员的行为没有受到其“天敌”的限制。所以他提倡,要治理商业造假等不诚信现象,就应该以制度化的方式培育其“天敌”--“打假商业”。也就是说,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支撑,以商业化模式运作“打假”,对商人的不诚信行为予以遏制,让商人产生我不诚信就要吃亏的内在想法。他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明显改善商务诚信的状况,同时最终能使社会诚信的总体状况获得好转。

华东师范大学王景斌教授从法治文化切入,对司法公信建设的文化路径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司法公信反映的是公民对司法机构的信任度、信赖度、认同度和满意度,是基于主观对客观的评价,与法治文化密切相关。法治文化主要指法治精神文化和法治行为方式两方面,以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保障人权、民主宪政、诚实信用、公民意识、分权制衡、司法独立、司法公开、社会自治、程序意识等为价值追求和基本内容。法治文化建设对提升司法公信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升法律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提升公民的法律评价水平。他还指出,法治文化对司法公信建设的积极效应的实现还要以司法改革为依托。

“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课题组

2012年6月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以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精神为指导,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去研究诚信文化、发展诚信文化的理论;从我国社会转型出现诚信危机的现实出发,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克服诚信危机的对策性思路和可行性举措,为党和国家提供文化决策的参考意见。

二、课题研究的分项目标

1、诚信文化的系统研究,提出具有整合力的诚信文化系统理论。

2、诚信文化的理论借鉴和克服诚信危机的经验借鉴。

3、诚信文化现状评估(从理论到实践)。

4、诚信文化的分类研究(政务领域、商务领域、社会领域、司法领域)。

5、诚信文化建设系统研究(诚信缺失治理与诚信建设综合设计)。

三、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

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包括:(1)社会转型理论、文化建设理论、系统理论和诚信理论系统研究;(2)研究诚信文化的内涵和结构,界定诚信文化。研究诚信文化与政治文明、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司法公信的逻辑关联;(3)从个别性与系统性的关系出发,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分别研究基础上,就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进行探究;(4)提出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统合模式建构。

第二部分是经验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西方诚信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及其经验借鉴;(2)研究我国传统诚信的文化资源及经验启示;(3)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经验。

第三部分是现状研究,内容包括:(1)调查、评析我国诚信文化的总体状况;(2)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和民众舆情分析,梳理出我国政务诚信缺失、商务诚信缺失、社会诚信缺失和司法公信缺失的具体表现、严重危害和多重根源;(3)透过我国的制度设计和公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探析其他文化对我国诚信文化的影响状况以及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

第四部分是对策性研究,内容包括:(1)探索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诚信文化系统建设的可操作性模式;(2)探索消解我国政务诚信缺失、商务诚信缺失、社会诚信缺失和司法公信缺失的可行方案;(3)探索政务人员、企业家、消费者、司法人员及其全体公民诚信意识形成和诚信行为养成的具体路径。

四、课题研究内容

课题原有七个子课题,根据全国哲社办的要求,把子课题2与子课题3去掉,将其内容整合到子课题1总论中,以及恰当地用于其他四个子课题分论中。目前5个子课题分别为: 1、“社会转型期我国诚信文化系统建设研究”,2、“政治文明与政务诚信文化建设研究”,3、“市场经济与商务诚信文化建设研究”,4、“社会转型与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研究”,5、“诚信文化与司法公信建设研究”。

子课题一:社会转型期我国诚信文化系统建设研究

1、社会转型与诚信文化的关系探究

(1)诚信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一,诚信文化的内涵辨析。从当前社会各种失信现象的分析研究中揭示诚信文化的内涵;从“诚”文化与“信”文化相统一的视角揭示诚信文化的内涵;从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法律文化与伦理文化的相贯通中揭示诚信文化的内涵;从诚信文化与信任文化、信用文化、信誉文化等相邻或相关概念的区分和联系中揭示诚信文化的内涵。第二,诚信文化的系统结构研究。诚信文化系统由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构成。四者的关系:政务诚信是先导,商务诚信是重点,社会诚信是基础,司法公信是保证。第三,中西诚信文化的比较研究。

(2)社会转型与诚信危机的关系研究。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和基本特点是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机制的转轨、社会利益的调整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旧的体制的残余及影响,加上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形成完善,人们的信仰、信念往往容易缺失或动摇。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情况是导致当前我国诚信问题出现的重要社会诱因,但是人性因素、制度因素、教育因素等也是重要的影响源。

(3)诚信文化建设对社会转型的良性实现之价值研究。一个社会中诚信文化的形成并不是自发的、自然的,而是需要培养塑造的,即诚信文化需要建设。诚信文化建设既是克服各种社会失信现象的良方,又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过渡和良性实现的重要路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历史检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以改革开放为起点,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社会上的失信现象也日益严重。针对各种失信现象,党和政府出台了不少文件、制定了不少政策。这些文件和政策都是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透过这些文件和政策可以分析研究出不同时期党和国家诚信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侧重点和突破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诚信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取得了不少成效,这些特色和成效折射的是诚信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这些有益经验,是诚信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加强当前我国的诚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不足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诚信文化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偏差和失误。分析这些不足、偏差和失误的具体表现,深入研究造成这些不足、偏差和失误的原因,总结各种教训,对于促进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有序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大有裨益。

3、社会转型期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困境研究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诚信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1)历史错位与传统诚信文化现代转化的艰难。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基础是以农业为本的小农经济社会和以宗法血缘组织为基础的宗法等级社会,这与以全球化、网络化、工业化、城市化等为基本特征的当前我国社会基础差异明显,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化面临着困难。

(2)逐利驱动与诚信文化价值定位的下移。当前我国处在尚未成熟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意识日益觉醒,利益诉求日益高涨。但是各种法律制度不完善,钻空子、搭便车的漏洞客观存在,在巨大经济收益的诱惑下,人们就会选择成本低的失信行为作为牟利手段,诚信文化建设面临尴尬。

(3)新旧转换与诚信文化制度建设的盲区。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社会体制和结构的转换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许多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或者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使得诚信文化建设缺少制度支撑。

(4)“重形轻神”与诚信文化建设中文化向度的薄弱。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形轻神”倾向,比较强调文化建设的外在器物形式要素,而容易忽略其内在的精神气质要素。受其影响,当前的诚信文化建设也容易走向工具化、形式化的路途,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容易受到忽略。

4、西方国家社会转型过程中诚信文化形成的经验借鉴

(1)转型时期西方社会诚信危机的具体表现。结合相关史实材料,从个人信用、社会团体(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等方面对转型时期西方社会诚信状况做总体性考察,总结其基本特征,从历史角度概括西方转型时期诚信危机的具体表现。

(2)西方社会转型时期诚信危机的根源探究。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重学科视角分析转型时期西方社会诚信危机出现的多重影响因素。

(3)西方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国当代诚信问题的共性研究。通过对西方转型时期诚信危机的史实梳理与多学科视角分析,结合中国当前诚信问题的具体实际,解析二者的共性因素,为探索中国诚信系统建构路径提供理论借鉴。

(4)西方国家法治传统与宗教文化对诚信价值观的支持。西方社会具有完整结构的社会法律体系,其法治传统产生着重要影响。宗教伦理是西方信用伦理的重要源泉。研究转型时期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宗教伦理等对诚信环境的塑造作用。

(5)西方国家公民教育对诚信文化的涵育。西方诚信文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公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西方公民教育悠久的发展历史、公民教育方法的日渐完善、公民教育理论的日趋成熟等三方面来研究公民教育在推进诚信文化建设方面的显著优势。

(6)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诚信文化的批判与启迪。考察转型时期西方国家诚信文化建设的路径,目的是为当代中国诚信系统构建提供历史参照,在对策层面吸取解决社会诚信危机提供理论借鉴。但鉴于中西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差别,对西方诚信文化又需要做批判性的吸收。

5、我国传统诚信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

(1)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梳理分析。1)诚作为本体,是宇宙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最高的道之一。2)诚信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天人合一”,人道顺应天道,个人的道德品质要遵从天道之诚。信也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的品质。3)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传统道德范畴品质和规范合体,个体诚信品质就是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五伦中的“朋友有信”就是作为朋友之间交往的诚信道德规范。

(2)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化。1)发掘在现代性生活中传统诚信文化发挥作用的“领域”。人们普遍认为“熟人社会”的诚信不适用于“陌生人社会”。事实上现代“陌生人社会”包容着每个主体的“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在现代生活中不可能消失,与之相应的诚信文化自然应得到绵延转化。需要研究的是,传统诚信文化如何在职业和公共生活等“陌生人社会”中也能发挥优势作用。

2)转化传统诚信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现代社会出现的许多诚信危机现象,如“宰熟”等不是传统诚信文化的问题,而是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丢弃或者对传统诚信文化传承不足的结果。传统诚信文化的载体是传统的乡土生活方式,和古代思想家高深莫测与天道性命相连的学理思想,要研究承载传统诚信文化的器物礼制形式和传输诚信文化的传统思想文本的现代转化,使传统诚信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形式”。在道德教育中实现传统诚信语言的生活化、传统诚信器物的现代改造、传统诚信礼仪用现代艺术形式的转化等。

3)激活传统诚信文化对现代生活弊病的矫治疗救“功用”。现代信任是以制度为中介的信任,信任制度不信任人。但是无论多么高技术水平的信任机制,其运行逻辑是“人性恶”的循环。传统诚信文化是以“人性善”为运行逻辑,体现人性超越性的价值追求,这对克服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焦虑、安全感低、精神生活空虚、幸福感不强等弊病,重建人际间的信任提供精神基础。

(3)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弘扬建设。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化无论是“领域”、“形式”还是其后现代主义的“功效”都必须融入到现代诚信制度建设中。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也可适时“化”入现代诚信文化中。日常生活世界孕育着哲理,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同时是一种朴素的生活伦理,应在现代诚信文化建设中注重社区、邻里等“熟人社会”的文化建设以使传统诚信文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6、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统合模式建构

要破解社会转型期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困境,提高我国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的效果,应以系统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向建构诚信文化建设的统合模式。

(1)诚与信的统合。诚信文化建设包括“诚”文化建设和“信”文化建设两方面,且两方面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离开了“诚”文化建设,“信”文化建设就会走向虚妄;离开了“信”文化建设,“诚”文化建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2)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诸领域的统合。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各领域诚信文化建设不能单打独斗、孤军奋战,而应相互配合、有机贯通。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统合贯通,应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

(3)观念、制度和技术的统合。诚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要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其次,诚信文化建设必须获得制度的支持和保证。最后,诚信文化建设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成果,以现代技术手段为载体,促进诚信文化建设的良好效果。

(4)传统与当代的统合。我国有着悠久的诚信文化传统,我国古代和新中国建立后的诚信文化建设的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能为当代诚信文化建设提供历史资源和思想启迪。但同时,要根据当今时代特点,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

(5)普世与民族的统合。诚信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每个国家都注重的任务,具有普世性。所以,我国的诚信文化建设要认真汲取国外诚信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以之为参考和借鉴。同时,各个民族又具有其独特性,所以诚信文化建设又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6)观念与行动的统合。诚信文化建设既要着眼于人们观念的转变,使诚信文化深入人心,又要立足于人们的行动,使诚信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7)主体与客体的统合。诚信文化建设既要强调外在的制度和规范体系建设,又要注重人们内心的道德律和善良心的唤醒;既要强调他律的功能,又要强调自律的意义。

子课题之二:政治文明与政务诚信文化建设

1、政务诚信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之义

(1)政务诚信的基础理论探讨。第一,政务诚信界定,主要包括政务诚信的内涵和特征、政务诚信的内容和要素、政务诚信的评判标准、政务诚信的理论依据。第二,政务诚信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定位。政务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示范、指引和导向的功能,发挥着引领社会诚信文化的作用。第三,政务诚信与政府诚信的关系厘定。

(2)政务诚信与政治文明的逻辑关联研究。第一,政务诚信与政治观念文明。研究政务诚信对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现代政治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意义,探讨诚信作为一种政治观念文明的可行性。第二,政务诚信与政治制度文明。将政务诚信纳入政治制度文明中进行思考,研究政治制度的设计和政治体制运行中政务诚信的作用机制。第三,政务诚信与政治行为文明。研究政务诚信对政府政治行为合法化、有序化和规范化的支撑价值,探讨政务诚信对促进政治管理、政治沟通、政治动员、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3)政治文明进程中政务诚信的状况考察。第一,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政务诚信的强烈诉求。透视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为核心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政务诚信的强烈需求。第二,评判我国政治文明进程中政务诚信的状况。从政务目标、政务过程和政务效果出发,立足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双向维度,通过大量案例以及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当前我国政务诚信的总体状况进行考察。第三,分析当前我国政务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危害。

2、政务诚信缺失的文化学解析

(1)精神文化方面,一是以官本位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政务观念在当前政务文化中仍然根深蒂固,权力本位、重在管理、单向命令和绝对服从,落后和封闭的政务观念必然影响政务诚信。二是政治心理的不健康导致政务诚信缺失。“权力即是金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政务人员政治心理的偏差导致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一己之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注重形象工程,形式主义作风盛行,不健康的政治心理背离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初衷,造成政务失信。

(2)行为文化方面,政务人员行为跟不上发展而导致政务诚信缺失。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人治型政府向法治型政府、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对政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政务人员受传统官僚行为文化的影响,在观念和能力上难以适应快速的政务模式的转变,容易出现政务失信。

(3)制度文化方面,一是政务法治建设不完善而致政务诚信缺失。法制建设缺乏道德要素的融入,致使制度文化的建设不足以支持政务人员诚信观念的建立。二是因制度不完善带来的体制性滞后致使政务诚信缺失。政府在社会矛盾和冲突发生时,反应滞后,信息失真,处理失当,甚至造成更大的负面效应,影响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处理。这种体制性滞后带来的迟报欺瞒、部门推诿扯皮、地方保护主义等使得政务失信频现。

3、在政务文化建设中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1)法治文化建设中提升政务诚信。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以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政务诚信需要重点研究如何做到依法行政。首先要探讨如何推进政务法制化,确保政务信息依法公开,政务决策、政务执行、政务参与、政务监督等政务活动依法进行。其次需要研究如何提高政务主体的法治认知水平,促使政务人员在政务活动中坚持法治理念。再次需要研究如何将诚信规范融入法治理念,强化法律对政务诚信的约束作用。

(2)政务价值观构建中提升政务诚信。不能将政务仅仅理解为纯粹的事务,政务具有公共性的价值内涵,有必要构建科学的政务价值观,重新发掘政务内在的特定价值取向,真正将“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渗透在政务活动中。

(3)政务诚信主体建设。政务人员的政务道德水平及政务价值理念是政务诚信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如何促使政务人员坚持执政为民的目的性追求,树立服务、负责的现代政务价值观念,需要研究政务人员的诚信教育,设定诚信教育内容和制定诚信教育计划;其次要重新探讨如何将诚信标准融入政务人员的选拔、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设,加强政务诚信体系、信用制度建设。

(4)政务诚信环境建设。第一,政务诚信制度建设研究。完善政务人员选拔和人事考核制度研究、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政务诚信奖惩和激励机制建设研究;加强网络诚信制度建设研究,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网站不更新、电子政务形式化、政务信息公开不落实、政务论坛“删帖”、“拉黑”等失信问题。

第二,政务监督体系研究。如何构建政务监督的内外部体系,有效落实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制度和其他国家机关以及社会团体、新闻传媒、公民个人的外部监督体系。还需研究如何完善公民、社会团体的监督,防范社会监督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探讨内外部监督如何相互结合、互相补充、协调互动。

第三,政务诚信与社会良性互动研究。政务诚信作为主体的政务对客体公众的一种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行为,也是客体公众对政务主体的一种行为评价,需要公民的信任支持。民众若总是怀疑和猜忌政务行为中权钱交易、潜规则、腐败等盛行,负面的刻板印象也会造成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通过公民教育和政务参与提高公民素养,防止存在于公民头脑中的先验认知影响政务诚信建设,解决民众对政府的高期望与正常政务活动满足期望的落差问题。

子课题之三:市场经济与商务诚信文化建设

1、商务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诉求

(1)商务诚信的文化意义。诚信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都有论述,但是从文化的视角去论述的尚少。经济活动并非是纯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中内含着非经济要素,即文化要素。经济活动中文化要素不仅指知识性的、技术性的和管理性的内容,还包括精神性的文化要素,并且精神性的文化要素在人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支配导向的作用。诚信文化属于精神文化,诚信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对于人们的经济活动具有积极合理的价值指向,而且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信用经济,且不说金融银行业本质就是信用经济,从市场经济活动本身特性以及客观结果来看,诚信谋利也是创造财富和发展经济的基本要求。诚信能降低交易成本,是获利的条件;诚信能创设安全良好的交易环境,这必然有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课题将研究如何充分挖掘诚信精神对于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2)商务诚信的文化内涵。第一,本课题将从商务诚信的基本涵义入手,厘清现代社会商务与诚信的内在逻辑归路,从诚信的法律意义和道德价值范畴两方面来把握商务诚信的合逻辑性与合目的性,从理论上把握商务诚信与商务(商务主体、商务活动过程、商务效率)的内在关联)第二,研究电子商务诚信的特殊性。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当前商务活动的主体、活动空间、商务模式都与传统商务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要从现代商务活动的新变化、新特征之于诚信的新要求来研究当前商务诚信,需要厘清现代电子商务活动对诚信的挑战。如诚信主体虚化、诚信监控困难等问题。

(3)商务诚信与其他诚信的关系。通过论证商务诚信的基本内容和特征,阐述商务诚信独特性,研究商务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研究商务诚信与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式和影响机制。

2、商务活动中利益原则与诚信价值的博弈

(1)商务领域的义利博弈。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化促进商务活动的普遍化,经济活动的逐利原则无限膨胀,解构了传统社会经济活动的信任与道义,商家诚信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愈演愈烈。“无商不奸”、“无商不假”的感受与评价充斥于这个文明的国度,诚信成为稀缺物。但是义利博弈的真相如何?需要通过实证调查得到真正的结果,这也是进一步推进商务诚信文化建设研究的前提。

(2)义利博弈的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第一,商务活动主体义利观;第二,商务活动主体诚信认同度;第三,商务活动主体诚信践履度;第四,商务活动相对客体和消费者对商务主体诚信的评价;第五,商务诚信对其他领域的影响程度。调研对象涵盖实体商务和电子商务两大领域,选择对象考虑点和面的结合、不同商务领域和不同层次人员的兼顾。

(3)义利博弈的现状分析。第一,商务诚信总体评价,既描述静态,亦预测未来趋向,总结出我国现代商务诚信的特点及趋势,为我国商务诚信建设提供现实依据;第二,商务诚信外在影响评价和其他领域诚信对商务诚信的影响评价;第三,商务诚信问题的原因分析,拟从经济社会转型、网络技术发展、利益权力分化、法律制度设计、多种文化思潮激荡、社会心理变迁等诸方面分析我国商务诚信现状形成的根源和条件。

3、商务诚信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举措

(1)尊重商务活动特殊规律的诚信文化建设思路,坚持义利并举的文化建设理念。商务活动与其它领域的人们交往有所不同,其活动的本质是谋利活动,离开了谋利则不成为商务,因此文化建设也要遵从商务谋利的前提来思考。商务领域的诚信文化建设,倡导诚信并非否定商务活动谋利的本质,应当更有利于商务主体的获利效果,目前的问题是诚信得不到更多的利益、不诚信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致使诚信败给了虚假。因此商务诚信建设必须坚持义利并举理念,摒弃不切实的诚信口号。

(2)建立完善支持商务诚信的规章制度。第一,商务主体内部建立完善支持诚信文化的规章制度,促成诚信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第二,商务行业各种协会形成支持诚信经商的行会行规,形成“褒诚谴假”的文化舆论与道德压力;第三,政府建立完善支持诚信文化的监管制度,包括奖惩与曝光制度,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的行为。政府的监管制度关键在于落实,对于监管不到位的也应有惩治制度。

(3)研究商务诚信文化建设社会心理的问题。当前我国弥漫着浓厚的阻碍诚信文化形成的不良社会心理,如“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等社会心理势必影响人们的诚信取向。所以要通过加强对商务主体尤其是企业家职业诚信教育以及消费者的诚信教育和维权教育,改变他们的诚信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子课题之四:社会转型与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研究

1、诚信文化系统中的社会诚信

(1)社会诚信概念的界定。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社会诚信的内涵,吸取中国传统诚信伦理的精华,着重发掘社会诚信中的精神道义,以现代社会生活中感人的事例来阐释社会诚信的文化内质和现代意义。

(2)社会诚信与其他诚信文化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社会诚信与商务诚信的关系;第二,社会诚信与政务诚信的关系;第三,社会诚信与司法公信的关系。

(3)社会诚信的主体系统研究。第一,学术系统是社会的理论探求领域,以科研探索真知,以教育传学立人,诚信是其基本要义,学术系统诚信失陷侵损社会诚信根基。第二,专家系统践行专业知识,其行为主体以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树立权威并发挥重要社会影响,作为科学知识应用领域的主力,专家系统坚守诚信理念、恪守专业素养对社会诚信建设有重要意义。第三,媒体系统是社会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主要平台,影响公众最终接收到的信息内容,社会诚信建设必然要求媒体系统坚持对客观真实的追求。第四,社会团体系统不仅提供公民参与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的交流平台与支持资源,同时自身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社会团体系统诚信文化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人际交往系统贯穿人们社会交往全过程,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必要前提,社会诚信建设必然包含对社会交往系统的诚信考量。以社会活动主体界分的五大社会诚信系统是社会诚信的支柱性系统,然而当前五大系统皆存在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包括学术系统的学术造假现象、专业系统的高科技诈骗、媒体系统的信息失真、社会团体系统中的慈善危机、人际交往系统中“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信任危机等。五大系统陷于诚信危机的漩涡,影响系统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反噬社会诚信,因此五大系统的诚信建设是当前社会诚信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社会诚信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2、社会诚信现状调查与研判

(1)社会诚信现状的调研。第一,搜集整理近年来社会失信典型事件,通过分类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当前社会诚信现状;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社会诚信现状表现;第三,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说明当前社会诚信质的表现。或者说,“诚信危机”在社会层面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又处于何种状态?

(2)社会诚信现状评析。第一,对调查的社会诚信现状全面的分析评价;第二,对流行于社会的不客观的社会诚信评价的评价,对虚假妄断的社会诚信评价进行社会心理学的解析,批判其助长不实之风的危害社会的后果。第三,社会失信及其安全范围的研究。社会失信问题确实引发了国人的关注,但其中一些问题并非社会失信本身造成的,不仅如此,社会失信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会存在的问题,无论相关的制度如何完备都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形下,当今社会诚信状况究竟处于何种状态下,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否处在安全范围之内,需要我们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理论提炼作出评估。

3、社会失信成因多元解析

(1)社会失信的心理学解析。诚信是人在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影响下道德心理变化的表现,转型期社会心理是当前社会失信普遍化的原因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自由话语空间的同时也强化了社会认知的从众效应,当前人们社会交往带有消极诚信的认知倾向,在认知的前阶段即带有不信任偏见;在接收信息时更多关注失实、不诚信等负面信息,容易进入以偏概全的心理认知误区,当前社会存在的“泛假心理”倾向很大程度上正是这诸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合力结果。本课题要分析转型期社会成员社会心理变化与社会诚信之间的关系。

(2)社会失信与市场经济关系辨析。尽管有不少人将社会失信归结为市场经济的副产品,但市场经济本身却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西方各种运行多年的市场经济也说明社会失信与市场经济并无直接关系。当然,这并非说市场经济与社会失信毫无关系,本课题将在经济学视角下探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内部机理和外部原因。

(3)社会失信的文化解读。失信是一种综合文化影响下的心理异化过程,因此探讨社会失信问题必然涉及对社会失信产生影响的各种文化因素。其中涉及新传媒时代各种传播平台对社会诚信的影响,特别是“坏榜样事件”因新兴传播渠道、传播中介的放大、扭曲对社会诚信的影响。

(4)社会失信的制度层面审视。当下政府公信力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社会诚信并非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唯一原因,但却也是主要原因。不仅如此,民间关于社会失信事件的集体围观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责任归咎于政府。因此,本课题将就此展开深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厘清造成社会失信的制度层面原因。

4、构建社会诚信文化精神高地的对策思路

(1)社会诚信价值观念的培育。社会诚信建设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外在诚信价值观内化的问题,另一个则是诚信价值观社会化的问题。社会诚信的建设涉及人的精神观念,需要根据人的接受心理,研究如何实现诚信价值理念生活化的问题,使之契合常情,探讨渗透式、隐蔽式的价值观引导与培育方法。同时,还要研究社会诚信价值观如何形成的社会环境,以社会诚信道德生态倒逼诚信精神内化,解决诚信价值观社会化的问题。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形成社会舆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倡导社会诚信,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形成强大的道德舆论,改变社会“泛假心理”的倾向,倡导信任的社会健康心理倾向和崇尚诚信的社会风气。二是要营造“熟悉人”的人际环境来增进社会诚信。三是通过学术规范的严格执行和学术道德舆论机制重建学术诚信的精神高地。专家权威是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对象,他们的诚信行为对整个社会有导向的作用。媒体系统特别是网络媒体客观存在着道德两面性的特点,问题是诚信建设要充分利用网络来传播诚信人和事,网络的自律和监督是诚信观念培育的重要手段。

(2)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性构架。社会诚信体系要获得制度层面支撑,这主要通过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健全信用制度、搭建诚信的制度框架来实现。具体而言,第一,通过法律来规范、框约社会诚信。诚信更多层面上是一种道德性的自律,如若缺乏法律层面的他律约束便不能持久化和规范化,因此,社会诚信体系的构筑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第二,建立个人信用登记、查询、评估制度。信息不对称是社会失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信息不对称,社会失信行为便肆无忌惮,为此,必须增强信用的社会透明度。第三,配合相应的失信惩戒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威慑。社会失信行为的放任往往造成其社会危害的几何倍数扩散,因此,必须要使得一些严重的社会失信行为主体得到必要的社会制裁,惩戒机制的威慑力将有效地减少社会失信行为。

(3)社会诚信体系的运行。自本世纪初以来,社会诚信体系的构想不绝于耳,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却明显滞后,究其原委,主要是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几个问题。第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需要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和全民参与的联动模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席都会导致这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特别是第三方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发挥作用。第二,征信系统需要集中资源,完整信用记录、统筹管理。目前中国的征信活动主要围绕借贷关系产生,信用资料不全、行业和区域壁垒深厚。这种状况造成信用评价难以进行甚至失真,因此有必要成立相应管理机构对信用资料进行汇总,并依法进行统筹管理。第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定社会诚信体系。国情和国民社会心理不同对社会诚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过于理想化的目标设定和追求不仅难以付诸实践,而且可能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

(4)社会诚信体系的保障机制。社会诚信体系的有效运转还必须依赖于相关保障机制。首先,政府自身的以身作则,政府诚信对公众发挥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在执政过程中是否廉洁、高效、规范就成为社会诚信能否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其次,全民社会诚信意识的养成,社会失信不仅增加着社会运行的风险和成本,也给社会成员带来困扰,同时还降低其幸福指数。要保障社会诚信体系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于社会成员诚信意识的养成,这需要从教育和舆论引导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子课题之五:诚信文化与司法公信建设研究

1、司法公信的文化解读

从文化角度解读司法公信,揭示诚信文化与司法公信的关系:(1)通过纵向爬梳理清司法公信的诚信文化根基,赋予司法公信多维文化内涵。(2)通过典型个案及学理分析,辅以社会调查数据验证,综合研究诚信文化影响司法公信的方式与结果,解读司法失信背后的文化因素,以探讨司法公信建设的文化路径。

2、转型期中国司法公信现状评析

从历史纵深与客观现实双向出发,综合多方要素对我国转型时期的司法公信现状客观评析:(1)通过历史分析与现实比较,以传统诚信文化为衡量尺度评析当前的司法公信现状,即以历史的眼光批判分析现实情况;(2)通过社会调查,综合社会公众、专家学者及司法系统自身、其他国家机关等多方评价数据,为司法公信提供客观、量化的评价标准;(3)通过典型个案分析的社会评价,客观反映我国司法公信现状的社会评价。

3、转型期司法公信建设的文化难题

当社会裹挟道德范式艰难转型,当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社会发展脱节,文化困境就会成为掣肘发展的瓶颈,转型期司法公信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文化难题:

(1)司法公信建设缺乏软性构件。梳理30年来司法公信建设的轨迹,不难发现司法文化建设的不足,司法建设中存在突出的重制度轻文化、重知识轻精神、重效率轻公正等问题。

(2)司法队伍缺乏精神文化素养。当前司法人员队伍的建设以专业知识为主,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由于考察操作性低而往往被忽略。

(3)司法制度欠缺诚信文化品质。司法公信建设离不开制度公正的保障,但如果仅从理性计量的前提来架设司法制度,而忽略制度设计的文化目的性考量,缺乏精神文化涵育,则容易导致制度价值异化而无法发挥司法公信效果。

(4)诚信文化建设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公开提供了条件,但先进技术缺乏精神文化的支持,网络监督也可能成为“空场”。当前我国诚信文化与信息技术的落差正是司法公信建设面临的文化难题。

4、以诚信文化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1)研究司法制度中贯注诚信精神。司法制度体现诚信既要求司法制度设计包含诚信考量、体现诚信精神,也要求司法制度本身能够为司法诚信理念的践行提供制度保证。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司法监督是体现诚信并保证诚信的三项基本制度。在司法独立方面,研究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和政情出发,实施从横纵管理关系逐渐向纵向垂直管理关系转移的制度设计;研究司法垂直管理关系如何真正发挥司法独立功能的条件,避免非司法部门的干扰,影响司法公正性;研究制度保障司法办案不受社会影响的问题,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诚信价值目标,杜绝媒体审判、民意审判。在司法公开方面,研究在不侵犯隐私权、商业秘密、国家机密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司法办案进程网络即时查询,庭审网络视频直播,裁判文书公开,判决执行结果网上实时发布等技术与制度的问题。在司法监督方面,研究如何建立诚意接受监督的多方监督制度体系,保证监督主体的监督效力,平衡监督主体监督效力与司法独立性,一方面司法过程接受内外部监督,另一方面坚持独立办案,在合乎法律规定情况下有理有权不接受监督主体的意见。研究司法监督制度的设计如何保证真监督,而非制度摆设,使监督制度设计既符合诚信公正的原则,又要具有可行性。

(2)研究司法过程中制度如何保证办案人员始终坚持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在司法办案过程中真实性、公正性贯穿始终,立案环节保证当事人身份材料的真实性;侦查环节坚持客观事实,真实、完整地反映案件事实及侦查情况;审判阶段严格审查法律关系的真实性,保证判决结果的公正性。司法过程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这既是诚信司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使民众通过既定法律及案件情况预测司法结果,从而给予司法更多的信任;制度保证司法办案结果的执行力,如果判决结果对当事人没有实际约束力,则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将荡然无存。司法过程是司法公信遭到质疑的主要方面,是课题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3)司法人员诚信修养的提升。制度再精良,关键还要靠人去执行,司法工作人员的诚信修养对于司法公正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育诚信修养需要软硬兼施:教育与制度的结合。在职能培训中加入诚信教育的内容,灌注诚信理念,在司法环境中营造诚法、敬法、守法的诚信工作氛围。司法队伍的诚信修养还需要研究在各类考核监督指标里加入合理的公正、诚信指标,并有相应的制裁机制,提升司法人员的诚信素养。

(4)法治文化对司法公信力的倒逼机制。司法公信并非司法部门单方的诚信公正即可建立,还需要社会公众的认同与支持。我国法治历史较短,公民的法律知识与法治意识比较薄弱,不利于在社会范围内推崇司法公信。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民众的司法监督提供便捷有效的渠道,却引发了舆论审判妨碍司法独立的新问题。课题要研究如何通过公民教育、法治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法律知识,树立司法独立理念,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一方面为公正合法的司法活动赢取社会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公民社会的法治要求倒逼司法公信建设。

(5)传媒诚信文化推进司法公信建设。网络等新传媒一方面可以形成诚信文化张力,对司法诚信提出更高要求,对司法公信建设形成倒逼之势;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公正诚信的网络文化不仅可以提升网络司法监督的效力和可信度,而且可以通过真实的信息发布、沟通解释获得社会的公正评价,为司法争取更多理解和信任。研究网络文化诚信建设推进司法公信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五、重点与难点

1.如何从文化的向度解析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各自内涵和辩证关系?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对此,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研究和系统整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突破。

2.如何评估社会转型期我国诚信文化的总体状况并使之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这对当前的诚信文化建设极其重要,同时又有很大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案例分析和走访谈话,获得第一手材料和最可靠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评估。

3.我国是一个有着诚信文化优良传统的国家,为什么当前我国诚信文化建设还面临着那么多的困境?这既是理论上的难点,又是实践中的难题。可以通过考察西方社会转型期诚信文化状况的共性因素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制度特征、利益格局和社会心态来寻求解释。

4.在当前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下,如何找到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可操作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指向,既十分重要又无比艰难。这既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推动我国传统诚信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又要合理借鉴国外诚信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从精神建设、制度建设、行为建设和技术建设诸方面寻求突破口。

六、研究计划

1、研究团队

(1)总负责:余玉花

(2)子课题一

负责人:余玉花

参加人:王荣发、解超、卜玉华、段江波、唐中毛、程德慧、石勇、

张建荣、孔文清、李敏

(3)子课题二

负责人: 彭定光、郝宇青

参加人: 鄯爱红、王建新、陈洪连、宋锦州、阮博

(4)子课题三

负责人:陆晓禾

参加人:徐大建、蒋锦洪、庄志民、任重道、张艳新、张卫伟

(5)子课题四

负责人: 傅红春、姚晓娜

参加人: 瞿铁鹏、杨丽萍、安秋玲、胡洁人、宋臻

(6)子课题五

负责人:王景斌

参加人:蒋德海、陈融、李颖、熊琼、王鑫

(7)调研工作及其他:陈正桂、丁香桃、李艳、张晓飞及研究生

2、研究进程

(1)(2012.6--2012.7)课题启动:召开项目开题大会,对课题研究大纲、课题内容、课题的重点、课题研究的着力点等进行细致的讨论与论证,进一步明晰研究的思路,在听取专家的意见上,形成更完善的研究方案。研究内容的细化与分工具体落实。子课题研究组分别开会,研究课题的细化方案,分工落实,明确各自任务,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添购必需的研究工具,为科研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2)(2012.7-2013.3)调研启动与展开:召开调研动员会议,展开调研问卷的设计,选择和确定调研点与调研对象。(1)成立若干调研小组,(2)按计划要求进行调研,(3)调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4)形成调研报告,(5)召开调查总结会。调研内容包括:社会诚信现状的总体调研;社会民众对诚信问题关注度的调研;典型事件对社会诚信度的影响调研;若干诚信文化建设举措与结果之间关系调研;诚信主体的诚信践履度调研等等。

理论研究启动,购买国内外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进一步搜集国内外的诚信理论、诚信危机研究、诚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理论资料,关注世界各国诚信文化建设发展动态,进行动态研究,搜集世界各国解决各类诚信危机的案例,进行资料分类及其分析,形成资料性成果。产生少量论文成果。

(3)(2013.3-2014.2)调研报告成果产生。理论研究第一阶段:各子课题理论研究同时进行。子课题组分别召开小型研讨会,围绕“社会转型期与诚信文化系统建设”、“西方诚信文化建设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现代转化”的主题召开研讨会,产生以论文为主的阶段性的课题成果、1-2篇专报成果。

(4)(2014.3-2014.12)理论研究第二阶段:在调研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理论研究与对策性研究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召开研究进程的工作交流会,召开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产生若干研究成果。

(5)(2015.1-2016.3)课题完成阶段:最终成果的撰写、统稿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研讨会,修改草案与完善,完成最终成果。

(6)最终成果形式:专著文稿:社会转型期我国诚信文化系统建设研究。

其他成果:系列论文;若干份调研报告或专报

3、研究措施

(1)完善课题计划;

(2)课题组成员的调整(根据子课题的调整所进行的人员调整,子课题负责人的调整,个别子课题设双负责人;

(3)专题研讨、会议交流、专家咨询、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

(4)经费资助。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