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温宪元:中国文化强国的使命与方略

2013年03月07日14:00

[提 要]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科学理性的文化、丰富多样性的文化,科学发展观视阈的文化在实践中总是具体化为一系列文化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与方略,是完成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创造性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和条件,深刻认识建设文化强国执政党的文化使命,加快实施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方略。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文化强国 文化使命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一般认为,文化形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前者表现为文化的物质形态,后者包括文化的价值形态,两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其中,价值形态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①,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② 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竟争力。标志着文化建设真正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文化建设获得了空前的有利条件,展示出令人鼓舞的美好前景。

一、科学发展观视阈的文化与文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当下谈及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 “人是自由的自觉的” 类存在物③。人的这种类特性导致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促使“自然的人化”;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增长了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也被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人化”了。“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因而,人们常说,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概念是“人民”,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民是作为类概念的人的主体。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也要求文化服务于自己。所以,毛泽东要求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④;邓小平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⑤的“四有” 新人,他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 新人;江泽民说“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⑥。以人为本的文化所展示的,正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典论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看来,在现实性上来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而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首要的正是经济关系。这就是说,经济首先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人的意识。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文化是科学理性的文化。近代以来,文化不断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进步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性完善的体现。作为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必然要站在时代的潮头,致力于促进科学理性文化的发展,引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相继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突出表现了党对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科学理性文化的深刻理解。追求科学合理性就是追求对客观真理的掌握,追求对规律的认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鲜明的理性追求。其实,即使是人的情感中也包含理性因素———情感理性。马克思强调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强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毛泽东认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就要对中国的社会特点有透彻的理解,都体现了鲜明的科学、理性色彩。人们越是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掌握了真理,就越有条件从被动的“必然王国” 走向马克思所说的主动的“自由王国”,“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因此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⑧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文化是丰富多样性的文化。文化的丰富性是由文化多样性构成的。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必然对文化提出丰富多样的要求。丰富多样性是文化的活力所在,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资源与条件。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既是形态、类型的丰富多样,也是风格、样式、特征的丰富多样。在同一个社会,丰富多样性的文化既要有区别,又要有联系,否则社会的文化系统就会解体,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社会文化内在的必然要求。所谓“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以人们创造的共同价值理念作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文化内核,它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一种心理和思维方式。就文化本身的指向来说,“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的是一个文化系统中各种亚文化的协调;就社会的指向来说,它强调的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协调解决。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与文化的科学理性性、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科学理性、丰富多样性着重于文化发展过程,基本价值追求则着眼于文化发展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视阈的文化在实践中总是具体化为一系列的文化方针政策。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的实际操作。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6方针政策主要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增强综合国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研究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鼓励文化创新,建立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社会氛围、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提高文化产品生产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既看重文化的经济效益,更看重文化的社会效益,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面对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对中国文化强国建设进行宏观思考,是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再创中华民族文化新辉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新政策,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学习和贯彻。

其中,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和战略目标,文化强国战略和国家整体战略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强国战略包含在国家整体战略之中,没有文化强国战略不可能有完整的、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整体战略。

二、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条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与方略,是完成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创造性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和条件。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众所周知,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进入世界第二。但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写的一个治国方略研究报告说,中国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因为中国只是出口电视机,而没有出口电视剧。当今的世界文化市场,美国占43%,欧洲占34%,亚洲占19%,而在这19%中绝大多数是日本和韩国的,中国少得可怜。所以,从国际方面看,特别是在国际舆论上,西强我弱的格局更加明显,西方媒体占了4/5的国际舆论市场。⑨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文化上的实力,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渗透战略从来就没有改变,尤其是以传播“普世价值” 为形式、以宣扬资本主义文化为本质的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分化战略,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表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再加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出现,网络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等,对于新形势下的中国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当下,尤为严峻的是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场文明危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经济的失衡。也是结构的失衡,这个失衡表面上看是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实质上它是一种生产和消费的失衡、储蓄和投资的失衡、出口和进口的失衡、监管和创新的失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失衡,也就是说由这六个失衡,归结为一点也就是文化的失衡,由此导致了这场文明的危机。二是人的贪婪。就是投资者的贪婪,这正是长期以来华尔街所主张的一种原则。有一部电影叫《华尔街》。它说一切的贪婪,包括对于财富的贪婪、对生活的贪恋、对爱和知识的贪恋,这些就是对于当今社会的进步,说贪婪是可以接受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信条,才使得在金钱面前、利益面前,文明被严重地扭曲。三是伦理的丧失。表现在责任、公平和环境等多个方面。首先是责任的丧失。金融危机是从美国次贷开始的,金融机构把这些贷款贷给没有偿还7能力的人,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而监管当局,在创新问题上失去了应有的监管,这就是责任的丧失。责任的丧失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要达到改进经济决策的伦理质量的目的,就必须考察决策所承载的责任的广度。当前欧盟一些国家,如希腊、意大利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失业率高企、经济衰退,全球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花独秀,经济发展态势基本良好,并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硬实力快速成长的同时,文化软实力虽然近几年来有所增强,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提升阶段,显得比较弱小。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面临国际新秩序重建中,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文化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其次是公平方面。讲公平公正,文化是衡量公平的一个决策伦理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讲幸福指数,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讲生活质量,文化是一个十分显著的标准。再次是环境方面。环境保护主义已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伦理观。所有这些失衡是我们要认真地思考的新的全球文明,然后再从这些方面去构建、完善、弘扬新的全球文明。

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外形势,通过建设文化强国,从而提高和充分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从而为克服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科学地、理性地回应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的挑战,把握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统领作用,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然成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时代赋予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建设文化强国中共执政的文化使命。

从国内方面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和平发展更是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战略变化。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首先,我国经济总量大幅跃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世界位居第89位,⑩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越过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城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的消费意愿明显提高,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供给不足。光是经济上强大不是真强大;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强大了,才是真强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文化强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瑏瑡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顺应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体现“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其次,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看,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的精神文明目标。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使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更为清晰;再次,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由于文化产业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加工对象,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大的绿色经济特征,从而成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换句话说,作为新兴产业和绿色经济的文化产业发展得越快、规模越大,对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从而有利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但是,事实上看,一方面,中国不仅国力日益强盛,更有文化魅力和文化向心力。经济实力从建设中来,文化魅力则要从自信、从自省中产生。另一方面,勇于、善于宣传自己的文化,也是一种自信。而在与其他文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过程中,不断自省、不断完善自己,这也是提高和发扬自己文化魅力的过程。恩格斯曾经说,国家是文明的综合。讲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决定》还讲了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8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这是对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发挥重大作用的充分肯定。

从90多年的历史来看,《决定》强调了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政治上的自觉,也靠的是文化上的自觉。党既是意识形态的先锋队,也是文化上的先锋队。所以,《决定》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论述的既是党的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又是党一直以来强调文化对党的发展的作用。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讲过,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毛泽东还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我们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个任务仍然是当今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要使广大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讲的“四有”新人,今天也仍然是当下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江泽民强调,社会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就是畸形的,也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所以,江泽民提出两个不能动摇的论断。江泽民还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的中心,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同时,我们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这两个“不能动摇” 对于文化强国建设极为重要。

胡锦涛强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政策支持。

从党的几代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足以说明我们党对文化的重视和文化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正是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决定》看,概括性地讲我们党运用文化自觉的高度,党向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不断有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通过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我们党引导文化建设,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邓小平语);第二句话是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江泽民语);第三句话是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这是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路);如果概括30多年文化建设,这三句话就体现了党抓文化建设鲜明的特点。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成就,如果最简练地说,将全部文化建设成就归结为一句话,文化改革发展成就就是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使命

中国文化强国建设执政党的文化使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代9表着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显示着国家的发展理念,维护着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注重文化强国的政治统治和阶级维护功能的建设;二是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决定其总要以一种批判性视角反思现实、评判社会、评判文化,对政治社会的“实然性” 进行价值追问和理性评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文化强国的批判、整合功能的建设;三是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性和理想性诉求,文化强国通过对现实政治社会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勾画出未来文化发展的理想图式,并促使这一目标和理想内化为政治主体的文化信仰,转化为对理想文化追求的一种精神内驱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文化强国的价值导向和理想追求功能的建设。文化强国建设,需要达成这样的一个共识,我们必须更多地看到文化强国本质上,既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规范、高级的文化形式,并且立足于社会存在;又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产业、高级的创意性经营形式。因此,文化强国,所显示出来的作用既有来自意识的功能和精神的力量,来自这种社会主导价值观对社会成员的精神信仰、理想追求等方面的作用;还有来自产业的物质的力量,形成并产生经济方面的作用。这两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怎样衡量“文化强国”?需要综合四个因素来考量:一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充分激活,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 革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文化发展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品节目,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社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二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竞争力大幅提高,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引领潮流,在世界舆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三是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既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同时也要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创新的生动活泼局面。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变目前国际议题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状态的不利地位。

四、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方略

加快实施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方略,如何把握和怎么样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有两个具体问题需要把握好。

第一,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把握实践方略。我们对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怎么来把握?胡锦涛在六中全会讲话中强调,建设文化强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围绕“四个必须”瑏瑢: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关系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二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所以,我们说的文化有“四个点”:它的立足点是坚持以人民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它的着力点是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它的落脚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它的根本点是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文化权益。三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10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文件起草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对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给予高度的评价,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给予极高的期待。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深厚精神追求,闪耀着崇高的精神情操。比如讲仁义、唱中庸、尽孝悌、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至今依然闪烁出耀眼的道德之花。《决定》对此做出精辟的概括,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眉心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文化强国建设,既要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又不能忘记我们文化的本原,不能忘记我们文化的根。所以,要有对文化之根的崇尚和尊重。为此,《决定》提出“三个大力”: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五四运动”

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这是因为我们文化建设中往往会被淡化的,就是五四以来我们的革命文化传统,也是我们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的提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四是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重要途径。近年来,广东在率先创造经济大省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比如,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塑造广东人精神;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引领健康文化潮流;坚持个性发展,彰显岭南文化特色;坚持文化惠民,保障文化权益共享;坚持改革创新,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坚持队伍建设,打造文化人才高地等,为推动我省文化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在文化强国实践中强化公民意识。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着重强调在全社会强化公民意识和提倡五种精神。建设文化强国要在全社会强化公民意识。一要彻底从“百姓” 向“公民” 身份转变。公民与百姓这两个概念有区别。在中国,“百姓” 是古老的, “公民” 是新的说法。当下,需要努力挣脱“百姓”枷锁,走上“公民”之路。二要在文化强国中突出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公民社会是凸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

公民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它是突出每一位作为个体的公民的民主社会,每位公民的权益、需求、意愿与价值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公民社会是倡导公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社会。

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凸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而且还应是一个倡导公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社会。可以这样说,鼓励公民焕发更多的责任意识、参与热情,是构成当代中国时代精神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三要努力做个合格的好公民,必须加强五个方面的修养。即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参与技能、公民综合素质五个方面的内容。

公民道德方面,包括仁爱、宽容、感恩、友谊、尚礼、诚信、责任、尊严、合作等主题;公民价值观方面,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和平、爱国、追求真理、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主题;公民参与技能,主要是指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基本能力,如与人沟通、演讲、讨论、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向责任部门或媒体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等能力;公民知识方面,包括国家与政府、民主政治、政党制度、司法公正、社会公共生活、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等主题;公民综合素质方面,包括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民主素质。

据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11广东是33%。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欧盟(1992年5%)、美国(1989年7%)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水平。瑏瑣科学是国力的灵魂,是文化发展的标志。缺乏科学素养,必然带来一系列问题。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竟然相信吃绿豆、生吃茄子可以治百病,用泥鳅可以治癌症,导致盲目求医,花钱看不好病;有的人不能分辨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对膨大剂、塑化剂、瘦肉精等危害身体还茫然不知;有的人缺乏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导致创新水平下降,创新能力不足。事实充分说明,许多荒谬和无知,都缘于科学知识的匮乏。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需要树立五种精神。一要有信仰精神。信仰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姿态、一种综合的精神活动。信仰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信仰又是个体的精神出路问题,但是,它又不仅仅只是个体生命存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生活,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到共同体的性质等等。信仰中应该有慈悲意识、慈悲情怀与忏悔意识。二要有超越精神。超越自己的苦难,超越自己的存在,而用更高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超越人性的局限性。超越世俗功利。三要有理性精神。理性重在“讲理”,理性最讲“逻辑”,理性依赖“科学”,理性基于“现实”,理性贵在“建设”,理性需要“妥协”,理性出于“冷静”,理性力戒“浮躁”。四要有主体精神。主体精神不是一种鼓吹贪婪、野心、自私、权力的伦理学,而是关于自我发展的伦理学,是一种最贴近人的本性的伦理学;是一套如何使人类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整个社会制度更贴近人性。五要有宽容精神。宽容应该源于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这是宽容的基础。宽容是一种境界,一种既定的心态。宽容是一种文化的品质。文化宽容,就是要对一切人的各种权利的承认、尊重和维护,对作为一切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主体的人的宽容。

①《新华网》,2011年10月26日。

②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新华网》,2012年11月8日。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31页。

⑥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1991年7月1日。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页。

⑧ [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⑨ 《全球化文化产业掀起瓜分浪潮》,北京:《时事报告》,2006年2月14日。

⑩ 《2011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89位》,《网易财经》,2012年6月5日。

温宪元: 《文化强国要实实在在培养人才》,深圳:

《深圳特区报》,2012年5月15日,(D1)。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公布》,北京:

《科学时报》,2010年11月26日(A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科学发展观视阈的文化改革发展研究” (项目号:12&ZD002)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