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文化语境

臧峰宇2013年03月07日13:45

[摘 要] 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理论形态,使之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拓展深化,日益成为中国学界的文化自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文化思路具有学术深度和现实力度,这种思路为政治哲学的现实阐释提供必要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呈现出中国日常生活的历史事实。应当看到,离开中国的文化土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无从谈起;忽视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展开只能是一厢情愿。深入解读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文化语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寻找思想的力量,在政治哲学的学术阐释中提升中国形象的文化内涵,于公平正义的现实诉求中深化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主题,促进中国文化发展与繁荣,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者的文化使命。

[关 键 词]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文化语境;中国文化认同

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关注的热点论域,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与社会功能得到学界高度重视。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理论形态,使之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拓展深化,日益成为中国学界的文化自觉。这种自觉重审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坐标,汲取西方政治哲学史的文化经典,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中国化的文化理路,展现出具有中国风格和时代气象的文化语境。这种语境不仅力图呈现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状况,而且试图彰显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政治价值观。对此作政治哲学解析,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与现实力度上系统阐释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问题域,突显其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进而促进中国文化认同,可以为当代中国改革创新提供与时俱进的哲学与文化思路。

一、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文化自觉

“中国崛起”(rise of China)已经成为国际学界关注的政治话语,从政治哲学层面审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著述不胜枚举。通过将中国道路的特质归纳为“中国模式”,很多国外学者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社会问题,或认为崛起中的中国将指引发展中国家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或认为解析纷繁复杂的中国问题是研究中国道路的理论前提。很多阐释不乏启发,但也存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误读,比如认为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观,甚至将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为“中国模式”的意识形态表达,“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传统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选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深知,中国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为此在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视野中开启中国政治哲学的当代理路,考量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语境与实践逻辑,纠偏各种言不及义或语焉不详之论甚为必要。

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赞赏主要是从全球经济低迷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的角度立意的,谋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显示出独特的现代生成图景。“中国正在指引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有一个强大重心的世界上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这些国家不仅在设法弄清如何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知道如何与国际秩序接轨,同时使他们真正实现独立。”这个因提出“北京共识”而著名的意见表明,中国有识之士对中国国情的强调高瞻远瞩且具有长远意义,但是对“中国模式”的范式强化引人深思。现实表明,尽管中国道路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尽管中国社会以多姿多彩的文化样态讲述着激动人心的“中国故事”,但是当代中国文化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境遇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当代中国文化传播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学界强调总结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中国道路具有理论和制度的双重支撑,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是现代中国人在实践中摸索的社会发展道路,它尚在发展的途中,体现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应当看到,回顾政治哲学在现代中国发展的百年历程,提炼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仍然葆有活力的合理经验与具有长远启示意义的价值主题,理解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主旨与实践向度,分辨西方政治哲学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谋求系统建构与综合创新,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自觉意识。秉持这种自觉意识,走向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处,深入分析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问题的成因,以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文化自觉阐释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思想支撑,应成为当代中国学者阐释相关问题应有的文化自信。为此,建构具有民族特色和大众风格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理论形态,使之具有现代性与国际性,在文化语境中领悟其现实意义十分必要。

当我们以开放的视野纵横观揽中国政治哲学的思想谱系与当代格局,可以看到以儒家政治哲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围绕“正义论”展开学术争鸣的西方政治哲学等学术思想资源。“五四”以来,学界对这些学术思想资源的梳理、解读、阐释与批判反映了中国政治哲学发展的现代历程,也积淀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思想储备。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化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启蒙,也遭遇了西方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兼容并包且看重实际的中国文化实现了现代转型,因汲取科学启蒙的思想营养而绽放具有进步色彩的东方光泽,形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生成的文化语境。如果说“政治,……是在文化的地面上画的一幅图画”,那么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应成为体现文化内涵的思想力作,它着眼宏观、关注微观,解构妨碍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建构系统有效的理论机制,在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诉求中体现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

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自觉意识具有双重指向,一是对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哲学关注,二是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学科特征、现实功能与价值诉求的理论规定。前者主要表现为对世界体系与中国问题的理论解析,探究国外学者赞赏“中国模式”的立意,思索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走势,提出人们有尊严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合理路径;后者强调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学术规定,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特质及其在中国的现实境遇,梳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主导线索。

以这种自觉意识建构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具有解决问题的实践气魄,具有观察中国社会百年变迁的历史感和把握世界风云变幻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感。对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解读,既考量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语境,又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复杂社会现实。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既衡量中国政治思想的文化特征,又辨析国外学者对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阐释。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意义的彰显,既把握政治哲学思潮涌现与社会问题争鸣之间的内在关联,又突出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学术建构是对以往研究成就与相关资源的文化整合与价值重塑,是审视中国道路、解析中国问题、归纳中国经验的重要学术思路。

为此,应运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文化语法,剥离对中国问题“过度解读”造成的迷雾,提炼中国政治哲学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完整呈现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图景,正本清源,解析成就斐然的“中国奇迹”与纷繁复杂的中国问题产生的文化语境,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化形象。这种学术努力力图梳理百年来深刻影响中国道路的政治观念,尝试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理论形态,明确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而把握以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思路,使之在文化传播中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其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不言自明。

二、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三重文化理路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从中国文化形态角度理解中国政治经济现象及其变迁的研究蔚为大观,因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状态。“中国一直被视为是一个文化国家(cultural state),以文化作为国家凝聚结合的基础。……替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提示方向。”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必经中国文化的创新。西学东渐促进了现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文化在百余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今日的中国文化是承载历史、涵盖现实且兼容并包的独特文化样态,这种样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现实的反映,是对当今中国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反映,也是对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反映。回顾文化思潮的涌现与争鸣,我们需要对当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状况作政治哲学考量,对当今中国人的文化素质作政治哲学审视,这样才能在思考“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的过程中具有文化自省,才能在进一步发展的途中达成文化自觉。

之所以探究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发展的文化理路,是因为中国政治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国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无从谈起;忽视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展开只能是一厢情愿。这个问题在过去的中国是如此,在今日的中国同样如此。“当前政治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看待中国人的实际生活和存在方式,宽泛一点说,就是如何在政治的高度上看待文化的问题。”概言之,提出具有中国风格的政治观念,以澄清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问题域为中心,综合解读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的关键表述,深入解析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不能缺乏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状况的把握,不能缺乏对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素质的了解,而阐释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可能性与现实必要性,明晰其基本框架与主导线索,必须具有贯穿历史与现实、融通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思路。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三重理路。

其一,对中国政治哲学发展的文化回顾。纵观五千年中国政治文明史,修齐治平的道德情怀、正德厚生的执政原则、尚中贵和的天下观念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得到生动展现。但是,过于看重血缘或交往关系的熟人意识、缺乏民主思维的愚忠、教条化守持伦理纲常的封建观念、因自给自足而闭关锁国的外交心态阻碍了中国政治发展的脚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思想家逐渐译介外来思想文化,西方政治思想强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念,直至“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中国政治思想史开始浮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图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生成,这种文化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不断与外来文化交融而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反映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对中国人的哲学观念的影响是直接的。只有深入解读百年来中国政治哲学发展的文化轨迹,反思其中的价值得失,以时代精神重塑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才能确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提高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文化影响力。

其二,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文化透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夙愿和心血,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也需要中国人在实践探索中进一步破解。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有识之士始终意识到政治哲学与中国国情结合的必要性,始终在破解中国问题的途中超越自我,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判断力。我们深知,“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中国自己的模式”实则处理中国问题的独特文化思路,其中有些思路在西方思想家看来可能是很成问题的,但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却往往是有效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与西方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异。因而,借鉴西方先进的发展理念,不能将其直接植入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当代中国社会,否则可能只是一种理论设想。只有基于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现实的深入考察,正确面对贫富差距的渊薮,合理解析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共权力与社会资本的样态,进一步确认政府的权力边界、市场的发展空间与当代中国社会层级结构,推进收入分配等问题的改观,才能以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审视中国问题的历史境遇与现实样态,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合理思路。

其三,对政治哲学研究对象的文化解读。随着“华盛顿共识”日渐式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而引人关注,其中浸润的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实践样本。置身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发展格局之中,中国以特有的社会发展理念把握战略机遇期,确认自身的文化方位,找到适合自身文化特质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中国道路的政治哲学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展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哲学观照,在不同文明的哲学对话中反观时代。这种政治哲学融汇古今中外政治哲学的思想精华,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步,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实际需要。它以政治观念与时俱进的方式体现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不以单向度的思路将复杂的全球问题整体化约,其文化密码在母语中更为清晰,体现了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哲学境界与文化气象,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学术话语权的过程中展示中国道路的文化价值,体现了对世界文化发展与世界历史进步应有的责任意识。

概言之,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视域广阔、取向高远,其文化理路具有学术深度和现实力度。这种文化理路并非以文化研究置换政治哲学的学理路径,而是为政治哲学的现实阐释提供必要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呈现出中国日常生活的哲学真实。这种文化理路既具有批判性也具有建设性,与时代同行,在反思中前进。这种文化理路关注中国的命运,以时代精神反思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走势,以主流文化价值引导市场经济进一步走向完善,彰显了深远的问题意识及其解决问题的理论底蕴。这种文化理路面对当今世界的复杂图景,开启对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政治哲学审视,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发展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理论深化的双重需要,对促进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传播与中国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与中国文化认同

建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需要以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为思想前提,也就是要确认中华民族的文化自我,以民族自我的主体意识为政治哲学的理论出发点。可以说,中国文化认同具有扎实的历史根基,华夏子孙以“轩辕黄帝”为文明初祖,共享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以汉语为主体的母语表达与时俱进的文化观念,诸如此类的文化行为与文化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归属感。现代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经历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见证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人是以一种矛盾冲突的心态经历着自己的文化自觉的,而这种内涵复杂、充满张力的文化自觉使人的问题成为所有问题环绕的核心”。中国人在文化更新的过程中审视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主题,中国文化认同因而包含着对处于现代性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发展主题的深入理解。

把握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题,需要理解欧美文化等现代文化的发生发展史,思索现代文化的特质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也需要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五四”时期,中国学人为此筚路蓝缕,十月革命的炮火使中国有识之士接受作为崭新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用中国语言表述其思想精要的过程中使之获得了中国形式。“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确认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崭新形态,在百余年的文化实践中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独特经验,进而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习惯。

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历程,不是在缺乏实践关照的理论视野中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而是“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层面重新解读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路标,并深入理解这些路标的政治哲学内涵。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经验都力图反映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尽力体现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有识之士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以更加开放的视野面对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思想结晶,以历史的眼界和实践的气魄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逻辑,积淀了现代文化发展的中国经验,体现了富有历史感的思想意识和富有现实感的责任担当。

当我们从政治哲学层面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就会发现,重视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诉求。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生成来自于对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走势的理论解析,同时彰显基于可能与其它文化达成共识的中国文化价值,是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也是对中国问题的反映。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倡导作为平等的正义,诉求教育、居住、医疗等领域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致力于提出调节社会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的合理思路,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为此,阐述具有政治正当性的哲学主张,辩证把握自由与平等的内在关联,使公平正义在中国语境中具有更多的现实可能性,以开放、和谐的思想的力量改变世界,是推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综合创新的基本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体现了以开放的眼界理解中国文化自我的思想自觉,反映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代境遇,既不完全回归传统,也不摒弃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忆;既不全盘西化,也不拒斥全球化与现代性,而旨在把握“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化形态,对现代中国文化表达历史的敬意,同时以中国人的主体意识承载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应当看到,“一个社会和民族要站起来,……关键在于首先要从思想上站立起来,一个在思想上不能站立的民族,哪怕它黄金遍地,也不可能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它内在地要求人们从理性的高度来判断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澄明社会发展的价值前提,反思未来发展的可能道路,也就是说,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乃是中国人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可以说,从思想文化层面确认“中国奇迹”的成因是不容忽视的学术问题。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度反映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底气,以作为政治哲学高端形态的政治价值观促进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价值的传播,实现中国文化认同,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中国文化认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境遇,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并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面对西学东渐的文化影响,在重审中国传统文化弊端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改造以往文化的弊端提供了科学视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融入中国的文化血液,为人民服务、坚持集体主义、发扬主人翁精神等一系列观念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与国家和民族一起站起来的中国人走出了被称为“东亚病夫”等耻辱的文化记忆,以共和国建设者的激情建设最新最美的文化天地,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确认国家尊严与民族自豪感的精神家园。

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是中国社会最本质的精神要素,是当代中国文化的要义所在,它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共同的社会理想,是凝聚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价值考量,往往以主体的需要、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的需要为评价尺度,民族自由、国家自强、思想解放、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人民幸福等价值理念因而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总布局的逻辑展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选择。我们深知,作为在文化比较场域中形成的文化自我意识,具有世界历史性的中国文化认同以共同的社会理想为基础,体现政治哲学的社会共识,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实现中国文化认同,彰显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需要以高质量的学术思想水准阐释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态势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综上所述,建构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理论形态,提出理解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应有的理论观点和价值立场,彰显中国气派、时代精神与大众风格,为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提供文化语境与哲学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这种理论建构是当代中国学界的文化自觉,这种理论发展的文化思路面向未来敞开,对塑造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学术努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寻找思想的力量,在政治哲学的学术阐释中提升中国文化形象,于公平正义的现实诉求中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主题。以之确认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现中国文化认同,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者的理论使命。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12&ZD001)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学术月刊》2012年12期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