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大众传媒与公共人的衰落

焦德武  常松2013年01月24日09:3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随着大城市的兴起,公共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人们更关注自己的私人领域、私人感受。特别是媒介的发展使人们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面对面的经验分享,变成了带有公众性和私密性色彩的双重表达,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理查德·桑内特认为,公共领域是由一群差异较大的人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这一思想来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当时,男性公民除了必需的日常生活,经常聚集在广场进行讨论,从而塑造了公共人的角色。随着大城市的兴起,公共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人们更关注自己的私人领域、私人感受。特别是媒介的发展使人们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面对面的经验分享,变成了带有公众性和私密性色彩的双重表达,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儒家礼仪的张力与现代城市的发展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依靠亲情、友情、宗族、血缘等关系来维持。中国社会又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不仅具有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所言的“礼俗社会”特征,还带有儒家文化的重情、重礼的传统。但现代社会是城市化社会,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人们的闲暇时间大为减少,成年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现在工作场所,巨大的城市空间并非为了人们聚集而设计。城市化社会受到一定规则的制约,每个人都要变成文明人,在公共领域必须受到注视和审查,否则,就会被认为是野蛮或者粗鲁,慢慢地,人群变成了文明的、克制的观察者。用桑内特的话说,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人们没有权利找陌生人说话,每个人都有一个作为公共权利的无形盾牌,也就是每个人都有不被打扰的权利,大城市中的日常行为确实变得越来越和他人无关。

  现代城市的发展,导致一系列不同于过去事物的出现。以现代社会的建筑为例,巨大的写字楼能容纳成千上万人,但即使是在对门工作的人,因为单位不同,也鲜有认识的机会。哪怕是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工作场所也大多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空间,这种看似远离了单门独户的巨大空间设计,并非形成一个便于讨论的公共空间,而只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用。如果每个人都互相监视,社会交往就会减少,沉默变成了彼此防备的唯一形式。也即在现代社会,随着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在城市中聚集,看似建立了公共空间,实则进一步消灭了已有的公共领域。

  传媒入侵生活与公共人的衰落

  如果用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来解释,现代社会逐渐变成了舞台,每个在前台的人都是演员。那么,在公共领域人们必须时刻小心地演出,以免在城市中的陌生人面前丢丑,只有回到家里,在私密空间,人们才会卸下面具,真实地生活。所以,在现代社会,人们宁愿失去交往的机会,也不想在公共场所“表演”,因为在公共场合不再是自我情感的真实呈现(representation),而只能是自我情感的表述(presentation)。

  于是,私密性的生活开始流行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媒介的出现正好弥补了私密生活的空虚,媒介既能形成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又能通过媒介的中介作用窥见社会其他成员的“表演”,还能打发掉因公共领域交往缺席而剩余的大量时间。也许这些场景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不管是在公交车站、地铁上还是等待会议开始的间隙,人们不再彼此交谈,而只和自己的手机、iPad等“物”交流;即使在同一个房间,我们也懒得说话,而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进行联系。我们宁愿封闭在自己的私密空间里,通过媒介进行交流,也不愿意面对面进行互动的探讨。在保护隐私和尊重个体价值,或者所谓个性的盾牌下,我们逐渐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只注重自我的感受,把私密空间看做自己必须维护的权利,人们好像除了自己的兴趣就没有了“感觉”,公共原则、社会道德等都成了远离自己的虚幻王国。

  大众传媒如磁铁般将本可以走出屋子走向广场的人牢牢抓住,让他们看到更多,交往更少。电子媒介的信息流通扼制了观众的反应,使人们沉迷于对自身的关注,并大多满足于此,遗忘了去探寻现象背后的真实,遗忘了作为公共人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要求。我们满足于八卦或者花边、娱乐新闻,一些看似公共性的话题,有时也成为我们私密性交往、展现的工具。从本质上说,我们是“亲密性专制”的有力体现者。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公共人的角色逐渐沦落。传媒带来了信息,制造了共同性,也赶走了传统社会中的公共人。

  互联网和传统的公共领域大不相同

  以桑内特的理论来看,现代社会导致的结果是人们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人们不再为公共事件而讨论,公共领域也逐渐消失。但桑内特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候网络还没有发展起来。那么,今天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表现形式——比如微博的流行,是不是意味着公共领域的重新建立、公共人的重新兴起呢?

  互联网的匿名性确实使人们交流、表达的愿望加强了,在互联网的公共空间中,人们谈论自身以外的事件,从而具有了公共人的特征,特别对公共事件的关注、积极参与,使桑内特的前瞻似乎化为乌有,但互联网上的“公共人”有别于传统社会中的公共人。

  互联网上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数情况下,互相交流的双方并不知道对方的底细,这和传统社会并不相同。互联网上,情绪表达多于理性思考,这是互联网公共性和私密性叠加产生的结果。互联网一方面加强了人们沟通交流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使人更加孤独。人们开着各种聊天工具,仿佛和每个人都有联系,又从没有联系,我们联系的可能是一群心不在焉、没有个性,或者忙于工作的“符号”,我们很难弄清楚,我们和正在联系的人到底真正进行交流了没有,他到底有没有交流的愿望。而且,我们通常是和兴趣相投的人相联系、交流,不同的意见很难进入我们的脑海。互联网和传统社会的公共领域大不相同,互联网上经常不容许有不同声音,没有人有耐心听取不同声音。

  微博的发展也显示了互联网的这一特征。微博来源于博客,是个人日志的书写,这本来就是私密性的行为,但微博内容受到关注、转发、讨论、传播的,恰恰大多又是公共事件,这种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叠加,也为微博是否具有公共性、微博作者是否是公共人打上了问号。同时,和传统社会不同,微博平台上既有个人情绪的宣泄,也有公共同情的诞生;微博可能加强了不安情绪的传递,也可能释放了社会的紧张情绪,这些也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博客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研究”(10BXW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江淮论坛》杂志社;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链接

  在研究公共生活的理论家中,理查德·桑内特和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不同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公共人的衰落》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小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都有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他最后指出,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