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杨胜群

杨胜群: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政党

  2012年12月04日14:35  来源:求是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一贯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和建党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以学习立党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的先进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诞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中国加速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志士仁人奋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最早意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将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开来。正是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们提出并且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党成立以后,非常重视学习。党的一大专门提出了宣传学习的任务,要求党员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更多的人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投入到革命当中。1923年,党的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专门通过《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强调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纲党章的学习、讨论。为了加强学习,党的早期领导人在湖南、上海分别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平民女校等干部教育学校。在大革命的3年中,党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使党在同国民党合作中保持了独立的地位和品格,并不断发展壮大。

以学习立党,不仅要重视学习,还要善于学习。善于学习,最根本的是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成为党必须解决的一个历史课题。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还是把它作为行动指南?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还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毛泽东等根据中国反动统治力量集中在大城市、中国革命主力军是农民的特点,积极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的这一论断,明确地回答了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进一步解决正确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1938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战略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使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从六届六中全会到1942年延安整风学习,再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在全党持续开展了一场真正“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运动。经过这次学习,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空前提高,确立了党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党的七大把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概括为毛泽东思想,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至此,党在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完全成熟了,成为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我们党领导战争的本领来自革命实践,正如毛泽东所说,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第一,学习和形成了一整套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和办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创的革命军队的来源很复杂。毛泽东等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从一开始就注意对部队进行以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建立以学习教育为主的政治工作制度,克服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到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完整地形成了人民军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大作风。

第二,学习和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中国革命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世界上没有现成经验可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红军在实践中学习、摸索,创造了一套以游击战为主的农村武装斗争的战略战术,使革命力量不但在农村站住了脚,而且得到了很大发展。革命的星星之火呈现出燎原之势。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不仅从全局提出了适合中国抗战的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而且发展游击战的战略战术,领导人民武装胜利地进行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总结出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大大提高了军事指挥艺术,领导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彻底胜利。

第三,适应革命战争需要,学习文化和各方面知识。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们党始终没有放松文化学习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抗日军事斗争和抗日根据地建设需要,中共中央提出了“干部教育第一”、“在职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1938年11月,中央专门成立干部教育部,负责抓干部的教育学习。1940年1月,中央书记处专门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天学习两个小时的制度。后来,还把5月5日马克思的生日定为“学习节”。干部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学习、理论学习,还包括业务学习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干部教育,在延安先后开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女子大学等干部学校。这些学校的条件都很简陋,正如毛泽东所说,“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

延安的学习蔚然成风,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1940年,著名的南洋侨领陈嘉庚先生到延安访问,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国女子大学等学校。他把在延安看到的情形同在重庆看到的国民党结党营私、灯红酒绿的情形对比,感叹“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