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建立50年以来,每逢十年一次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成为全国的重要活动,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像这样50年一贯进行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中国共产党生日可以与之相比拟。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纪念辛亥革命的一个理由,但不是惟一的理由。把纪念辛亥革命和祖国统一的现实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和建立中华民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系起来,这是现实的政治需要,这就是现实的政治。辛亥革命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的一次革命运动,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辛亥革命以其本身的魅力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积淀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成为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由辛亥革命所凝固起来的这样的民族精神是永远需要发扬的!
关键词: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纪念与评价
2001年1月,我给台北举行的第四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50年来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简要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最高层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每逢十年一次的重大纪念活动,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孙中山的评价。说到孙中山不可不说到辛亥革命。所以,那篇文章提到,对孙中山的生辰和忌辰的纪念,50年来共举行了十次,加上对辛亥革命的三次纪念,总共13次。这些纪念活动都是党和国家最高层举行的,所以文章讨论的范围不包括各省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也不包括学术界举行的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包括带有纪念性质的学术讨论)。那篇文章是从孙中山的角度立意的,现在想来,意犹未足之处。值此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到来之际,有必要对50年来党和国家最高层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情况作一个小结。
新中国建立以后有关辛亥革命的逢十纪念日,在50年内有五次:1951年10月、1961年10月、1971年10月、1981年10月、1991年10月。但是,1951年10月的纪念活动未能举行,这是因为新中国建立未久,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百孔千疮的社会经济局面,正值百废待举之际,预计三年的经济恢复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3.1亿人口的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主要在1951年进行;国家政权的巩固工作,不容轻视,对退居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残余集团的斗争仍在弦上。由于1950年秋季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国内各地隐藏的反革命分子气焰嚣张地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国家政权的巩固受到威胁。1950年10月10日,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1年全国各地开展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对巩固新生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朝鲜战争所代表的美国帝国主义组织的对新中国的半月形包围圈已经形成,中朝人民军队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以北的鏖战正酣,虽然已经迫使美国宣布愿意坐到谈判桌上来,1951年8-11月,美军又在“三八线”以北发动了夏秋季攻势,谈判和战争同时在紧张进行之中。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估计到台湾国民党军配合美军在朝鲜的攻势反攻大陆的可能性,为此做出了各种必要的部署。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们当然没有心情和可能来举行辛亥革命40周年的纪念活动。就当时的海峡两岸关系的现实来说,10月10日的纪念活动恐怕在政治上也会有相当的敏感性。因此,1951年10月的纪念活动没有举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几年,国家政权巩固了,国民经济恢复了,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都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最好的时期。这时候,孙中山先生的生辰和忌辰相继到来。195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30周年。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于当天头版发表重要社论《纪念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前一天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有1000多人参加的孙中山先生逝世30周年纪念大会,政协主席周恩来主持会议,政协副主席董必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以及孙中山的生前友好彭泽民在大会上讲话,政协副主席郭沫若、彭真、沈钧儒、黄炎培、何香凝、陈叔通、章伯钧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副委员长林伯渠、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等,以及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1]
195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为此,北京组成了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决定,诞辰日那天,全国各大城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所在地要普遍举行纪念大会;国务院通知,诞辰日,全国各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以及拉萨等地均悬挂国旗,以示纪念。 [2] 11月11日,北京举行极其隆重的纪念大会,大会宣布了毛泽东、卫立煌、邓小平、叶剑英、龙云、刘少奇、李书城、沈钧儒、陈云、陈叔通、周恩来、张奚若、张难先、程潜、董必武、熊克武等78人组成的大会主席团名单。大会还邀请华侨和港澳同胞40多人、30多个国家的160多位来宾出席大会。政协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林伯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副主席何香凝以及各国来宾先后讲话。 [3] 11月12日,以朱德为团长、李济深为副团长的中央谒陵代表团晋谒了南京中山陵;[4]同日,周恩来、何香凝等一行600人参谒了香山碧云寺中山纪念堂。 [5]在这一天,毛泽东发表了专文《纪念孙中山先生》。[6]
![]() |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