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张海鹏

张海鹏: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

  2012年12月04日14:21  

应该说,纪念孙中山先生,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纪念辛亥革命。1955年、1956年对孙中山先生忌辰和生辰的纪念,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1951年10月未能举行的辛亥革命40周年纪念的补充。

第一次正式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在1961年,这一年10月是辛亥革命50周年。1961年9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决定隆重纪念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50周年,决定成立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由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辛亥革命元老董必武任主任委员,宋庆龄、吴玉章、何香凝、沈钧儒、李维汉、程潜、黄炎培、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包尔汉、郭沫若、陈叔通、张奚若、马叙伦任副主任委员,邵力子任秘书长。[7]我们看这个名单,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都是亲身参与过辛亥革命的人士。10月9日,北京各界一万多人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大会,首都各界人士、海外华侨、各地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以及在北京访问的各国外宾和驻华使节参加会议。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各方面领导人出席了会议,政协主席周恩来主持会议。大会执行主席21人,他们是:周恩来、宋庆龄、董必武、朱德、何香凝、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彭真、陈毅、李维汉、程潜、陈叔通、赛福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林枫、包尔汉、帕巴拉·格列朗杰、阿沛·阿旺晋美、吴玉章、张奚若。周恩来致了开会词,董必武、何香凝发表了长篇讲话。 [8]会后,董必武副主席宴请了各地来京的辛亥革命老人,政协主席周恩来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沈钧儒、何香凝、黄炎培、李维汉、陈叔通、程潜、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包尔汉,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等领导人出席了宴会。 [9]此前的10月7日,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筹委会邀请各地来京的辛亥革命老人座谈,筹委会主任董必武、副主任吴玉章、张奚若,筹委会秘书长邵力子出席了座谈会,表示了对辛亥革命老人的热情关怀和礼敬。出席会议的老人共48位,其中有担任武昌工程八营共进会总代表、在武昌首义中打响第一枪的熊秉坤,辛亥革命时担任秦陇复汉军炮兵司令的朱叙五,参加过黄花岗等战役曾任沪军司令的黄一欧(黄兴的儿子),担任过广州护国军旅长和广州西路军军长的伍毓瑞等。 [10] 10月8日,民革中央约请辛亥革命老人举行了谈话会,称颂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1]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成立了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筹备委员会,10月10日各地首府也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 [12]

辛亥革命60周年正是1971年10月,这是“文化大革命”的紧张岁月。9月13日,当时的副统帅林彪发现自己的反党阴谋败露,仓皇乘飞机出逃,摔死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这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中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政情高度紧张,当然没有可能举行一次与当前政治没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的纪念。

第二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1981年,这是辛亥革命70周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全国进入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1981年10月9日,北京各界一万多人在人民大会堂集会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筹委会主任委员叶剑英,筹委会副主任委员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邓颖超、韦国清、彭冲、廖承志、许德珩、胡厥文、史良、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刘澜涛、康克清、周建人、庄希泉、胡子昂、王昆仑以及筹委会秘书长屈武作为大会执行主席在主席台就座,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彭真、王震、方毅、余秋里、耿飚、倪志福、陈慕华、赛福鼎、万里、习仲勋、王任重、谷牧、宋任穷、杨得志、姚依林、李井泉、萧劲光、杨尚昆、康世恩、薄一波、张爱萍、黄华等,全国政协的各位副主席陆定一、李维汉、王首道、荣毅仁、胡愈之、何长工、萧克、程子华、杨秀峰、包尔汉、周培源、钱昌照等出席了会议,大会还邀请了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在孙中山先生身边工作过的人、孙中山和黄兴的亲属、华侨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等出席会议。叶剑英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厥文、从美国专程来京出席纪念大会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李默庵、政协常务委员缪云台先后讲话。 [13] 10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社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会见了孙中山、黄兴、蔡元培的亲属。[14]10月10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在武汉出席了湖北各界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首府也都举行了纪念大会。 [15]

第三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1991年。10月9日,北京各界5000人在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隆重集会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家主席杨尚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宋平、李瑞环,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顾问委员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辛亥革命老人、华侨和台港澳同胞、孙中山和黄兴的亲属等出席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主持大会。国家主席杨尚昆发表了主题报告,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讲话。[16]同日,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等领导人会见了出席辛亥革命80周年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人士(其中有孙中山和黄兴的亲属)。 [17] 10月10日的《人民日报》在第1版发表社论《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此前,在10月8日,全国政协还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的茶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政协各位副主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辛亥革命的老人、台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400多人出席了会议。 [18]

以上可见,新中国建立50年来,除了1951年、1971年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外,凡是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生辰、忌辰的逢十纪念,党和国家都是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大会。这样的大会总共进行了13次。所谓最高规格,是指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或者全部出席,或者大部分出席;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发表专题社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领导人都要在当地的纪念大会上讲话。这就是说,每逢十年一次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或者孙中山的活动,成为全国重要的政治活动,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像这样50年一贯进行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中国共产党生日可以与之相比拟。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