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二:《资本论》的诞生
【解说词】公元1867年,清同治六年,以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正卯足了劲发展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
而在遥远的欧洲,这一年4月,流亡英国多年的德国人卡尔?马克思返回德国,计划校订出版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
从1843年着手准备,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工作已经持续了25年。25年中,马克思阅读了数目惊人的经济学著作和调查报告。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埋头钻研经济材料达12年,他查阅过的书籍超过1500本,所做的读书笔记就多达100多本。
《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问世的5年后,法文版、俄文版、英文版先后出版。可惜的是,由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883年,没等到第二、三卷原稿付印, 马克思便与世长辞,留给世人的是《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剩下的两卷由恩格斯进行整理,进一步阐释了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分配,于1885年和1894年相继出版。
主持人:好多人看《资本论》,都觉得特别的晦涩,你有这个感觉吗?为什么?
林 岗:《资本论》第一卷不晦涩,马克思在他生前时候只出过第一卷,就是经过他自己润色的,文笔是很好的,第一卷。引用了大量的这个典故啊什么的,写得很有文采的。曾经还有人编过一本书,(整理了)马克思在这个《资本论》第一卷中间使用的典故。那本书就有三本那么厚啊,写得非常有意思,你们随便翻开来看看。
初读《资本论》的时候,我还很年轻,20多岁的时候,我也没觉得第一卷很难读的,没有觉得,但是二三卷确实是比较难读的。
主持人:缺少一些解释性的东西?
林 岗:就是马克思留下的一大堆手稿。马克思有的时候,他(的思维)是跳跃的。他想好了,这个问题他写很简单的几个字,就放在那儿了,然后呢他又想到别的相关的问题上去了,所以恩格斯在整理的时候,是很费劲的。第二卷,他整理得比较快,第二卷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读一些,但是也有这个比较费劲的这种情况。第三卷就更费劲了,恩格斯那个时候年纪已经大了,他眼睛看不见,所以他就(整理得)非常慢。大概从第二卷到第三卷中间用了9年时间。而且,很多是没有加标题的,你看那个(《资本论》的第三卷,恩格斯没有加标题。他就把它画一个杠,相关的问题啊就隔开了,一个一个的主题,组成的一章一章的。里边实在是联不上的,恩格斯自己还重新写,把它补写上,中间有一章就是恩格斯写的吧。
主持人:更显得这本书的珍贵了。
林 岗:这本书实际上应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合著。列宁说过一句话,恩格斯在帮助马克思整理《资本论》的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名字永远地印在了这部辉煌的巨著上面。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个《资本论》里边,有这样一段描述,它是这样说的,我把原文读出来:“好像整个的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然后而且其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了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了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这是整个危机的基础。”我觉得这种描述,好像和最近发生的这场金融危机好像有一些微妙的巧合之处,您觉得呢?
林 岗:那可能还不是巧合。整个《资本论》三卷都涉及到危机的问题,危机的根子是埋在那个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里面的。就简单商品生产中间也存在着这个东西卖不出去(的可能性)。
主持人:他对危机是怎么描述的?
林 岗:从英国那个最早的危机算起的话,比较大的危机的话,1825年吧,就已经危机了嘛。已经形成了一个,每隔十年一次危机,每隔十年一次危机这种周期、这种现象。马克思研究当时的危机,而且当时准确地预测了,1857年到1858年这个危机。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间,他写的一个评论中间,预测要发生危机,后来果然发生了。
主持人:您是说,在危机来临之前马克思就已经预言了它的发生吗?
林 岗:不是预言。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这个危机发生的时候,之前总是有一个金融非常繁荣的一个阶段,这个货币资本、生息资本非常活跃,一个商品的汇票反复被贴现,这样使购买力放大,造成一种假象,给人一种假象,给资本家也有一种假象,好像生产在扩大,需求在扩大。但是这个时候,恰恰已经可能是……
主持人:埋伏了危机!
林 岗:这个生产过剩已经出现了。所以跟紧接着这个货币危机,可能就是一个全面的经济危机。货币危机这个东西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阶段,一个征兆。
你看这次这个2008年。这个危机也是。由于这个衍生工具的发展,特别是房贷、那些债券的发展好像特别活跃,这个金融领域。金融创新是就近十年来是极度活跃。我们都没有听说的把各种债券打包,打到就是搞经济学的人都搞不清楚这包里是什么东西,还发明了金融工程之类的东西。
主持人:其实是一个泡沫连着一个泡沫,越来越大。
林 岗:一个泡沫连着一个泡沫,把原来是有限的需求不断地放大。加上当时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就是那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的那种,作为它的来打底,作为一个支柱搞出来这么一套东西。到最后要还钱的,债务终究是要还钱的。
主持人: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实际是要去兑换的。
林 岗:最后是要还钱的。有一个环节如果还不了了,整个的债务就中断了,整个的链就会断掉,这信用链就中断了,整个经济就崩溃了,银行倒闭,紧接着就是实体经济受影响,工厂倒闭。看美国开始是银行出问题,然后那些实体企业,像那个什么通用,这些不都出问题!
主持人:但是我们看到,危机的产生,一个是产能过剩,另外一个购买力不足。但是我们已经全球化,这个市场已经扩大到了全球了。我想这个社会现状,这样的一种经济现状是马克思在,140年前所没有预料到的。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那马克思的这套理论在当今的社会还有没有解释力?
林 岗:当然有解释力,实际上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形成了。当然了,国与国之间经济的那个联系的这种密切程度,不像现在这样,互相渗透得那么深。但是已经是一个全球的危机。马克思的这套理论在现在仍然是很有解释力的。
![]() | ![]() |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