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丰子义

丰子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

  2012年11月26日15:46  

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再度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理论定位及其相关重大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这实际上是关涉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的主题问题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的探讨,谈一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在哲学史上,任何有影响的哲学流派都有其特定的主题。主题是理论内容的纲领、前提和出发点;而且,主题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直接决定着一种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进而决定着其致思的倾向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作为一种思想的内在结构,它深藏于哲学的内容与体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具体问题的阐释。因此,把握一种哲学的主题对于理解其哲学思想至关重要。历史唯物主义亦是如此。对于它的理解和把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这一主题贯穿于马克思整个思想探索的始终。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在探讨、论证这一主题过程中展开并为其服务的。

在其最初表露和阐发自己哲学观点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借助于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突出强调的是“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充分体现了自由精神。马克思通过原子及其运动的质料与形式、直线与偏斜、必然与偶然等关系问题的分析,明确表达了自由的立场;同时通过强调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表现了强烈的实践指向。在《莱茵报》时期,通过改造黑格尔的“客观理性”概念,马克思用“自由理性”概念来表达和阐释自由,并以此来审视当时遇到的各种社会政治问题。通过对大量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提出质疑,认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便是“市民社会”。这样,考察人的自由、解放的基点和重点必然转移到对市民社会的分析上来,由此形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由于在市民社会中人真正的自由是劳动的自主、自由,因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他发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必然是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的存在造成了人的自由、权利的扭曲和丧失。而要使人的自由本质得到重新占有,必须克服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如果说《手稿》只是原则上指出了劳动对于人的自由、解放的重要意义,那么此后的研究则是通过对劳动的科学提炼和深入分析,马克思对人的问题和社会历史问题做出了深刻的揭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一方面把劳动提升为社会实践,进而把社会实践看作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深入到实践的内在矛盾之中,并通过这种矛盾运动的分析,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至此,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对社会历史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揭示,又是对人的自由、解放问题的具体阐发和探索。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马克思并非为构造一种历史哲学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寻求彻底解放的道路,科学地论证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就其实质来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既然是实现人的解放,那就在理论上必然突出实践的基本观点。因为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首要的基本活动,同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生存发展状况直接受制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状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实践活动的发展规律,分析和解决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从而实现通过改造世界来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离开实践来谈论哲学,这不符合马克思的旨趣,也不是他的目的。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必然合乎逻辑地过渡到实践的基本观点,二者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正是借助实践观的阐发,同时借助实践观来审视各种社会历史问题,才解开了“历史之谜”,创立了新的哲学。就此意义而言,这种新的哲学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不仅对于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而且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基本观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的解放主题是和实践的观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马克思在考察所有哲学问题时都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各种具体哲学观点都是在社会历史视域中呈现出来的。实践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必然产生人与世界的现实的关系,如何看待人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进而合理地改变这个世界,由此便形成了世界观;人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主要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看待自然并自觉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形成了自然观;实践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活动,由于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必然内在地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超越性和自我否定性,这就形成了辩证法;实践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在人们不断认识世界、把握规律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这就形成了认识论;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且评价某种实践活动是否合理,也是看其结果是否对主体尤其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有益,由此便形成了价值观。

总之,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马克思哲学的许多具体观点就很难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以往旧哲学也很难区别开来。因此,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定位,就必须充分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离开主题抽象地谈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定性、定位和评价问题,是很难说得清楚的。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